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國流感生態學研究奠基人-郭元吉教授

我國流感生態學研究奠基人-郭元吉教授

郭元吉教授,男,1937年農曆8月16日生,福建閩侯縣人。郭元吉教授從事醫學病毒學研究45年,從事流感病毒研究和防治工作35年。在郭元吉教授將近半個世紀的研究生涯中,始終以科學求實的精神,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和需求,在艱難條件下,使我國流感研究工作不斷取得新發展,在流感研究和防治工作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郭元吉教授

為填補我國內地在流感病毒生態學方面的空白,郭元吉教授於1977年在我國內地率先開展流感病毒生態學研究,先後組織在廣州、成都、丹東和北京召開了全國的流感病毒生態學會議,從國外引進標準的動物流感病毒參照毒株和抗血清,同時還牽頭與上海衛生防疫站及湖北醫科所合作,在湖北醫科所共同製備動物流感病毒參照毒株和抗血清供全國使用,這不僅填補了我國在流感病毒生態學研究方面的空白,也為中國流感和禽流感監測網路建設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和物質基礎。

郭元吉教授在流感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如國際上首次證實豬也是丙型流感病毒天然宿主,糾正了長期以來錯誤地認為人是丙型流感病毒唯一天然宿主,及甲型流感病毒才具有人之外的其他動物宿主。在國際上首先發現禽H9N2亞型毒株能直接感染人,並導致人發病。在國際上首次證明禽源H3N8亞型流感病毒也能導致馬發病,為禽流感的跨物種傳播提供了科學依據。在國際上首次證實丙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也能發生基因重配。首次證實了在人群中同時流行的甲3(H3N2)和甲1(H1N1)亞型毒株能發生基因重配,形成H1N2新亞型毒株,但並不能造成流感大流行,這同時也證實了人群免疫狀態在決定流感是否發生流行中同樣起著重要作用。

在流感的監測和防治工作中,郭元吉教授也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內地早期流感監測處於自願、分散、零亂、不系統和不科學狀態。1989年開始郭元吉教授通過與美國CDC協作,首先在我國南方、北方各選3個點(哈爾濱、北京、青島、上海、深圳和武漢)進行科學、系統和長期監測。北方監測半年(從每年10月1日至來年的3月31日),而南方進行整年監測。接著又擴展到5個單列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和大連)。通過多年的研究表明,我國不僅是人流感病毒大流行株多發地,也是流感病毒新變異株的多發點,同時發現我國南北方在流感病毒活動規律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一般情況下,我國北方每年僅有一個冬季活動高峰,而南方有冬季和夏季兩個活動高峰。同時根據我國流感防控需求,與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共同研製、純化出三價流感病毒疫苗,為我國流感病毒疫苗國產化奠定了基礎。

郭元吉教授一直重視與國際的合作和交流,1985年郭元吉研究員開始全面負責國家流感中心工作,為解決科研和監測經費及技術水平提高問題,他與美國疾控中心進行協作,首先從美國引進了無毒高產酶的霍亂弧菌4Z株,建立了受體破壞酶(RDE)新的生產及質控新工藝,解決全國的RDE供應難題。接著從美國引進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學技術和設備,使我國流感病毒研究和監測從一般的生物學水平提高到分子生物學水平。同時自1989年以來向WHO提供了大量的流感病毒代表性毒株,全球疫苗推薦毒株中有50%以上為中國流感中心提供的病毒,這為世界流感防控及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

1984年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病毒學研究所學習時與指導老師(Dr.U.Desselberger)及烏干達進修人員一起分析實驗結果

1990年於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 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進修時合影留念

1996年參加WHO流感專家考察團在深圳市CDC進行調研

1999年2月出席於日內瓦WHO總部召開的國際流感監測網成立50周年慶典大會

2003年2月底在廣東SARS現場

1974年於英國國立醫學研究所進修時與指導老師Dr.J.S.Oxford 討論試驗結果

1978年3月於日本東京進行流感和肝炎考察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

本期編輯:Ton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病毒學界 的精彩文章:

WHO: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疫情更新

TAG:病毒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