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12年奉天彩照:社會動蕩不安 民生艱難

1912年奉天彩照:社會動蕩不安 民生艱難

奉天農村的獨輪車。1912年5月-6月,法國攝影師帕特(Stéphane Passet)來到瀋陽(當時為奉天省奉天府),拍攝了一組記錄當地社會風貌的彩色照片,彌足珍貴。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批彩照不是後期上色,而是用彩色底片拍攝而成,屬於中國最早的彩照之一。

奉天外城一個賣烙餅的店鋪。1912年2月清帝宣布遜位後,奉天省順從共和,原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搖身一變成了奉天都督。當年11月,趙爾巽辭職,袁世凱任命張錫鑾擔任奉天都督。

奉天外城一群挑夫在茶館歇腳。1912年的奉天並不太平。奉天當局遵行袁世凱的命令,大肆抓捕、殺害全境的革命黨人。而執行捕殺革命黨人任務的馬前卒就是後來威震東北的張作霖,當時他擔任巡防營統領。

奉天一位年輕的步兵。1912年6月19日晚9時,駐守奉天北大營的第二混成協步馬炮各隊士兵一千餘人,在革命黨人的鼓動與組織下,舉行了旨在推翻奉天反動當局的武裝起義,史稱「奉天兵變」。兵變遭到了張作霖等的殘酷鎮壓。

奉天一個滿族家庭。當年有報道稱:「前後為趙爾巽、張作霖等肆意殘殺同胞達數千以上,及集合各要地進退維谷者不下數萬人,乃趙爾巽猶派兵剿捕,日事搜殺,軍隊所至,殃及婦孺,滅絕人道,至此已極。刻雖贊成共和,實為民軍公敵。」

奉天外城一景。在鎮壓革命黨人過程中,張作霖心狠手辣、行動果斷,受到袁世凱的讚賞。1912年9月28日,張作霖被擢升為第27師中將師長。

奉天農村的馬車。這些照片還反映了奉天破敗的社會環境,百姓的生活狀況只能以貧窮、艱難來形容。低矮的房屋、泥濘的道路、衣著髒亂的人們……都顯示著社會建設的缺乏。但是,在動蕩不安的條件下,發展也無從談起。

奉天村莊一景,道路泥濘。男孩站在路口,似乎無從下腳。

奉天農民正在耕地。在辛亥革命之前,奉天百姓飽受天災人禍的凌虐。天災有連續3年的水災、史無前例的鼠疫;人禍主要是清政府對民眾的搜刮。為了償付巨額對外賠款以及官吏腐敗,官府不斷加捐加賦,幾近瘋狂,搞得民不聊生。

奉天內城街景。帕特拍攝這些照片時,人人都在盼望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盼望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後期驍將汪海洋:殺害舊主後又被下屬出賣
晚清老照片:小腳貴婦、鴉片煙館、身高2.3米的巨人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