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剛拿下小金人,怎麼就被懟成史上最差奧斯卡了?

剛拿下小金人,怎麼就被懟成史上最差奧斯卡了?

它標榜真人真事,卻處處故作輕鬆、幽默,且溫情泛濫,彷彿是對那個嚴酷時代的大不敬。

文 | 阿樹 編輯 | 胡雯雯

《綠皮書》拿下201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那一刻,批判和質疑紛來沓至。

比如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在頒獎典禮上直接翻臉走人,說像吹了一個黑哨。《洛杉磯時報》的影評大佬,也是今年柏林電影節評委的Justin Chang,當天也撰文怒批:這是繼《撞車》以來,最差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差在哪裡?Chang說,影片採取漫不經心的姿態,對黑人進行精神分析是極其傲慢的。黑人白心這種奧利奧式的身份設定,也堪稱厚顏無恥。

斯派克?李

《紐約時報》倒沒那麼犀利,他們的影評人打了個馬虎眼,說奧斯卡就喜歡搞種族和諧的虛假幻想。《綠皮書》正是這樣一部描繪種族虛假和諧的典型,它標榜真人真事,卻處處故作輕鬆、幽默,且溫情泛濫,彷彿是對那個嚴酷時代的大不敬。

儘管在IMDb和豆瓣上,《綠皮書》目前還守著8.3和8.9的高分,但權威評分網站Metacritic卻毫不客氣地給了69分,爛番茄的影評人也只給了它79分。

「老派」、「過時」、「陳腔濫調」,是批評它的高頻辭彙。都9012年了,《綠皮書》彷彿不是這個時代該有的電影。就像Chang所說,兩年前奧斯卡頒給《月光男孩》,那是開創性的,因為這是一部真誠探討黑人身份認同的藝術片。兩年後的《綠皮書》,無論美學、情感還是道德,都完全與之對立。

《綠皮車》的獲獎,就像一次歷史大倒車,一夜回到解放前。美國媒體基於意識形態的立場,對此莫不痛心疾首,憤慨不已。

反觀豆瓣上的網友熱評:節奏歡快,幽默感人,劇本紮實,表演精湛,似乎大家評論的完全不是同一部電影。事實上,很少有黑人題材的電影能夠捕獲豆瓣網友的芳心。《為奴十二載》、《月光男孩》等外媒高捧的傑作,到了中國也不過就是七八分而已,《綠皮書》可說是國內評分首部接近九分的黑人題材電影了。

那麼問題來了,是我們的審美落後了嗎?它到底是一部陳舊的平庸之作,還是配得上奧斯卡榮譽的佳作?精英主義和大眾口味開始再次撕裂。

平心而論,《為奴十二載》、《月光男孩》的苦大仇深,大部分中國觀眾可能並不關注,更沒有深刻體會;這次《綠皮書》引起如此好的反響,也可能跟它的種族議題無關。

對於充滿地域歧視和民族自尊心的國人來說,《綠皮書》的好,正是因為它有超越種族議題的地方。這不是美學,也不是道德,而是情感,它在情感上,引起了極度的舒適和愉悅。

片中最討喜的,莫過於黑白反轉的設定。它突破了我們的常規認知,一向「文明高雅「的白人,這次來了一場自我異化,退化成粗俗的野蠻人,黑人則高高在上,身披歐洲高雅藝術的光環,高雅得如同聖殿里的聖人。

這種設定上的反轉,又在劇情運轉中再次顛覆:野蠻人並不需要進化和成長,反而是野蠻人把聖人拉回人間,完成一次「拯救」和生活教導。

這種層層反轉,無關乎黑和白的道德立場,它們提供了密集而豐富的笑料,層層推進,鋪設嚴密,擺脫了美國文化語境和種族枷鎖後,享用起來,那叫一個大快朵頤,

這也是影片本身極力宣揚的姿態,就像一路啃著炸雞的白人司機,面對端著姿態的高貴黑人,身體力行地勸導他:放下架子,快樂就完事了。

這種架構,也許來自導演一貫的作風。拍屎尿屁喜劇(《宋飛正傳》、《阿獃與阿瓜》)出身的彼得?法雷里,似乎對高貴懷有天然的敵視。他用隱含的視角告誡觀眾和評論家,別端著,也別上架子。看本片,只圖一樂。

影片多次出現的炸雞,正是這種創作旨趣的絕佳隱喻。它依照非常標準、嚴格的工業流程來製作,笑料、矛盾、和解和感動等配方,都有嚴格的配比。比如兩人從警察局出來,沮喪且有些悲情地大吵一場,黑人吼出自身不黑不白的尷尬處境,關係瀕臨破滅。

但創作者清醒地意識到,這樣的時刻如果多滯留一分鐘,觀眾就會走神。就像一道炸雞裡面,胡椒粉過多,將會引起口感上的不適。所以,下一個笑點立刻緊鑼密鼓地鋪墊。

當黑人對自身身份產生迷茫時,電影其實就滑入了隱喻的軌道,觀眾也開始思考。但是,導演又立刻掉轉車頭,重新提醒大家,這是一部公路片,它的任務是完成下一站的打卡,如果遲到,觀眾老爺就不耐煩了。

片子本來有著非常絕妙的設定,可以戳破很多的議題,比如,虛偽的白人如何表面上恭維精英黑人,背地裡卻擺脫不了由來已久的種族觀念。

可事實上,大量的種族話題,在片中只淪為一個個鑲嵌其中的包袱,並沒有引發更多的思考。觀眾笑完,就啥也沒了。

它平庸但是好笑,它規整但是風趣,它粗淺但感動人。

在電影文本體系中,《綠皮書》太像一部拿種族梗開涮的合家歡電影, 就像前述那個觀念巨大分歧的爭吵。它讓人有種不舒服的感覺,似乎創作者在極力避免引起觀眾思考,無論你喜不喜歡,他們並不太在乎你的智商和品味。

電影還有個場景,兩人參加一個高檔宴會,要求主辦方提供炸雞,在座的人一聽,愣住了。這種階層差異帶來了捧腹大笑,是非常高明的細節。

但在電影以外,這塊炸雞卻雄心勃勃,劍指好萊塢。最終它干翻了所有藝術片,登頂了所謂的藝術殿堂。

綠皮書 Green Book (2018)

導演: 彼得?法雷里

主演: 維果?莫騰森 / 馬赫沙拉?阿里 / 琳達?卡德里尼 / 塞巴斯蒂安?馬尼斯科

語言: 英語 / 義大利語 / 俄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2019-03-01(中國大陸)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卡梅隆VS劉慈欣:期待《三體》早日被搬上大銀幕!
傷肝禍首被揪出來,沒錯,就是中藥和保健品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