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左宗棠:心同佛定,目極天高

左宗棠:心同佛定,目極天高

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是判斷一個人智慧程度的標尺,更是對為官為吏者的要求。

左宗棠以終身勤勉和卓越功績,為後世樹立了做事的榜樣。

左宗棠:心同佛定,目極天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左宗棠一生為國,戎馬倥傯,費盡移山心力,功高蓋世,炳彪千秋,堪稱民族脊樑和中華英雄。

左宗棠一生經歷坎坷。他自幼隨祖父在家中梧塘書塾讀書,年輕時先後三次赴京趕考,卻三次落榜。因為未能考取功名,左宗棠開始遍讀群書,留意農事,鑽研輿地兵法,研讀經濟水利,走上了科舉之外的另一條報國之路,並把歷史交付自己的使命做到了極致和完美。

能夠做成大事,左宗棠首先擁有無比的自信和傲骨。

左宗棠:心同佛定,目極天高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是左宗棠始終學習的偶像。左宗棠年輕時自稱「今亮」,以「文章西漢兩司馬,經濟南陽一卧龍」自許,後來的實踐證明,他在事功上超過了諸葛亮。

耕讀傳家的左宗棠,內心始終激蕩一股奮進之氣。年輕時,他就自題「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書萬卷,神交古人」的對聯自勉。儘管天才傑出,心高氣傲,現實卻是三考失利,理想與現實的反差,給了左宗棠巨大的打擊,也將他內心澎湃的力量全部激發出來,使他鍛就了自立自信的錚錚傲骨,養成了敢於做事的勤勉果斷。

沒有考取功名的左宗棠自出山起,就在做事上下功夫。作為一個落魄的窮舉人,左宗棠的才華引起了朝中大臣的關注。兩江總督陶澍對左宗棠不凡的才學、志氣和遠大的抱負甚為嘉許。1849年,林則徐途經湖南,左宗棠也早慕林則徐大名,急於相見,慌忙之間落入水中。林則徐對左宗棠「一見傾倒,詫為絕世奇才」,兩人秉燭長談,留下了湘江夜話的美談。林則徐把自己對西域時務的關注傾囊而盡,將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寶貴資料全部交付,並向左宗棠贈送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囑咐:「年輕人,好好乾吧!」

咸豐二年(1852年),在湖南鄉下隱居多年後,40歲的左宗棠進入湖南巡撫幕府,在駱秉章幕中做師爺,這是他正式躋身於政治舞台的開始。當時,太平天國軍隊馳騁湘北,搶城掠地,清王朝在湖南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左宗棠殫精竭慮,日夜策劃,輔佐駱秉章「內清四境」、「外援五省」,全力支撐大局。同時,革除弊政,開源節流,穩定貨幣,籌措軍餉,備足軍械和船隻。駱秉章對他言聽計從,「所行文書畫諾,概不檢校。」由於左宗棠的悉心輔佐和籌劃,不但湖南軍政形勢轉危為安,出省作戰連連奏捷,各項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這時的左宗棠不怕事大事多,再大的權力也敢用,再大的責任也敢承擔。作為師爺的左宗棠曾經怒罵滿族武職二品大員樊燮「王八難,滾出去」,並且因此差點招致殺身之禍,震動朝廷。

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崢嶸,便引起朝野關注,時人有「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之語,咸豐皇帝也給予左宗棠極大的關注,因為,暮氣沉沉的朝廷,從左宗棠身上看到了一點陽剛之氣,國家也許有救了。1861年,左宗棠就任浙江巡撫,之後升任閩浙總督、改任陝甘總督,直至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能夠做成大事,左宗棠更是擁有超人的膽識和謀略,

左宗棠志向高遠,從小堅信「一生只為一件大事而來」,歷史的挑戰終於出現在左宗棠面前,他面對壓力,完成了收復新疆的奇功偉業,使中華版圖得以保全。

左宗棠:心同佛定,目極天高

清朝末年,中國的塞防、海防同時遭遇致命威脅。以李鴻章為代表的官僚主張捨棄新疆,「自斷手腳,以保心臟」,唯有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眾議,單獨主張海、塞並防,堅決收復新疆。為了國家民族利益,左宗棠不顧眾人反對,毅然上了一道約五千言的奏摺,詳細闡述了收復新疆的必要性。他首先肯定「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然後分析了當時國外國內形勢,進而指出:「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是停兵節餉,于海防未必有益,於邊塞則大有所妨。」清廷終於下定決心,支持塞防,收復新疆,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關外剿匪事宜」,授予他籌兵、籌餉和指揮軍隊的全權,組成了西征軍最高統帥部。

