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被迫出家做和尚,後卻成為開國皇帝,比朱元璋早四百年

此人被迫出家做和尚,後卻成為開國皇帝,比朱元璋早四百年

說起「和尚皇帝」,人們一般都會想到明太祖朱元璋,他年輕時因生活所迫,到皇覺寺出家為僧。其實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位「和尚皇帝」,他甚至比朱元璋要早400多年!此人的經歷也十分傳奇,他也是被迫出家的,經過一番努力,最終成為開國皇帝!那麼這位「和尚皇帝」到底是誰呢?

此人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開國皇帝李昪(biàn)!李昪在飛黃騰達後,給自己認了一個祖宗,說自己是唐朝皇室後裔,但其實這是假的,其實李昪出身寒微,「世本微賤」。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李昪的父親不知所蹤,母親也病死,自此李昪成為孤兒,「流寓濠、泗間」。後來,李昪被伯父送到濠州開元寺出家。

不久之後,李昪迎來人生的轉折點,割據淮南的楊行密攻克濠州城,見到了李昪,「奇其狀貌,養以為子」。不過李昪被楊行密的那些兒子們排擠,楊行密只好讓部將徐溫收養,自此李昪改姓徐,取名知誥。歷經苦難的李昪學習刻苦,「及長,喜書善射,識度英偉」,楊行密曾評價道:「知誥俊傑,諸將子皆不及也。」

楊行密死後,徐溫架空楊的兒子們,掌握了大權,而養子李昪成為他的得力助手,備受重用。徐溫為控制江南,加速篡位進程,遷居金陵城,任命長子徐知訓「居廣陵秉政」,養子李昪鎮守潤州。918年,徐知訓被殺,「溫養子知誥自潤州先入,遂得政」。

李昪在廣陵輔政期間,積極招攬人才,擴充自己的勢力,後來形成了「溫雖遙秉大政,而吳人頗已歸昪」的局面。927年,徐溫病死,李昪推戴吳王為大吳皇帝,因擁立之功,他被封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接著李昪又對楊行密、徐溫的兒子們痛下殺手,完全掌握了吳國的軍政大權。

李昪仿照徐溫的做法,親自鎮守金陵,讓自己的兒子駐守廣陵,掌握吳國內政。935年,李昪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齊王,掌握吳國十州之地。到937年,48歲的李昪登基稱帝,以齊為國號。第二年,李昪恢復李姓,取名昪,自稱唐朝皇室後裔,因此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在五代十國時期,李昪是一位很有影響的人物,他出身貧寒,飽嘗艱辛,甚至一度被迫出家為僧,然而他刻苦用功,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善於利用形勢,最終建立南唐政權,成為開國皇帝。李昪在位期間,奉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休養生息、恢複發展生產,使南唐成為當時經濟最繁榮的政權。

憑藉南唐的國力,平定南方並不成問題,但自幼飽嘗戰亂李昪,不忍心置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吾少長軍旅,民兵之為民害深矣,不忍復言。使彼民安則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 943年,李昪病死,被尊為南唐前主。400多年後,濠州的另一座寺廟中,又走出了一位皇帝,他就是朱元璋!

參考資料:1.《新五代史》;2.《資治通鑒》;3.《南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吐蕃最狡猾的名將:巧設反間計,除掉唐朝三位名將,威震中原
朱棣最敬畏的名將:為拉攏此人,他不惜犧牲女兒的終身幸福

TAG:縱橫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