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在金鑾殿上議事,太監竟在她的眼前,用五個墊子賺外快

慈禧在金鑾殿上議事,太監竟在她的眼前,用五個墊子賺外快

慈禧太后雖然在歷史上的名聲不佳,但她是清朝最高權力的持有者,因此滿朝文武畏之如虎。可是誰也想不到,慈禧太后領著光緒皇帝,在金鑾殿上和群臣議事兒的時候,居然還有一群太監用一種「損招」,在慈禧太后的眼皮底下悶聲發大財,這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慈禧在金鑾殿上議事,太監竟在她的眼前,用五個墊子賺外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慈禧在金鑾殿上議事,太監竟在她的眼前,用五個墊子賺外快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自從同治皇帝登基後,兩宮太后就開始干預政事,把持朝政,皇帝成了擺設。同治皇帝駕崩後,光緒登上皇位,這位小皇帝依然逃脫不了慈禧太后的「五指山」,成為被慈禧操縱的傀儡皇帝。

慈禧太后掌握大權後,凡是朝議、奏摺、邊疆急報等都需要自己親自審視。為了能更好的掌控大清帝國,慈禧太后規定,定期舉行與重臣的見面會,也叫做朝會,用以商討國家大事。

朝會主要由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共同參加,眾大臣依次入場,依照官位的高低,分左右兩排,豎著站在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御座前,而金鑾殿的地上,依次放置有五個墊子,這些墊子都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慈禧在金鑾殿上議事,太監竟在她的眼前,用五個墊子賺外快

慈禧在金鑾殿上議事,太監竟在她的眼前,用五個墊子賺外快

其實小編一說大家就知道了,在清代,皇權至高無上,不管是封疆大吏還是王公大臣,只要見到皇帝,必須三跪九叩,清代時封建禮教觀念達到了頂峰,大臣們在給皇帝和太后稟報國事時,都要一直跪在地上,直到朝會結束。

誰都知道,跪在地上的滋味很不好受,特別是長時間下跪,膝蓋骨被地咯得疼痛難忍不說,到了冬天時,地面更是冰寒刺骨,很容易讓人生病。

慈禧在金鑾殿上議事,太監竟在她的眼前,用五個墊子賺外快

大臣們有病了,朝廷的活就沒法干,慈禧太后「靈機一動」找來幾個墊子放在地上,既柔軟舒適又可抵禦地面的潮濕寒氣,算是讓眾位大臣們仰沐天恩了。

不過可別高興得太早,慈禧預備的墊子也就只有五個,這五個墊子就放在慈禧面前,除了放在最前面,軍機處重臣跪的兩個墊子之外,一般的臣子按照品級,只能跪在後面的三個墊子上。

慈禧在金鑾殿上議事,太監竟在她的眼前,用五個墊子賺外快

慈禧太后設置墊子確實是為了老臣們著想,可是有句話說得好,叫做「好經被歪嘴和尚念歪了」,慈禧身邊的太監們經過長期觀察,終於發現了一個規律。

在朝會時,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都有點小毛病,慈禧說話有些啰嗦,東拉西扯常常講不到重點,讓大臣們聽得雲山霧罩。光緒皇帝由於懼怕慈禧,不敢在她面前大聲說話,故此說話時的聲音特別小,這讓大臣們都要傾耳細聽,這才能聽懂領會,否則有時落下一句話,誤解了皇帝的聖意辦錯大事,那可就慘了。為此,他們總是想儘力把墊子向前挪挪,以至於不漏聽皇帝和太后的每一句話。

挪墊子正是太監們的工作,除了軍機處兩位領班大臣墊子不能挪動之外,其它的三個墊子想要挪動,對於太監來說,都只是舉手之勞。

慈禧在金鑾殿上議事,太監竟在她的眼前,用五個墊子賺外快

太監們發財的機會來了,若是大臣們偷偷塞了銀子,該大臣下跪用的墊子就會被太監挪得離太后皇帝很近,聆聽皇帝太后諭旨也是真真切切。對於那些「不懂事」的官員,跪墊就會被挪得遠,而大臣就有可能聽不清皇帝和慈禧的「金口玉言」,做事十有八九會犯錯誤。

太監們仗著這一「特權」,都賺得缽滿盆滿,朝中大臣們卻有苦難言,每次朝會都要一筆筆的送銀子,簡直就像花錢買票一樣,都想爭一個「頭等艙」。

慈禧太后怎麼也想不到,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居然還存在著這種「骯髒」的交易……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店 的精彩文章:

馮素弗墓中出土金質鎧甲,專家看罷搖頭:這東西就是個擺設
中山陵墓有一個轆轤燈,不僅造型少見,還有「特殊」的功能

TAG:歷史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