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認知水平低,是一個人最致命的短板

認知水平低,是一個人最致命的短板

有人問:為什麼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呢?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一是,「懂道理」和「過好這一生」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想要好的人生,就需要努力奮鬥,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能不能做到,做到什麼程度,這才是決定著你有著怎樣的人生。

就好像你能看懂菜譜,但不一定就能成為好廚子是一樣的。

二是,很多的道理其實是沒有道理的,或者說並不適用。

有人說「出名要趁早」,這個當然是有道理的,但也要考慮自身的情況,具備不具備這個實力,有沒有做好準備,畢竟人生也有「大器晚成」這麼一說。

其實這世上絕大多數的道理,都需要辯證著來看,這就需要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

而這兩點原因都指向一個關鍵詞:認知水平。

表面上看,是行動力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但這個「行動力」其實是由認知水平決定的。

有人行動力高,執行力強,是因為他們能看到自身的差距,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正因為有這樣的自我認知,才會產生強大的內在驅動力。

認知不同,就會做出不同的決定,就會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可以這麼說:認知水平低,是一個人最致命的短板。

01

認知水平越低,越自以為是

在《莊子·秋水》里有這麼一句話:井蛙不可以語于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之所以說不要同井底之蛙聊大海,和夏天的蟲子聊冰雪,是因為它們不曾見識過,沒有經歷體驗過,所以你即使講的都是實話,他們是不會聽相信你說的。

這就是認知局限造成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和體會:

和一些人聊天,即使你拿出了特別有力的證據,即使你說得再中肯,但他就是不信你說的,堅持自己的觀點,特別地固執。

就比如一些深陷傳銷的人,你告訴他這是騙人的,他能和你急眼,認為你在擋他財路。

我在後台和文章的留言區經常見到這樣一種人,你說要努力,要提升自己,他和你講出身,講努力沒有用。

難道出身不好,家境不好,沒有背景和資源,不是更應該努力奮鬥嗎?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就會表現得越固執,越抗拒接受和學習,越自以為是,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而越是如此,對世界的認識越局限,越不容易成長和進步,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人生就可能進入死局。

這也造成了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

越優秀的人,越努力,越謙遜;越平庸的人,反而越自以為是,容易安於現狀,為一點小成績沾沾自喜。

認知的差距越大,層次差距也就越大,在今天這樣的時代,不能持續成長是可怕的,也是致命的。

02

認知水平越低,越容易情緒失控

在影視劇里,在文學作品裡,時常會出現這樣一種人,用八個字來形容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比如《水滸傳》里宋江身邊的「鐵牛」李逵,動不動就要掄起雙板斧砍人;再比如《三國演義》里的張飛,也是屬於這種類型。

這樣的人有一個很明顯的共性:一點就著的暴脾氣,特別容易情緒失控。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裡的「頭腦簡單」其實就是認知水平低。

認知水平越低的人,對一件事的判斷就會越局限和偏激,不會轉彎和多方面考慮。

正因為如此,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比較簡單粗暴,內心不爽,在行為上就立馬反映出來,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相反,那些認知水平比較高的人,他們往往對遇到的事能做出全面而客觀的判斷,能夠知曉利害關係,也因此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這也是一些人本事不大,脾氣倒是不小,而還有一些人本事很大,卻很溫文爾雅,總是能夠情緒穩定的原因。

情緒不穩定的人,情商肯定也不會高到哪裡去,那麼不管是事業還是生活,肯定也會受到影響,而且這影響往往還很大。

一個人固執偏激,自以為是,不肯學習和改變,情緒又不穩定的話,這樣的人生,想想都比較可怕。

所以說,認知水平低是一個人最致命的短板。

認知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人生的高度和層次,所以有空還是要多看書學習,多看看這個世界,多和有思想的人交流...

請別再拿無知當個性了,這挺幼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視界Jobsight 的精彩文章:

你是一個好人,為什麼還有人不斷議論你?

TAG:職場視界Jobs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