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1歲小伙投奔袁世凱被拒,偶遇段祺瑞被重用,多年後成功收復外蒙

21歲小伙投奔袁世凱被拒,偶遇段祺瑞被重用,多年後成功收復外蒙

21歲小伙投奔袁世凱被拒,偶遇段祺瑞被重用,多年後成功收復外蒙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他,段祺瑞的「智囊」,也是民國最年輕的陸軍次長;他,秀才出生,卻非常能打仗,曾率軍迫使外蒙古當局取消自治,立下了不世功勛;他,擅長詩文,才華橫溢。他,就是人送外號「小扇子軍帥」的徐樹錚。

徐樹錚自幼有神童之稱,他7歲能詩,13歲中秀才,17歲補廩生。1901年,目睹晚清時局的跌宕起伏,徐樹錚決定棄文從武,投奔時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恰逢袁世凱母親去世,只得在家守孝。

為了不失去人才,袁世凱讓山東觀察使朱鍾琪來考察徐樹錚。交談期間,徐樹錚與這位以「名士」自居的朱鍾琪話不投機,被拒之門外。就在徐樹錚準備打道回府時,他在濟南城遇到了一生的貴人,段祺瑞。

21歲小伙投奔袁世凱被拒,偶遇段祺瑞被重用,多年後成功收復外蒙

儘管段祺瑞年齡上大徐樹錚15歲,可這並不妨礙兩人一見如故。徐樹錚投到段祺瑞麾下後,先擔任書記官,後保送留學日本,回國後進入段祺瑞幕府,先後擔任第六鎮軍事參議,第一軍總參謀。中華民國成立後,徐樹錚先後出任陸軍部軍學處處長、陸軍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一時威名遠揚。

儘管人們對徐樹錚的爭議很大,但他收復外蒙古這一功績,是值得稱讚的。清朝滅亡後,外蒙古在沙俄的威脅以及少數王公的策划下,「宣布獨立」,實際上是淪為了沙俄的殖民地,獨立迫在眉睫。

21歲小伙投奔袁世凱被拒,偶遇段祺瑞被重用,多年後成功收復外蒙

1917年8月14日,中華民國對德國正式宣戰。徐樹錚被段祺瑞任命為參戰處參謀長兼西北國防籌備處處長,不過,隨著德國戰敗,徐樹錚率領的參戰軍改編為西北邊防軍,開始著手解決外蒙古問題。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這意味著外蒙古獨立勢力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徐樹錚認為收復外蒙古的機會來了,1919年10月,徐樹錚率領步兵二旅,騎兵一團,揮師出塞,向庫倫(今烏蘭巴托)進發。

21歲小伙投奔袁世凱被拒,偶遇段祺瑞被重用,多年後成功收復外蒙

在徐樹錚的努力下,終於迫使外蒙古撤銷獨立,復歸中國。這是一件名垂青史的功績,徐樹錚回到北京後,除了將事情經過報告北京政府,還電告在上海的孫中山。孫中山獲悉後大為感慨,立即複電:

「吾國久無班超傅介子其人,執事(指徐樹錚)於旬日間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外蒙糾紛,亦既七年,一旦歸復,重見五族共和之盛,此宜舉國歡欣鼓舞者也!」

參考資料:《徐樹錚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書法水平如何?雄渾大氣遒勁有力,自成一派,堪稱書法大家
康熙帝寫的最好一個字,和珅靠它官運亨通,周總理稱讚:天下第一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