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本文節選自圖書:《大美·中國女科學家》第一卷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科協成立60周年之際,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出品,中國科協常委會女科技工作者專門委員會和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統籌策划出版了《大美·中國女科學家》系列叢書,以「圖書+音頻+視頻」的方式呈現中國女科學家的風采。

半個多世紀前,

年輕的張彌曼為解開四足動物起源的謎團,

付出了艱苦的勞動。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她,

仍然在古魚類研究領域進行著不懈地探索,

挖掘脊椎動物演化史上屬於魚類家族的故事。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張彌曼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英國林奈學會會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主要從事比較形態學、古魚類學、中-新生代地層、古地理學、古生態學及生物進化論研究。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60年的科研履歷中,

她與古生物學領域可以說是「先結婚後戀愛」。

在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應國家號召,

張彌曼報考了北京地質學院(今天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區),

又在1955年前往蘇聯的莫斯科大學學習古生物學。

雖然她當時對古生物學一無所知,

卻帶著一顆求真求實的心走進了古生物學領域,

而且越來越發現這個領域非常有意思,

便堅持下來直到今天。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野外考察團隊中張彌曼(中排右6)是唯一女性

1965年,張彌曼

前往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學習。

為了揭開四足動物祖先的「身世之謎」,

張彌曼對自己的化石標本進行了連續磨片。

那段時間,她每天晚上只能睡四五個小時。

經過持續兩年的艱辛勞動,

這件長度只有大約28毫米的化石,

被轉換成了540多張厚度不到1毫米的蠟模!

當這些蠟模被疊加起來的時候,

張彌曼看到了一個震撼古生物學界的事實。

按照當時的分類方法,

先驅楊氏魚被歸入總鰭魚類。

瑞典的古生物學家們認為,

它應該有一對內鼻孔,

那是魚類「登陸」時學會呼吸的關鍵構造。

但張彌曼仔細觀察了蠟模,卻沒有找到內鼻孔。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張彌曼(右5)在瑞典進修期間與老師和同學合影

由於她的工作無可挑剔,

古生物學界開始重新思考內鼻孔的起源問題。

可以說,如果先驅楊氏魚確實屬於總鰭魚類,

那麼她的這項發現就嚴重動搖了

總鰭魚類是四足動物祖先的地位,

「足以改變古生物學的教科書」。

此後,全球古生物學界圍繞張彌曼的工作,

對四足動物的起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到1995年,古生物學界普遍認同了她的觀點,

認定肉鰭魚類起源的中心地區不是歐洲和北美,

而是中國雲南曲靖。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張彌曼向記者展示魚化石(金帆/攝)

半個世紀過去,

隨著更多的化石證據被發現,

楊氏魚的分類位置被調整到肺魚一支。

今天的古生物學家普遍認為,

它屬於原始的肺魚形動物,

而它在進化史上的位置接近四足動物的起源點。

張彌曼當年精心製作的模型,

開啟了這個領域持續至今的研究熱潮。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張彌曼在吉林松原開展野外勘察

張彌曼認為:「沒有我擋在前頭,

年輕人就能得到最好的化石,

沒有顧慮地更快上一線,

支撐起(古魚類)學科的發展。」

於是,在十多年前,

她將自己做了很長時間的泥盆紀魚類研究,

交到了學生朱敏手上,

自己則轉向了新生代(距今 6500 萬年前至今)魚類的研究。

很快,

在張彌曼的支持下,年輕人就有了成績。

2006 年,在她 70 歲生日之際,

朱敏將自己的一項重要發現命名為「晨曉彌曼魚」,以感謝她的傳道授業之恩。

3年之後,朱敏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

引起全世界轟動的成果,

即對一種名為「夢幻鬼魚」的史前魚類的研究。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張彌曼(右)在向學生介紹研究內容(2018年攝)

在新開闢的新生代,

張彌曼同樣滿懷熱情,而且繼續取得重大發現。

幾年前,張彌曼與合作者研究了

一種長著異常粗大骨骼的魚,

並將它命名為「伍氏獻文魚」

以紀念著名魚類學家伍獻文院士。

張彌曼根據法國古生物學家

對地中海西西里島、克里特島等地

的古魚類厚尾秘鱂的研究成果,

判斷出了伍氏獻文魚骨骼異常粗大的原因。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張彌曼在顯微鏡下觀察標本(侯欣穎/攝)

對先驅楊氏魚和伍氏獻文魚的研究,

無疑是張彌曼學術生涯中的高光時刻。

2018年3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授予中國古魚類學家張彌曼,

以表彰她對水生脊椎動物向陸生動物演化過程的研究成就。

大美·中國女科學家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2018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現場,張彌曼(右1)與其他4位獲獎者合影

張彌曼常常說:「到了我這個年紀,

做什麼項目都行,都可以試試看。」

因為,

她已經不再需要更多的名利來為自己錦上添花,

而是更應該從事一些開闢新研究領域的工作,

為新一代研究者奠定更好的起點。

雖然她在合著論文上很少署名,

但繼承了她研究工作的學者們,

都深知她以往那些工作的開創性價值。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在頒出「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時,

給她的頒獎詞所言:

「張彌曼仍在繼續她的研究,

永遠堅定地探索著人類的起源,

勘測那些在地球和時間中旅行的魚。」

今天,張彌曼的故事你都了解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