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悠小魚說書 第145篇 雲藍閣制 文徵明畫 竹石箋

悠小魚說書 第145篇 雲藍閣制 文徵明畫 竹石箋

此箋 雲藍閣制,圖案右側有徵明二字,說明此圖為文徵明畫竹石圖。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為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為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這畫也有可能是後人托文徵明的名字做的竹石圖,為了這箋紙好賣掛的文徵明的名頭。

此箋購自只拍了一次的拍賣會,明古拍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余英時:從北京到耶魯——我與錢鍾書先生
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