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之死是劉備有意為之?

關羽之死是劉備有意為之?

夜色之中,一條靜謐的小路之上剛才還沒有動靜,忽然之間湧出了數十騎兵,他們小心翼翼的行走著,生怕被人發現。

而為首者胯下一匹赤兔寶馬,手中提一桿青龍偃月刀,正是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關羽!不過他的背脊已經佝僂,垂垂老矣,臉上滿是落寞的神色。

關羽敗走麥城劇照

小路本來還靜悄悄的,忽然間一條繩索拉起,赤兔馬栽倒在地,關羽灰頭土臉,道路兩旁無數火把舉起,無數吳兵挺身而出,高聲吶喊。

「關羽來了!」

「抓住關羽!」

敗走麥城,突圍被擒,一代名將關羽終於走到了窮途末路,不過在這之後似乎隱藏著一層陰謀...

隆中對

207年,盤踞在新野的劉備前往隆中拜訪荊州名士諸葛亮,經過三顧茅廬,劉備終於以誠意打動了卧龍先生,並且為他提出了《隆中對》的戰略藍圖。

而在《隆中對》中則提出: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簡單地說,諸葛亮對劉備提出的大戰略就是兩路發兵,一路從出川,北上直搗關中,另一路則是北出荊州,兵鋒直指中原。

隨著取得益州之後,此時劉備佔據荊益二州,實力大增,並且決定進攻漢中,這就是著名的漢中之戰。老將黃忠慷慨請戰,在法正的計策之下陣斬夏侯淵,曹操聽說大吃一驚,急忙帶兵來援,結果反而落敗,劉備順勢進位漢中王。

然而請注意,《隆中對》戰略要求是兩路齊出,而漢中之戰在7月份就已經結束,關羽卻是在8月份方才發動襄樊之戰,這是怎麼回事?

錯誤的時間發動的戰爭

此時曹操在南線的大將乃是宗室重將曹仁,然而曹仁孤軍深入,關羽卻是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戰機,率領荊州大軍向樊城發動猛攻。

聽說關羽進攻樊城,曹仁危急,曹操急忙派遣于禁率領七軍前往救援。

曹仁劇照

于禁乃是曹魏名將,用兵沉穩。若是兩軍對壘,即便是關羽也難以取勝,但是關羽觀察水勢,最終以漢江之水,水淹七軍大獲全勝,于禁全軍覆沒,曹操頓時愣住了。

曹仁孤軍被困在樊城,糧盡彈絕,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曹操只得允諾江南之地盡歸孫權請他出兵襲擊關羽,同時派遣驍將徐晃再度起兵援救。

曹操、孫權兩面夾擊,關羽的兵力嚴重不足,又伴隨著傅士仁、糜芳等人的背叛,最終在12月敗走麥城,被孫權麾下擒殺。

那麼問題來了,從8發動襄樊之戰一直到12月被擒,戰事從頂峰發展到功敗垂成,幾乎經歷了半年的時間。即便「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坐鎮成都的劉備也應該接到消息了,他應該清楚關羽麾下只有半個荊州的兵力,卻為什麼不命人救援,反而命令攻佔上庸不久的劉封救援,導致關羽敗走麥城呢?

關羽在錯誤的時間發動了一場戰爭。

第一個目標——驕傲的關羽

值得一提的是,在漢中之戰和襄樊之戰中間發生了一場小插曲。

劉備因為漢中之戰獲勝,7月份進位漢中王,同時分封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人為前後左右四將軍,費詩前往荊州授予關羽印綬,然而關羽卻是勃然大怒。

大丈夫安與老卒同列?

老卒?誰是老卒?

黃忠劇照

不是張飛,也不是馬超,正是黃忠。簡單地說,就是關羽瞧不起黃忠,而要知道,黃忠剛剛在定軍山之戰中一刀斬殺夏侯淵,為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

連黃忠都瞧不起,蜀漢上下又有幾個人被他放在眼裡呢?關羽真夠傲的。

除此之外,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之後,去信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如何。諸葛亮知道關於心高氣傲,因此回信道:馬超有布、越之勇,可以與張翼德並駕齊驅,但卻及不上美髯公的俊逸超群。

諸葛亮是個聰明人,知道關羽什麼想法,因此故意寫信誇讚他。而關羽聽說後也十分滿意,甚至把這封信交給幕僚賓客們傳閱。

看看!諸葛亮都知道,馬超和張飛差不多,但是比不上我關羽。

關羽如此驕傲,整個蜀漢也就只有劉備能夠壓製得住關羽,那麼一旦劉備去世,年紀輕輕,從小錦衣玉食長大的劉禪能夠壓制關羽么?關羽會服從自己這個子侄後輩的管理么?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要知道關羽可是一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人物。

但是劉備總不能親自出手抹殺關羽,這未免有些不光彩。

那麼,藉助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又如何呢?

下一個——劉封

眾所周知,劉備前半生顛沛流離,因此沒能直到四十歲膝下卻是沒有一兒半女,大概劉備自己也絕望了,因此就收了一個義子,也就是劉封。

在古代,義子、侄子和如今是大不相同的,同樣擁有繼承權,比如佔據宛城的張綉便是張濟的侄子,在張濟死後繼承了其軍隊。

劉封能夠被劉備看重,自然身手不凡,在進攻益州期間,隨同諸葛亮、趙雲張飛等人猛攻益州,所過之處攻無不克,被任命為副軍中郎將。

但是劉備卻想不到,他明明都年近半百了,卻忽然有了兒子——劉禪。

劉阿斗一生下來,劉封的地位就變得尷尬起來,他失去了合法繼承人的位置,而且成為了劉禪即位的阻礙。

諸葛亮有言在先: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

劉封性格剛猛,主公您要是去世了,就難以控制(他會威脅劉禪的)。

怎麼辦呢?劉封是非死不可了。

關羽兵力緊張,因此向劉封請求援兵,而要知道就在漢中之戰以後,劉封與孟達方才合力攻取了上庸三郡還不到幾個月,無力出兵也是情有可原。

然而關羽敗亡,劉備卻將責任怪在劉封身上。劉封乍一開始覺得委屈,隨後明白了,這不過是個借口,父親大人這是逼我去死啊!

沒辦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219年,220年,關羽,劉封這兩個驕兵悍將先後身死。

而一直等到221年,劉備方才討伐東吳,由此可見劉備只怕並非是為了關羽報仇,只是想要收復荊州而已。

劉備年紀大了,自然難免考慮起生前身後事來,而最主要的就是為兒子阿斗考慮,如何才能夠鞏固阿斗的統治呢?

關羽驕縱,不肯聽話;劉封剛猛,難以命令,把這兩個人除掉,劉禪的地位自然也就穩固了。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千古流傳,然而實際上《三國志》中兩人並非結義兄弟,關羽比之劉備還年長一歲,關羽之死,很難不說是劉備有意而為之,尤其是劉封跟著一道送命,劉備為劉禪掃清道路之心自然也就更加昭然若揭。

參考書籍:《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史 的精彩文章:

王洪文手跡:小時候家裡窮,只上過三個月私塾,書法作品卻很驚艷

TAG: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