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你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是第一次當孩子,請多體諒

你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是第一次當孩子,請多體諒

你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是第一次當孩子,請多體諒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木向南

1

家裡大掃除,無意間翻到一本舊相冊,第一張照片就是三歲時在機場和爺爺的合照。


「娃娃,這個人是誰?」「爺爺」「不是吧,這個人怎麼是爺爺?」「就是爺爺,我爺爺」

爺爺已經70多歲了,記性也越來越差了,但每次一見他,他都要講一遍當初我去接他的對話。

小時候沒人問過我,爸爸是誰?

其實,這才是最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就連我自己當初也不清楚。

2

五歲前,爸爸是誰?

小時候家裡很窮,家徒四壁,30平米的鐵皮房要住下5個人——小叔、爺爺奶奶、我和我媽。

由於實在住不下,我爸只能去外面工地住,半年左右才回來一次,每次只能見幾個小時。

就連過年也見不到三天的面,而且大部分時間是在睡夢中度過。

因此,小時候其實一直都不記得爸爸的長相,對於自己爸爸的印象,僅限於知道名字。

甚至每天也只能在睡覺被吵醒的時候見下我媽,當初的工作沒有所謂的朝九晚五,只有不斷地加班,與黑夜為伴。

我醒時,我媽已經出門了,我睡時,我媽剛剛回到家。

小時候很羨慕身邊有父母陪著放風箏的孩子,也不知道是羨慕他們能放風箏,還是羨慕他們有能陪著放風箏的人。

你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是第一次當孩子,請多體諒

3

7歲,父母很兇。

6歲時,我家被分配到了安居房,我爸那年剛好失業在家。我終於在六歲多記住了爸爸的長相,但隨之而來的並不是父愛的關懷。

一天晚上,還在上幼兒園的我正被奶奶喂飯,爸爸在旁翻看著報紙上的招聘信息,突然毫無徵兆的對著我背狠狠的踹了一腳就走,我躺在地上,身上混著飯菜的湯水,連哭都忘記了。

那時,我對爸爸的印象多了一個,很兇,毫無緣由的凶。

兒時媽對我很嚴格,天天檢查作業。

7歲時,她看到我作業本上寫著3×7=21,就直接狠狠的扯著我耳朵,把作業本甩在我臉上說「3×7=24」

我試圖去說服她,邊哭邊說我沒有錯,但是每個反駁都換回一個巴掌,其實她在念第三遍的時候語氣已經變了,意識到了問題。

但為了維護家長的威嚴,她的手沒有停下,我被打彎膝蓋,在飯桌前跪了半小時。

從那以後,我放棄了溝通的念頭。

後來父母一直在爭吵中責備我為什麼不去溝通? 因為其實一開始就有了答案。

家長面對錯誤的強硬,其實就是向孩子傳遞拒絕溝通的信號。

你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是第一次當孩子,請多體諒

4

中國家庭最喜歡強調的一點:禮儀尊卑。

即使意識到錯誤,為了維護自己形象也不會向孩子說一聲:「我錯了,對不起。」

一代又一代的觀念灌輸下來的是:父母說的是對的,即使錯了也要強硬到底。

百度中搜索「父母不對孩子承認錯誤」可以搜到332萬結果,前一百條答案中僅有5條回答是強調父母也應該給孩子認錯,想知道剩下的回答是什麼嗎?

「如何讓孩子給父母認錯?」

「怎樣讓孩子主動認錯?」

95%的回答似乎透露出來一個現狀,中國家庭更喜歡在維護家長威嚴的前提下進行所謂的「教育」。

這種情況其實更多源於更上一代的家庭教育,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出來的禮義廉恥、尊卑孝道。

但卻被下一代繼承,惡性循環的報復心理。當初不理解父母為何不承認錯誤要樹立威嚴,而今成為父母也照例行之。

因為當初自己經歷過,現在也沒什麼問題,所以這個方法是可行的。何其荒唐?

《請回答1988》中女孩善德因為家裡窮,被迫和姐姐一同過生日,向父母哭訴後,她父親對她說:「爸爸媽媽對不住你。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很多事情不知道,請女兒你多體諒」

我對爸媽認了很多錯,很多無中生有的錯,但等了快20年,也沒等到他們的一句「對不起」。

言傳身教,是我能想到對教育最好的闡述。

你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是第一次當孩子,請多體諒

5

教育心理學中表明,孩子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0-6歲、6-12歲、12-18歲。

而0-6歲成長情況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發展方向,是最重要的階段。

2016年公布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的最終數據。數據顯示,全國共摸底排查出農村留守兒童902萬,但有人關注過城市中的留守兒童嗎?

如我一般,身在城市,和父母一起卻缺少陪伴。卻在最需要父愛、母愛的時候,感受到的是寂寞。

城市留守兒童這個辭彙其實很陌生,但卻細思極恐,因為他們的數量遠遠多於農村留守兒童,而且處於隱性、不被關注的狀態。

中國父母更喜歡以賺錢養家為由對自己缺少孩子人生重要階段的陪護作辯護,並要求孩子長大後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有著對父母的愛。

理解付出暫且不提,但愛確實強求不來的。

在孩子愛的萌芽時期沒有給予足夠的陪伴,卻妄想幼苗能長成參天大樹?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孫雲曉認為:親情是孩子最好的情感支持系統,「是心靈一生的牛奶」。如果孩子在12歲之前,特別是6歲之前不能跟父母建立起一種親密的情感,一生都會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

董卿在《朗讀者》中說:「陪伴也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孤島,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父母給孩子的愛,如同牛奶也是有著最佳飲用期和保質期的,錯過,就沒有辦法彌補了。

6

養育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兩個方面:一是跟孩子建立親密感;二是塑造和調整孩子的行為。

好的習慣、性格都需要靠大人的指引,而這一切的前提是陪伴。

想要讓孩子學會尊重,首先讓孩子感受尊重。

對於錯誤認知後的道歉,是最基本的尊重。教育和陪伴是需要用一生去踐行的事。

村上春樹說過:「我在自己周圍築起高牆,沒有哪個人能夠入內,也盡量不放自己出去。」 如果不在孩子築起高牆時把他們拉出來,他們成長後為何要心懷感激?

因為生育之恩就一定要用一生去償還嗎?那麼也不奇怪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發聲「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父母是第一次當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當孩子,很多事情不知道,請你們多體諒。

至少,父母曾經當過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年要過完了,你家娃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中國式的羞辱小孩,有多傷人?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