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家衛健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應把養老業當服務業打造

國家衛健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應把養老業當服務業打造

國家統計局2月28日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全國0~15歲(含不滿16周歲)人口為24860萬,佔比17.8%,而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4949萬,佔比17.9%。這意味著,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首次超過15歲以下人口。中國的老齡化進程正在加速。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衛健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社會發展肯定要面臨老齡化問題,應當把養老業當成服務業打造,養老就是個服務業,政府首先認為養老是服務業,承擔兜底,然後調動一定的社會力量,用政府和市場結合的方式應對老齡化問題。

國家衛健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接受紅星新聞獨家專訪。

老齡化不可逆轉,雙重作用影響生育率

作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馬旭一直關注老齡化問題。他也注意到了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里提到的這組數字。養老這個問題,越來越被社會關注和重視,實際上,今年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已經發布方案,提出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的市場。

「老齡化肯定是不可逆轉的,這是全世界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馬旭說,國家和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顯然要面臨這個問題。整個社會要面臨老齡化後養老的這種責任或者負擔。無論國家、家庭都要面臨這個問題。這跟中國的經濟發展有關,中國實際上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了。

2019年,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出生人口1523萬任,人口出生率為10.94‰,2018年新出生人口比2017年減少了200萬。

馬旭表示,此前試圖通過生育政策的調整來改變人口的結構,出生相對多了,老齡化的比例自然就會低,同時能夠負擔老人的勞動力撫養比會增加,但現在看來效果不如預期。

馬旭解釋,生育有兩個因素影響。第一個是社會發展程度,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他不需要在這個家庭里用更大的家庭規模來支撐家庭發展,這個是自然的,所以他不需要那麼多人口。這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另一個是中國社會處於轉型階段,社會壓力增大,撫養孩子的成本也比較大,大家都不願意有更多的孩子,所以不願再生第二孩子。

馬旭認為,一個是家庭經濟不需要靠家庭人口來維持,第二個是轉型期的社會壓力,大家也不可能去再多生孩子,這是雙重壓力。生育率沒有達到預期,實際上是雙重作用。所以預期和實際差別比較大是兩個因素決定的。現在是要看老齡化後如何解決老年人撫養的問題,中國早晚要面臨這些問題。

應對老齡化,應把養老當成服務業打造

馬旭認為,日本老齡化那麼嚴重,也還是很穩定的社會。他曾經跟隨教科文衛委員會的成員去日本考察過,日本是通過政府、社會組織、市場三重作用創造出來的一種養老方式。每個國家都會有不同的方式,但是本質還是一樣的。政府負擔一部分,自己負擔一部分,社會要創造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機構、更多的組織來承擔養老問題。「養老業本身就是個服務業,中國還是要發展服務業。」

馬旭表示,現在衛健委一個職能是把醫和養結合起來,因為老年人大部分都有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康復和養某種程度是結合在一起的。通過康復、通過慢病的管理,實際上對養是一個重要的補充。

此前,日本出現了互助養老、結伴養老的模式。而馬旭對此表示,在中國社會,政府要承擔一定的養老責任,就是養老基金、社會保障,這是中國政府要解決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民政部放開養老准入。社會會創造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負擔養老問題,什麼結伴養老、以房養老,這都是社會自然形成的,是社會組織或者說市場形成的。

家庭醫生將更為重要,醫和養都不可或缺

馬旭認為,養老就是個服務業。政府來承擔服務業也是一個產業的一個部分。而核心是首先政府要拿出一部分錢來投入,承擔兜底。第二件事情就是調動一定的社會力量,要放開一部分的市場。你要是給社會創造更多的機會,給市場創造更多的機會,更多的人、更多的機構就願意投入到這裡來。這其中就包括利用一部分社區醫院的閑置床位,把這部分納入到社區養老當中來。

此外,應對老齡化,現在更多的人考慮的不光是養老,還有慢性病的問題。而針對慢性病,更多需要靠家庭醫生、靠社區的醫療機構、靠家庭簽約制來管。馬旭表示,家庭簽約制主要管老人,這個事情其實一直在做。

那麼目前的家庭醫生、全科醫生是否還存在人數上的缺口呢?又如何讓更多人願意從事家庭醫生的工作?馬旭表示, 家庭醫生是由虛到實的一個過程,要一步一步解決。醫生要不要干,有多少收入,這又是由市場因素決定的。

馬旭透露,目前《執業醫師法》的修訂工作已經啟動了,這是本屆人大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希望醫生更好地發揮其主體作用。而在修訂中肯定也要考慮到全科醫生的待遇問題。全科醫生某種程度就是家庭簽約的那些醫生,他的基本待遇國家一定要保證的。此外,需要建立薪酬制度,全科醫生跟那些專科醫院、大醫院的醫生也要有所區別。

當面臨老齡化問題的時候,醫和養都不可或缺。馬旭提出,把養老作為一個服務業來看,就會看到裡面有什麼樣的因素會起作用。在日本,養老就是個服務業。老年人再就業,幹什麼工作,都是服務業的一部分。所以把這個作為服務業,國家在整個大的政策和法律體系里做相應的調整,比如老人就業,提供什麼樣的優惠條件,例如減免稅收,就會刺激這個服務市場。

紅星新聞全國兩會報道組記者 趙倩 北京報道

編輯 馮玲玲 田楊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本文為紅星新聞(微信號:cdsbnc)原創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台留言舉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翟天臨的道歉信為什麼不容易獲得公眾諒解?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回答了一個全世界關心的重要問題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