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今天繼續說《白瓷之路》這本書。對於中國的瓷器,歐洲人有多痴迷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要說的內容。

直到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歐洲人最早是什麼時候接觸到中國瓷器的呢?中國的瓷器出口從晚唐就開始了,但是限於當時的交通運輸條件,還是只能銷售到周邊國家。直到13世紀,也就是中國的宋元時期,瓷器才出現在歐洲。今天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還收藏著一件13世紀的小瓷罐,是歐洲現存的最古老的中國瓷器之一。據說這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回來的。當然這個說法有點可疑,因為馬可·波羅究竟有沒有來過中國,這件事本身都很有爭議,所以這個瓷罐的確切來歷還不好說。不過通過它可以確定,最晚到13世紀,歐洲已經出現了瓷器。

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那歐洲人最早見到中國瓷器,特別是白瓷的時候,他們的感觸是什麼呢?

在本書的扉頁上,作者引用了一句話:「這白色之物,是何方神聖?」這句話出自美國文學名著《白鯨》。這是美國19世紀小說家赫爾曼·梅爾維爾,在1851年發表的一部海洋題材的長篇小說。描寫了亞哈船長為了追逐並殺死白色的抹香鯨莫比·迪克,最終與白鯨同歸於盡的故事,營造了一種讓人置身海上航行,隨時遭遇各種危險甚至是死亡的氛圍。

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在這個故事裡,巨大的白鯨象徵著大自然的神秘與不可征服。而作者認為,當中世紀的歐洲人第一次見到來自東方的白瓷的時候,他們那種驚詫、讚歎與敬畏,就跟《白鯨》里的船員們第一次目睹白鯨時的感觸是一樣的。白瓷的材質、形狀、顏色,對當時的歐洲人來說,簡直不是凡間的東西。

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於是,在從13世紀到18世紀的大約500年里,瓷器一直是歐洲最名貴的奢侈品。一條連接中國與西方的「瓷路」,就從這時起逐漸形成了。關於中國瓷器的種種神奇傳說,也在歐洲流傳。這其中最讓人神往的,是當時中國南京大報恩寺的琉璃寶塔。

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這座塔,在太平天國戰爭中被毀掉了,所以可能今天在中國的知名度不高。但是在16-19世紀里,它可以算是歐洲人眼中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地標建築了。大報恩寺寶塔,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下旨修建的,但是直到他的孫子宣德皇帝在位期間才建成。這座塔有九層,根據現存的記載推算,高達78米,比著名的比薩斜塔還要高出將近三分之一,對古代人來說絕對算是摩天大廈了。

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更了不起的是,這座塔外面貼滿了瓷磚,通體潔白,輪廓線布滿彩色琉璃,美輪美奐。明清兩代,來中國的歐洲人看見這座塔,嘆為觀止,以為整座塔都是用白瓷燒制的,於是就把它稱為瓷塔。當這個消息傳回歐洲,歐洲人聽說在中國有一座塔,建築材料用的竟是在他們看來像黃金一樣珍貴的白瓷,這種震撼和艷羨是可想而知的。

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中國白瓷塔的傳說在歐洲流傳了幾代,時間來到了17世紀,這時候歐洲最強大的君主,是號稱「太陽王」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他是一位非常雄才大略的國王,但同時也非常喜好奢華,愛虛榮,不能容忍世界上有他沒有的寶貝。於是他也根據中國瓷塔的傳說,造了一座「特里亞農瓷宮」,送給他的情婦蒙特斯潘夫人。不過他這個瓷宮名不副實,只裝了一個玻璃屋頂,宮內陳列了一些從荷蘭進口的彩瓷。這是荷蘭人對中國和日本瓷器的仿製品,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瓷器,更遠沒有白瓷名貴。所以說,路易十四搞的這就是一個低配版的山寨品。在路易十四去世後不久,特里亞農瓷宮就改造成洛可可風格了,瓷宮的瓷字也去掉了。

近代之前,在歐洲人眼裡,中國的白瓷都是一種神器,價格堪比黃金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在17世紀,即便是像路易十四這樣的富甲歐洲的君主,雖然痴迷中國的白瓷,也沒有能力實現白瓷的本土化生產。

可以說,對13到18世紀的歐洲人來說,中國瓷器簡直是無價之寶。瓷器的風靡,自然也就帶動了歐洲的商人、工匠還有學者,他們都試圖揭開瓷器製作的秘密。然而白瓷製造,是中國的不傳之秘,西方人破解瓷器的燒制配方,花了足足四個世紀。那他們是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成功的?明天接著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學歷史 的精彩文章:

遇到「第二瓶半價」活動你會只買一瓶嗎?看看什麼是我們的非理性
槍械欣賞系列,全都認識的一定是鐵杆軍迷

TAG:六百八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