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咖啡依賴會對大腦有損害嗎?我們的大腦為什麼會輕易上癮?

咖啡依賴會對大腦有損害嗎?我們的大腦為什麼會輕易上癮?

每天都離不開咖啡,哪怕一天不喝都是種煎熬?是的,除了喜歡咖啡的香味和口感外,你還有對咖啡產生的「依賴性」。

那麼,咖啡依賴會對大腦有損害嗎?

1

咖啡成癮是怎麼回事?

咖啡中的咖啡因會阻斷大腦中讓你感到睏倦的神經遞質所發揮的作用,讓你在喝完咖啡後的幾小時內感覺更加清醒。此外,大腦自身的某些興奮性神經遞質(如獎勵物質多巴胺),會讓人工作效率更高。

最終它們會在大腦中四處遊走,反過來又會導致腎上腺釋放腎上腺素,從而使你更加清醒和警覺。如果你因為照顧病了的孩子而徹夜未眠,第二天卻還得上班,這可能會很有幫助。

然而如果打算每天都使用這個功能,就應該清楚,大腦總會試圖去補足那些你讓它推遲的事情。當令人感到睏倦的神經遞質被喝下的咖啡多次阻斷,達到一定頻度時,大腦就會為其製造更多的受體系統

結果就是,如果從未喝過咖啡,那麼一定量的咖啡就能讓你回到和先前差不多的狀態,而現在則必須喝更多的咖啡,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然而,如果突然有一天沒喝咖啡,就會遭遇「負分狀態」。當受體系統不再為咖啡因所阻,能讓人感到睏倦的神經遞質就會有更多的受體系統可以施加影響,就會越發感到睏倦。這時依賴性便產生了

如果想要戒除咖啡的依賴性,而身體又已經習慣接受大劑量的咖啡因時,明智的做法是逐漸降低劑量,而不是突然停掉

當停掉咖啡後,受體系統會在一周或一周半後恢復正常。不過當再次聞到剛煮好的咖啡的香味,還是會覺得沒有什麼比咖啡更渴望的了,即便距離上一次喝咖啡已經過去了好幾周。

而且,咖啡發揮的效果在體內持續的時間比我們想像的要長。如果在午餐時間喝一杯咖啡,那麼到晚上10點還有超過25%殘留在體內。即便這不會讓人睡不著,也會讓睡眠質量明顯降低。一旦睡著,也不是對身體有益的深度睡眠。那樣的話,第二天只怕需要的咖啡會更多。

對於成年人來說,每日攝取的咖啡因應以300mg為限,大概就是3杯中杯美式的量。如果每日攝取400mg咖啡因,則會對健康不利。此外,不只是咖啡含有咖啡因,茶、可樂、功能性飲料中都有,所以計算每日咖啡因攝入量也別忘了這些。

1

酒精也上癮,如何避免宿醉?

與咖啡一樣不能驟然停止的還有飲酒。

酒精幾乎對大腦各處都有影響。它會和大量的不同神經遞質的受體系統相結合,其中包括血清素的受體系統,這也可以解釋酒精的抑制作用。如果受到酒精的影響,神經細胞彼此間的溝通交流會變慢。

長期飲酒後,大腦習慣了酒精時,會試圖通過釋放興奮性神經遞質來提高神經細胞之間的信號傳遞速率。因此,如果酗酒者突然停止飲酒,大腦中還留存有太多的興奮性神經遞質,會持續刺激大腦直至其完全失控

簡單來說,平時大量飲酒的人突然停酒是很危險的,那會使人產生幻覺,最後發展到全身性痙攣。

如果酒是今天才推出來的,它將很難合法化。對胎兒來說,母親飲酒比吸食海洛因還要糟糕。酒精會給胎兒造成腦損傷,而且不存在任何確定的安全下限

酒精也會給成年人造成腦損傷。如果酗酒者開始肢體痙攣式抖動,雙眼眼球震顫,出現記憶困難和迷糊混亂,就該懷疑是否得了韋尼克-科爾薩科夫(Wernicke-Korsakoff)綜合征。

這是一種缺乏維生素B1導致大腦出現萎縮的狀況。大腦中受影響最深的區域是乳頭體、丘腦和白質,大腦皮層也會發生萎縮。酗酒者會缺乏維生素B1,原因在於酒精會阻止腸道對維生素B1的吸收,此外還會抑制該維生素在肝臟內的儲存及轉化為其活躍形式。

喝酒之後走路搖搖晃晃是由於酒精對小腦的影響。醉了的人做那些他們通常不敢做的事情,則是因為酒精影響了額葉。對額葉的這一影響能讓人不考慮後果,因此敢於做出平時不敢做的事情,而不會有被拒絕的恐懼。酒精還會影響腦幹,會讓人感到睏倦而睡著。

音樂會或夜店裡的衛生間排長隊,是因為酒精會讓小便更為頻繁。大腦中的垂體通常會釋放出一種激素,能留住體內的水分而不會脫水。然而酒精會抑制這種激素的釋放,水分也就留不住了。於是,去廁所的次數自然就多了。

