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因為實用,很多道家思想都違背常人之想!

因為實用,很多道家思想都違背常人之想!

道家有很多喜歡和人唱反調的話,如《道德經》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如「柔弱勝剛強」,「反者道之動」等等。首先以「柔弱勝剛強」來看,非是道家一家的思想。《易經·坤》卦《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而易是儒家經書。現實是不管我們給這些思想加上什麼名目,對的思想往往相近。所以我們看道家這些思想是對是錯,完全可以拋開道家這個名目,只想對錯。

漢代的《說苑》中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在網路上多是以老子臨終為人所知,但據古文記載故事是老君爺的老師常樅教育老君爺的。

常樅給老子叫過去問:「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君爺說還在啊!又問牙齒,老君爺說不在,這是常樅問老君爺:「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老君爺回答:「舌頭在是因為它軟,牙齒不在是因為他它強。」常樅說:「好好好!就是這樣的,我沒可以教導你的事物了。」

柔弱的東西更持久,這是道家說柔弱勝剛強的最大的原因,不知大家有過此類經歷嗎?某天看了一本書,或者是聽了演講等等突然心血來潮,覺得自己熱情無限要投入到一件事上,往往要不了幾天就忘記這件事了。

但有很多事情並不會給我們心血來潮,熱情無限的感覺,如生活中的某些習慣,我們卻會持久的做下去。

這就是道家發現的一件事,熱烈的東西如果不能轉為平淡必然消亡,所謂「飄雨不終朝」是也,所以道家有柔弱勝剛強之說。

這是柔弱勝剛強對個人而言,在中國古代人和人之間並不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春秋戰國之時更是大亂之世,誕生於此時的思想在受眾面前最大的考驗就在能不能用於鬥爭。大家看孔子生平,活著的時候受到國君尊敬,但就是沒國君重用;再看孟子宣傳民本思想,遇到梁惠王這種直接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非是孔孟的思想不對,只是大爭之世國君不敢冒險。

所以此時只有實用的思想,實用的學術方法才能盛行於世!為此墨家非攻但會幫助國君戰爭,儒家仁愛講禮但是會給篡位的諸侯做臣子。而道家思想作為當時的顯學,其實用性也決定了他能不能傳到今天。

如今日大師之解讀把道家思想扯的玄之又玄,寫的誰也搞不清自己在說什麼,缺乏實用性,那麼這種思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會消亡。所以今天能流傳,並且盛行的諸子思想其實都是經過大亂之世檢驗出來的能用的思想。

道家思想集實用之大成,《論六家要旨》說道家是「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拿今天的話說就是這門思想非常實用,用在什麼地方都好,而且簡單明了方便施行,事情少不說成果還大。

而這些不符合常人認知的思想是道家的思想最尖銳的武器,它能戳破人的固有思維,讓人跳出來,更何況這些思想本身就是極其實用的真理。

感謝道先賢發現了這些思想不僅能指導實務,還能開闊人思維的辯證哲學是道家先賢留給我們的寶貴財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真道士梁興揚 的精彩文章:

了解國學不是非得做聖人,也可以是東門牽犬!
沒有任何話可以讓人瞬間悟道,一切成就皆在自身!

TAG:全真道士梁興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