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一夜成名的刀郎,因那英的一句話消失多年

一夜成名的刀郎,因那英的一句話消失多年

一夜成名的刀郎,因那英的一句話消失多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004年1月6日,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面世。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正版專輯銷量到達270多萬張,盜版發行2000多萬張。

同名歌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風靡全國,每條大街小巷都放著這首歌。

以這張專輯正式出道的刀郎,也因這張專輯創造了刀郎奇蹟。

之後的《你是我的情人》《衝動的懲罰》《披著羊皮的狼》等等作品堪稱「神曲」——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3歲小孩,都會唱上兩句。

神奇的是,最開始因為沒有宣傳,刀郎的專輯甚至連張像樣的封面的都沒有,也沒有人知道刀郎長個什麼樣——

據說,還有一女的去冒充,自認刀郎的……

這麼多神曲傍身的刀郎想不紅都難。

一夜成名的刀郎,因那英的一句話消失多年

很多人都說,刀郎的成功是個迷——幾近口水的歌,毫無特點的外形。

也有很多人都說,刀郎的成功完全是運氣好,是炒作。

不可否認,在習慣了多年港台流行樂後,市場敏銳地捕捉到刀郎這個獨特的草根聲音。

各種宣傳攻勢猛烈敲擊,「腦白金式」的循環播放,刀郎的歌終成草根名曲。

這樣的炒作攻勢後,刀郎儼然成了農民工等草根階層的代言人,而不是一個歌手。

在娛樂圈,宣傳炒作能塑造一個大碗,也能毀掉一個明星。

刀郎就是典型。

一夜成名的刀郎,因那英的一句話消失多年

大家看到的刀郎就是一個完全憑運氣,憑一兩首口水歌走紅的農民工代表;而事實上,刀郎已經為他的音樂夢想奮鬥十幾年……

刀郎,原名羅林。17歲高中還沒畢業就到一個歌廳里學習鍵盤樂器。之後多年一直在成都、重慶、西安、西藏等城市跑攤唱歌。

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在海南,刀郎和幾個樂手組了個「地球之子」的樂隊。在當地還小有名氣。後來迫於生活樂隊解散了。

一夜成名的刀郎,因那英的一句話消失多年

在海南,刀郎還認識了新疆姑娘小朱,一個後來成為他精神支柱的伴侶。

在海南混不下去的刀郎隨小朱回到新疆,成立了西北音樂工作室,開始了和新疆民樂的親密接觸。

之後近十年,刀郎的工作室製作了《新疆原創第一擊》《西域情歌》《大漠情歌》《絲路樂魂》《絲路樂韻》等一系列新疆音樂。

2001年,刀郎也曾試圖拼湊一張流行和時尚的專輯,卻只賣到2000多張。

一度,刀郎都想放棄了,是小朱的支持讓他有了繼續的動力。

終於,《2002年的第一場雪》面世了,刀郎紅了。

有了十幾年的累積,刀郎完全可以是厚積薄發的代表。更何況,刀郎的大多數歌曲都是親自操刀作詞作曲。從創作到演唱,都由他一人完成。這樣的才華完全可以傲視樂壇。

可惜,就像他的突然爆紅一般,他的消失一樣突然。

一夜成名的刀郎,因那英的一句話消失多年

在一次音樂排行榜上,身為評選嘉賓的那英公開反對刀郎入圍,直言:「聽刀郎的都是什麼人?去KTV里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除了唱片銷量有資格參與這個評選外,他沒有一點可以拿出來放在這個十年影響力歌手裡的資格。

除了那英,楊坤也曾在公開場合對刀郎頗有微詞——某活動上,記者問楊坤怎麼評價刀郎的歌曲,楊坤反問,他有音樂嗎?你認為他做的是音樂嗎?記者接著問,他做的不是音樂是什麼?楊坤回答,懷舊吧。

那英和楊坤這樣直接的攻擊著實不怎麼漂亮,但也可以看出,刀郎在整個樂壇是不受歡迎的,即便他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創夢。

一夜成名的刀郎,因那英的一句話消失多年

刀郎對那英和楊坤這類評價從未做出回應,卻在這樣的聲音中很快消沉下去。

這個市場是喜新厭舊的,少了一個刀郎,還有無數個刀郎前仆後繼。

刀郎呢?據說,刀郎患上了嚴重的憂鬱症。

好在,當大家再看到刀郎時,雖然已經是中年發福大叔的模樣,但至少他是安好的。

現在的刀郎已經轉向幕後,依舊堅持他的原創。

古人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走馬燈式的娛樂圈更是如此。

無論刀郎的人和歌是高雅還是庸俗,至少有人喜歡,那便是成功。至於此後名利場的是是非非,或者是需要更坦然的態度來面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有理 的精彩文章:

《神探蒲松齡》:故事雖雷但還說得過去,只是演得太爛!

TAG:娛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