頻繁小便引起的脫水也是酒醉隔天頭痛欲裂的部分原因。酒後身體嚴重脫水,大腦體積縮小,腦膜受到牽拉和拉扯,於是頭疼也產生了。

不過,宿醉並不僅僅是頭痛。頻繁小便還會丟失對神經信號和肌肉控制很重要的一部分——鹽分,所以感到噁心和疲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此外,會感到疲勞也是飲酒後糟糕的睡眠質量導致的。

有些人會說喝酒可以更快入睡,這本身是合乎邏輯的,因為酒精有鎮靜作用,能抑制大腦中的興奮性神經遞質。所有人都能睡著,只要他們喝得夠多。

飲酒後的入睡卻很難讓人進入深度睡眠,而深度睡眠正是對休息最重要的部分。此外,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過量代償性生產還會導致宿醉焦慮癥狀:第二天起床後可能會發抖、恐懼、血壓升高,感到惶惶不安。

酒精會直接被胃吸收,促進鹽酸的生成。倘若鹽酸生成過多,胃部周圍的神經就會給大腦發送警告:胃裡的東西將會傷害身體,於是就會開始嘔吐。

此外,宿醉程度會有多嚴重,還取決於喝的是哪種酒。如果只喝白葡萄酒或伏特加等液體清透的酒,宿醉就會輕一點兒,如果是紅葡萄酒和龍舌蘭酒等有色的酒,會產生更多有毒的副產品,宿醉會更嚴重。

如果想避免宿醉,最明智的辦法當然還是完全不飲酒。如果萬不得已,那麼可以通過每喝一個酒精單位(一個酒精單位是15毫升純酒精)就喝一杯水來減少將來可能出現的不適。

1

吸毒成癮呢?

據國家禁毒委的報告,2018年,中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人數已經超過百萬,而實際吸毒人口則遠遠大於這個數字!每年大約有5萬人直接吸毒致死,其中吸毒過量死亡率佔50%以上。在全球範圍內,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調查顯示,每年至少吸毒一次的人數約有2.75億人,佔全球15至64歲人口的5.6%。

毒品除了對身體帶來毀滅性的損害外,更可怕的是,吸毒後因產生幻覺。

吸毒成癮也視為一種「腦疾病」。人類大腦中存在多個驅動和獎勵系統,當我們達到目標時,這些系統就會給我們獎勵,見下圖:

基底神經節的一部分,也就是伏隔核,對成癮非常關鍵。一旦辦了什麼漂亮事,伏隔核就會釋放出獎勵物質多巴胺。就像口渴了就喝水,僅僅做這樣的事便足以讓大腦拍拍他們的肩膀(當然是精神上的),並對伏隔核發出獎勵信號。

而毒品則會誘騙大腦提高伏隔核中的多巴胺水平,這樣只要服用了毒品,就會深深陶醉於欣悅感中,儘管這對我們並沒有好處。

毒品能給人巨大的刺激,大腦一旦受到這樣的刺激,就會激活它的各個防禦機制,以期再度恢復平衡。使用毒品一段時間後,大腦會減少毒品可影響的神經遞質的受體系統數量。這會導致驅動系統功能降低,無論是性愛、食物還是運動,都無法帶來跟以前一樣高的多巴胺水平。

換句話說,這時只能吸、嗅、聞或是使用更多毒品,才能達到同樣的迷醉狀態。自然和人為的迷醉狀態都會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這被稱為耐受性,大腦將發生生理上的改變。

導致成癮的麻醉品,會對大腦做手腳。它們要麼會模擬大腦中的某種神經遞質,要麼會通過增加某種天然神經遞質的釋放量或阻止該遞質被釋放它的神經細胞重新捕獲從而改變這種神經遞質的水平。

人們所說的心理依賴其實也是一種生理依賴。吸煙的人飯後必來一支煙,或者香煙夾在指間的那一刻頓感壓力消失,這也是依賴性的一個重要部分。

許多戒斷方法針對的正是這種習慣——而且事實證明是有效的。試著讓每天早晨的「起床煙」一天比一天抽得晚吧,最好是把煙夾在其他手指之間或另一隻手上。

然而習慣也是生理性的。習慣就是那些一次又一次共同發送信號並由此變得強大而又穩定的神經細胞網路集合。每當感到有壓力時不要立馬拿出煙來,體驗一下如何在沒有香煙幫助下應對壓力,就能逐漸弱化這些神經細胞網路。

簡而言之,去甲腎上腺素讓人興奮,而多巴胺使人快樂——至少一開始是這樣。漸漸地,毒品濫用會促使大腦中的獎勵系統只有刺激不斷加碼才能被激活,這樣一來,曾經感到快樂的事情慢慢便不能帶來喜悅了,到最後快樂就只有毒品能給了,人也就徹底淪為毒品的奴隸了。

《大腦帝國》

作者:[挪]卡婭·努爾英恩 著丨中信出版集團 2019.1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萬事如意,平安喜樂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