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語文閱讀類考題:如何回答「某一字、詞、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語文閱讀類考題:如何回答「某一字、詞、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從初中到高中的語文閱讀分析類考題,每次必考涉及「字、詞、句、段」的內容。很多孩子為了應付考試,會儘可能背一些「答題模版」,造成的結果是不同的題型也會用相似的回答方式。從應對考試的角度上,這確實是個實用的方法,但是,「答題模版」只是工具,還需要一些使用方法。要回答「詞語、句子、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類考題,重點要注意閱讀時聯繫上下文、聯繫文章的中心意思,盡量表達出作者的切身感受,即:充分發揮「聯繫」,適度展開「聯想」。

語文閱讀類考題:如何回答「某一字、詞、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聯繫具體語言環境,藉助上下文的內容、反映的意思去推測、判斷詞語的含義。

要注意重點句子中隱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有時,這種「言外之意」會採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好的利用喻體把握本體,理解句子的實際意義。在考題中,一般是聯繫文章中人物形象、中心思想,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幫助分析字、詞、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聯繫文章的寫作方法,進行分析字、詞、句、段的作用。具體要根據文章的內容正確設答。

①內容方面:若在文章開頭,則是「點題,與題目忽應,也可以是引出中心內容」;另一個作用是「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若在文章結尾,則是「升華文章中心意義」

②結構方面:若在文章開頭,則是「呼應文題,渲染氣氛;深化主題,照應開頭」

語文閱讀類考題:如何回答「某一字、詞、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表現方法:

景物描寫:渲染烘托文章氣氛;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為下文情節發展做鋪墊;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心情,襯託人物性格特徵。

對比描寫:一正一反,突出(人物、事件)主題。

象徵手法:托物言志,借物表達作者的感受和人物的心理活動。

3、聯繫句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去分析、理解句子的含義。這樣的文段里,通常出現一個詞,一個短語,或者一句話,常會遇到比喻、擬人、排比、設問、誇張等修辭方法,答題時,注意答題技巧,可以使用固定形式的「答題模版」,但要理會作者的感受,靈活答題。

①比喻:文中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 )比喻成(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表達出作者的( )之情。

【例】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

答: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冬天的濟南」比喻成「藍水晶」,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冬天的濟南帶給人明亮、空靈的感覺,表達出作者對冬天的濟南喜愛之情。

語文閱讀類考題:如何回答「某一字、詞、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②擬人:文中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 )以人的情感和動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表達了作者( )之情。

【例】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

答:文中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鳥兒以人的情感和動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鳥兒在春天時的愉悅,表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春的讚美和熱愛。

③排比: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 ),表達了作者( )之情,增強句式語氣,突出情感,增加文章的表現力。

【例】當那路還只是一條泥濘的小徑時,它就立在那裡;當路上駛過第一輛汽車之時,它就立在那裡;當我這一帶只有稀落落幾處老式平房時,它就立在那裡。

答: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樹雖然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突出樹默默奉獻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樹的讚美之情,句式整齊,情感真摯,增加文章的表現力。

語文閱讀類考題:如何回答「某一字、詞、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④設問:

開頭設問:點明寫作對象(內容),吸引讀者注意,引出/強調下文;

文中設問:承上啟下,引發讀者的思考和注意;

議論文中設問:引發讀者對論點的反思,進一步深化論證。

【例】中學生怎樣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答: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啟發讀者對中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思考,進而引出下文。

⑤誇張: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突出( ),啟發讀者聯想,使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例】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答: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劊子手兇殘的氣勢,老栓的畏懦,使讀者對當時社會的黑暗冷酷有了深刻的印象。

語文閱讀類考題:如何回答「某一字、詞、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語文閱讀類考試的成績,在一定角度上反映應試者語文素養的高低,需要平時在閱讀時,要注重分析閱讀材料,挖掘文章的深層蘊涵,有意識培養自己從多個角度思考「某一詞語、句子、段落在文章中表達的作用」。 (謝謝您的本次閱讀,敬請繼續關注作者「觀海松說教育」。如果您有更好建議,敬請評論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