根據當時新疆實情和地形地貌,左宗棠把所有難事預見到了極致,用兵新疆有四大困難:兵、糧、餉、運四難。特別是新疆位置偏僻,糧食和運輸就成了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左宗棠從一開始就主抓糧食和運輸問題,定下了「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戰略方針。左宗棠整頓軍隊,籌糧、籌餉、籌轉運,籌集了4000萬斤糧食,然後逐步地艱難地把糧食運到前線。打仗是燒錢的事情,當時清政府財政危機,地方財政困難,沒錢。左宗棠提出了借錢打仗的主張,最後清朝政府批准左宗棠借了500萬兩的外債,同時又要求海關劃撥200萬兩,中央財政解決300萬兩,給西征軍湊足了1000萬兩的軍費,籌餉的問題得以解決。在西征的路上,左宗棠發動守疆各營兵士在道路兩旁,栽種柳樹,後人贊為「左公柳」。

1876年,左宗棠率西征軍向新疆進發,他的身邊,是一口黑漆棺材相隨,新疆不復,此軀捐國。短短一年多時間,西征軍先收復了烏魯木齊及周圍地區,然後攻佔吐魯番,打開了通向南疆的門戶。1878年,新疆除伊犁外,盡歸祖國懷抱。

1880年初,根據左宗棠的意見,清政府與俄國談判收復伊犁問題。為了支持外交活動,左宗棠率兵前往哈密。雄關漫道,漫漫征程,那口棺材仍然走在隊伍的前面,表明左宗棠誓死抗擊俄國、收復伊犁的決心。年近古稀的左宗棠說:「壯士長歌,不復以出塞為苦,老懷益壯,差堪告慰。」正是左宗棠誓死如歸的精忠報國,震驚中外的豪情壯舉,有力地支援了清政府的外交鬥爭,終於迫使俄國將伊犁歸還中國。這是晚清歷史最揚眉吐氣的一件大事,左宗棠由此進入了中國歷史上偉大民族英雄之序列。

左宗棠:心同佛定,目極天高

至此,善做大事的左宗棠,終於為中華補上了西北一片天。

能夠做成大事,源於左宗棠始終擁有堅定的意志和執行力。

左宗棠性格倔強,做事堅韌不拔,具有超人的堅定意志,也具有看準就辦的雷厲風行作風。作為睜眼看世界的封疆大臣,左宗棠認為應該堅決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了近代中國最早的造船廠福州船政局。光緒六年,經過左宗棠的積極籌劃,在蘭州建立了甘肅機器織呢局。在西北地區,辦一個現代化的織呢廠是一個創舉,這個裡程碑事件成為西北地區民族工業的濫觴。新中國建立後建起的蘭州第二毛紡廠,就是在左宗棠原來開辦的這個企業留下的兩台順毛機的基礎上興建而起。

左宗棠強調執行力,特別是他帶兵打仗更是嚴格有序。他創辦楚軍,只訓練一個月就上火線,訓練的主要內容就是練心、練膽、養氣。這與偏重訓練刺殺技術的方法不同,確實驚世駭俗。從組建楚軍到成立西征軍,再到籌劃恪靖定邊軍,左宗棠一生親征百戰,很少打過敗仗,而取勝的秘訣,全靠士兵的膽魄與軍隊的氣勢,靠令行禁止的執行力。左宗棠統帥的軍隊,每逢大戰,鬥志頑強,總以雷霆萬鈞之勢,取霹靂手段,將敵軍於瞬間壓垮。

左宗棠清正廉明,憂國憂民,當時官場送他一綽號「湖南騾子」。他對當時的一些貪官污吏非常痛恨,追求一種親民的政治。雖官至一品,但左宗棠一生非常清廉。他與晚清巨富胡雪岩交往頗深,因胡雪岩籌措糧餉有功,左宗棠保薦他為候補道,後來更奏請皇帝,給胡加授布政使銜,賞穿黃馬褂,但在經濟上,他則涇渭分明,分文不取。左宗棠曾經有一次遺產分割, 當時他給他的幾個兒子講,他這一輩子只有25000兩銀子的遺產。

左宗棠是一個實幹興邦的官員。克複閩浙,遣散洋將,整頓吏治,賑撫災民,安排春耕、籌辦書院,興建船廠,開辦洋務等等,充分展現了一位治世能臣的深謀遠慮。

儘管用實幹擔當起了匡複社稷主權的重任,但左宗棠本為一文人,是一個為政而活的文人。戎馬倥傯間,他為後世留下了不少對聯和詩意,憂國憂民之情,讀來蕩氣迴腸。特別是左宗棠的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更是把做人做事的中華智慧演繹到精彩,值得後人仔細品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才女柳如是的愛情傳奇:倒追男友遭拒
陳寅恪的學說為何有力量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