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3個兒子被打進世界名校,1個女兒被打進央音:這種教育方式怎麼看

3個兒子被打進世界名校,1個女兒被打進央音:這種教育方式怎麼看

每個家庭教育孩子方式和理念都不相同,但是把三個兒子打「打」進北大、女兒打進中央音樂學院,因為「打孩子」被請進《魯豫有約》,廣州的蕭百佑先生絕對是「獨一份」。蕭家的四個孩子確實「爭氣」:老大在牛津攻讀博士學位;老二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碩士畢業後考取美國(加州)和中國的律師資格;老三獲得劍橋大學碩士學位;老四是女孩子,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

3個兒子被打進世界名校,1個女兒被打進央音:這種教育方式怎麼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蕭先生認為,孩子犯錯就得打。老四犯錯,老大老二老三都要『連坐』打,因為大孩子是責任人。孩子在淘氣的年紀,「雞狗都懶得見」,沒有規矩,不成方園。但是,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只靠打」,蕭先生強調,夫妻雙方,僅能一方打孩子,對孩子只能是「單打」,絕不能「雙打」,孩子被打後,另一方就要去撫慰,「白臉紅臉」分工明確。

談及「打孩子」的原由,蕭先生坦承,孩子在12歲前一定要學會服從,12歲以前孩子自我意識不完整,價值觀完全沒有,所以在這個年紀之前,父母一定要把孩子的價值觀擺正,等到12歲之後,孩子性格慢慢養成了,不再打孩子了。因為打也沒用,越打越會引發逆反:「不打才會逆反,因為累積了大錯之後你再教訓他,他就會有怨言:不是你造成的嗎?以前可以這樣,現在為什麼不行?」

3個兒子被打進世界名校,1個女兒被打進央音:這種教育方式怎麼看

現實的確如此。父母常常抱怨「孩子成績差,不如別人家孩子出息」,其實,只要孩子不笨不傻,學習成績差的最大原因是「孩子沒有養成學習的習慣」。試想,聽課走神、作業不寫,學習的基本要求都達不到,成績怎麼能高?從小對「大人的話」置若罔聞,上學後即使無數遍講道理、談人生,也是白費口舌。因此,對小孩子講太多道理他不懂,還不如用簡單明了的方式告訴他:該這麼做才是對的。這樣雖然粗暴,但更直接有效。

蕭先生說起「育兒聖經」,頗有心得體會。打孩子是項「技術活」,孩子需要「科學體罰」,尤其是七八歲的男孩子。「違反一次就打一次,違反三次就打三次」。十歲前的孩子,一定要立好規矩,「做錯就要打」。違反規矩就要付出代價,賞罰分明,做得好,有限度的給一個小獎勵;做得不好,按照輕重程度給予一定的體罰,對八歲前的孩子是非常必要的:「不起床這些一般性的錯誤就打一下,如果是道德品質錯誤就打五下,比如說謊、偷盜、頂撞、不做作業。怎麼打?用雞毛撣子打手心或腳的外側」。

3個兒子被打進世界名校,1個女兒被打進央音:這種教育方式怎麼看

剛開始的時候,蕭先生對孩子也是溫情教育,結果「孩子相互壯膽」,一個壓不住,四個都壓不住,索性「訂好規矩」:早上不按時起床,去洗手間忘了沖廁所,丟了一粒飯在檯面上沒有撿起來吃掉,作業沒有完成,這些都是在「挨打」的範圍內。但是,「各方面表現很好就會有獎勵,讓四個小孩吃一次麥當勞,四個人分一包薯條,一罐可樂,一盒麥樂雞」。

「天天打孩子,孩子不一定能成功」。有專家認為,打孩子的教育方式並不值得提倡和推廣。對於孩子,過於溺愛和過於嚴管都是錯誤的,但是,打孩子的教育方式非常落後,不符合人性。孩子本質不同,原生態家庭的情況不同,比如家裡孩子多,「家長沒有威嚴無法管治孩子」。

3個兒子被打進世界名校,1個女兒被打進央音:這種教育方式怎麼看

可是,對多數家庭而言,一昧地採用暴力手法,抑制孩子個性,征服孩子心靈,不值得「推廣仿效」。應當在平等交流交流的基礎上,用合適的方法管教孩子,早早地讓孩子明白人生的意義,比單純的「打」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你有什麼更好的教育孩子方式,不妨談一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