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女性人均壽命,要比男性活得長?醫生:答案老扎心了

為什麼女性人均壽命,要比男性活得長?醫生:答案老扎心了

先讓我們看一組世界各國平均預期壽命,

(世界各國男女平均預期壽命)

我們發現: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落後國家,女性壽命都要比男性長。

然後,我們再看2016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齡數據)

也發現:無論哪個省,女性高齡都要比男性多得多......

是不是感覺,有一種不可思議啊?

明明男性較為強勢一些,為何平均壽命遠低於女性平均壽命?

有人認為這是激素引起,雄性激素而引發男性性格很容易衝動,導致小事化大,大事化炸;

有人認為這是不良生活習慣引發,男性抽煙喝酒比例遠遠大於女性;

也有人認為是社會文化的束縛,導致男性往往需要承擔更多的家庭社會義務,例如當兵、從事更多危險工作等。

說好要白頭偕老,但走到最後為何偏偏是女性?

影響一個人壽命長短往往是多方面,往大一點可以說是經濟水平醫療條件以及生物基因,往小一點可以說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

而女性能活得更長,也許是她們培養了比男性更健康的習慣,例如較少吸煙喝酒;

但抽煙、喝酒、吃不健康食品的女性也越來越多,為何儘管她們壽命更長,但遭受疼痛折磨的老年期要比男人更長呢?

所以,單單只憑生活方式差異,還是無法支撐這個觀點。

從生物學角度,女性擁有壽命的生物學因素

從更廣生物學視覺來考察這個問題時,我們會發現:不僅是人類,大多數物種的雌性要比雄性的壽命長許多。

很多科學家認為,之所以人會衰老,其根本原因是細胞老化,體內逐步積累了大量微小損傷。細胞的DNA被破壞、蛋白質出現問題,那麼人體壽命長短就取決於細胞新損傷出現的速度以及修復這些損傷的之間的平衡。

而人體機體維持與修復細胞機制卻效率=非常高,這也就為啥身體那些小傷口,過不了幾天傷口就癒合。

但這些機制也並非長期高效,若損傷的部分長年累月一直未被修復,逐漸積累起來,新細胞尚未出現,老細胞逐漸消亡,自然人就會衰老。

那你會問,這種難道還分男女之別嗎?

從生物學角度分析,人類與很多生物一樣,雌性身體狀態在繁殖領域裡至關重要

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新生兒還需依靠母親哺乳。在這個過程中,雌性個體受到過多損害而羸弱的話,要想生育一個健康後代就大打折扣。

這也意味著肉體存在相對更有價值,自然就需值得提供更多能量去自我修復。而相反,男性在繁衍後代所扮演的角色,就顯得不那麼倚重於他是否能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

生物學發現:壽命的差異,還與性器官有關

從進化論觀點分析,促進成功繁殖的驅動因素,與其保持長壽的驅動因素並不相同,事實上,生物學發現男性較高的睾酮水平,對個體長期存活反而有害。

雖說女性力量要比男性弱些,在生活很多方面處於弱勢地位,但長壽的優勢給了她們一些補償。通過動物實驗分析,雌性個體細胞修復損傷能力要強於雄性個體,若將雌性動物的卵巢切除後,其修復能力就與雄性並不差異。

當然,人類也有這樣特殊例子,美國堪薩斯州一所精神病院曾經進行的一項涉及數百人的實驗,通過他們的壽命會發現:去勢(閹割)的男人平均壽命要比未去勢的長14年。

不過,我相信很多人,當然也包括小康醫生,絕對不會願意為了多活幾年而採取這樣極端的方法。

不同的生存策略導致了平均壽命的差異,但無論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壽命的前提。

參考資料:

1.List of countries by life expectancy

2.2016年第六次全國人口

3. Life expectancy - Wikipedi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吃藥後,高血壓沒有好轉?醫生:別在4個誤區上「栽跟頭」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