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茶,請趁熱喝,無論白茶紅茶岩茶綠茶普洱茶,放保溫杯只是權宜!

茶,請趁熱喝,無論白茶紅茶岩茶綠茶普洱茶,放保溫杯只是權宜!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冬天好像是保溫杯的高光時節。

走到哪都能看到保溫杯。

原以為過了年,立了春,快到陽春三月放紙鳶的節氣,保溫杯已經快要「秋扇見捐」,失寵了。

沒想到星爸爸重新又給保溫杯掀起了一股熱潮。

星爸爸家出了一系列的櫻花杯,有塑料的,有不鏽鋼的,統一印上了櫻花的圖案,或者,就直接讓把真的櫻花花瓣夾在夾層里,達到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效果。

這系列的杯子,顏色粉粉嫩嫩,配上櫻花的靈秀身姿,再加之春天是賞櫻的絕佳時節,一時間,櫻花杯迅速成為網紅,跟風的妹紙們競相購買,一時洛陽「杯」貴。

因了星爸爸這一招,將要失寵的保溫杯們又重新熱了起來。

周末上街去轉一圈,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手持粉紅櫻花保溫杯的妹子。

關於保溫杯泡茶的各類話題,也像這粉色的櫻花瓣一樣紛紛揚揚飄灑下來,躍然紙上。

《2》

比如,有位茶友就提了一個很細的問題:

在家裡煮一壺茶葉,涼置到50度左右,再放在保溫杯里,可以嗎?

當然是可以的。

我們之所以不建議保溫杯泡茶,是因為保溫杯泡茶,採用的是一種持續高溫恆溫的方式。

茶葉浸泡在保溫杯里,在持續高溫恆溫的狀態下,會加快養分的釋放,會一下子釋放出原本需要十幾二十分鐘才能釋放出來的芳香和口感物質。

那是一種超速、大量、過量釋放的狀態。

這樣的方式泡出來的茶葉,跟用虹吸壺煮咖啡的道理相似。

在持續高溫恆溫的加熱下,咖啡能大量加速釋放養分,泡出濃醇厚釅的咖啡來。

咖啡的特性,決定了它適合這種浸泡方式。

而茶葉又與咖啡特性不同。

而茶葉如果也在保濕杯持續的高溫恆溫條件下,大量加速釋放出養分,那茶湯的口感就變了,變得濃烈苦澀,變得令人難以下咽,變得喝茶的人以為遭遇了一場口舌酷刑。

但茶友提出的這種方式,巧妙地避開了高溫和恆溫。

茶友是把煮好的茶湯,放涼後,倒進保溫杯里。

列位看官注意,是只把茶湯倒進保溫杯,沒有倒茶葉。

這樣,就避免了茶葉被持續的高溫和恆溫浸泡,也避免了大量加速地釋放養分,泡出濃烈、刺激、苦澀的茶湯來。

在茶友這種方法里,保溫杯,僅僅只是為了保溫湯而存在,並非是為了浸泡茶葉而發揮威力。

這樣的情況下,保溫杯就成為了一個保護神,而不是壓力器。

茶湯在恆溫的保溫杯里,只會被好好地呵護著,不會被壓迫,欺負。

香氣和口感都是原來的,不會變味和變質。

《3》

保溫杯泡茶,是很多時候,不得已的一種選擇。

做為愛茶之人,真的捨不得一日無茶。

便只能利用保溫杯這種移動的工具,來保證隨時隨地,想喝到白茶的時候,都能喝到。

然而,保溫杯給我們提供了喝茶的便捷,也會帶來負面作用,那就是過度的高溫恆溫,讓茶葉浸泡,茶湯變得苦澀。

那麼,如何才能既保證隨時隨地喝到熱茶,又能避免茶湯被持續的高溫浸出苦澀味來?

要領1,.增加茶水的比例。

村姑陳的讀者們都知道,用蓋碗泡白茶時,茶與水的比例,是5克茶比110毫升水。

然而,到了保溫杯泡白茶時,就不能按照這個比例了。

戶外便攜的保溫杯,通常有幾種規格,550毫升、500毫升、450毫升、400毫升、350毫升、300毫升等。

若保溫杯是550-500毫升的,水也是裝滿的,那麼,投白茶時,壽眉只能投1.5-2克,白牡丹投1.5克,白毫銀針可以投1.5-2克。

若保溫杯是450-400毫升的,水裝滿的情況下,壽眉只能投1-1.5克,白牡丹投1克,白毫銀針則投1.5克。

若保溫杯容易更小,是350-300毫升,即使裝滿水,白茶的投茶量,仍然要減輕。

壽眉頂多投1克。而白牡丹投0.8克,或者就用拇指、食指和無名指抓一小撮扔進去便行。

至於白毫銀針,呈苦澀味的物質不多,相較而言沒那麼容易苦澀,投1克也是可以的。

《4》

如何才能既保證隨時隨地喝到熱茶,又能避免茶湯被持續的高溫浸出苦澀味來?

要領2,降低水的溫度。

原先,我們不敢用保溫杯泡茶,是因為保溫杯具有持續性高溫恆溫的特點。

能讓茶葉加速大量地釋放養分,令茶湯苦澀。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我們能人為地控制保溫杯里的水的溫度,不要讓高溫的水長時間刺激茶葉,不就可以讓茶湯不再苦澀了嗎?

那麼,我們在用保溫杯沖泡白茶時,便不能偷懶,直接燒開了水注入保溫杯里。

而是稍微涼一涼,讓燒沸的水,降到85度左右,再沖入保溫杯里。

這85度的水,在壺裡時,是85度。而從壺裡注入保溫杯後,由於從壺到杯,水有一個暴露在空氣中、散熱降溫的過程,故而這水到了保溫杯里之後,水溫應該是82度左右。

到了保溫杯里之後,水溫還會根據這隻保溫杯的保溫程度,以一個極緩慢的速度在下降。

這就避免了茶葉長時間高溫恆溫浸泡在保溫杯里,讓茶葉中的養分加速大量釋放,形成苦澀茶湯的可能性。

這種接近於中溫的水溫,泡出來的茶湯,相對苦澀味會弱很多,也更容易入口。

旋開保溫杯的蓋子,涼幾分鐘,吹一吹,就勉強能入口了。

當然,降低水溫,會令茶葉的部分物質,不能全然釋放。

但相較於高溫長時間浸泡而言,這種方式,已經算得上是極為折中的方式了,在無可奈何之下的最好選擇。

所以,咱們平時並不推薦用保溫杯泡茶,只在實在沒有條件用蓋碗泡茶時,才選擇保溫杯。

《5》

出門喝茶的方式,還有一種與保溫杯泡茶法相反的,叫做冷泡法。

冷泡,顧名思議,是用冷水泡茶。

這些「冷水」,有可能是沒燒過的礦泉水,也有可能是燒過並放涼的水。

保溫杯是熱水泡,持續高溫浸泡。

冷泡是冷水泡,持續低溫浸泡。

有人會說,咦,這冷泡法,不是可以避免很多保溫杯泡茶的缺陷么,比如高溫下大量物質被提前釋放,形成苦澀茶湯。

是的,冷泡法確實不會形成苦澀茶湯。

但是,它的溫度也實在太低了,喝下去不但會令腸胃不適,令脾臟受損,還不能有效激發茶葉中的養分釋放。

在這低溫的水裡浸泡著的茶葉,毛孔只能打開一小半,除了芳香物質能釋放出來之外,茶氨酸,茶多酚和咖啡鹼,釋放得極少極少。

茶湯里除了香氣,幾乎沒有別的物質存在。

名副其實的清湯寡水。

跟喝一瓶礦泉水,差別不大。

反而,浪費了那些不能釋放養分的茶葉。令它們像仕途不得志的老杜和老李一樣,鬱悶壓抑,徒呼奈何。

《6》

茶,還是要趁熱喝。

茶,還是要熱水泡。

若沒有條件起用蓋碗和熱水泡白茶,那就把茶湯,用蓋碗泡了,衝到保溫杯里。

只帶著茶湯去旅行,讓茶葉在家裡呆著。

當身未動,心已遠的時候,聞著茶香,便是一段心香之旅。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初學者該如何選擇入門春白茶?
白茶日常品鑒時,常被提及的七個問題,新老茶友都在問!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