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迷失在臆想中的強迫症者們

迷失在臆想中的強迫症者們

迷失在臆想中的強迫症者們

強迫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一個辭彙被用得越多,往往越脫離其本義,致使含義越模糊。自從「強迫症」一詞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時常喜歡吐槽自己是一個強迫症患者,語氣中甚至有些許自豪感,因為強迫症似乎意味著追求事情完美、愛好乾凈整潔。

其實,我們對強迫症存在太多誤區,以為強迫症就是反覆檢查、經常洗手,實際上它遠比我們想像中要消極得多。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是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它的定義不過寥寥數語,卻有許多人深受其擾,且人數在逐步攀升。世界衛生組織曾將強迫症列為十大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在美國,大約每40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患有強迫症,每100名兒童就有1名患有強迫症。

強迫症往往會伴隨其他癥狀,比如躁鬱症、神經性厭食症、身體畸形恐懼症等,導致自殺風險升高。感同身受這種境界是很難達到的,我們很難去想像和體會真正的強迫症患者正在遭受什麼樣的痛苦。

獲2008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短片大獎的《強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描述了強迫症患者的痛苦:馬克是一個英俊帥氣、挺拔陽光的年輕人,可是誰也不知道他的心中承受著怎樣的痛苦。他是一名強迫症患者,每當外出時他總會不由自主地去數人行道上的地磚,從一數到十,到第十步時,便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恐怖臆想之中。那一刻,整個世界變成了巨大的絞肉機,冰冷無情地將他撕成碎片。

迷失在臆想中的強迫症者們

強迫性思維與強迫性行為

每個人都有過一些毫無由來、無法控制的「侵入式」思維,比如經過一座橋有想跳下去的衝動,幻想搶劫打人等,多數人的這些想法轉瞬即逝,並不會因此而苦惱。但對於強迫症患者來說,這些思維會在腦中卡住,揮之不去,因為他們會把這些理解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的反映,懷疑自己是否是邪惡的人。

這種強迫思維,是純粹的內部思想,被稱為「純強迫症」,往往是最令人頭疼的類型,因為人的思緒有時候人本身都無法控制。他們常常在生活中遇到小問題後,不斷想像由此派生出來的很多問題,而這種漫無邊際想像出來的各種問題,其實基本不可能發生。這是一種精神折磨,它會讓你質疑一切,慢慢侵蝕你的認同感,每一個醒著的時間都會被成千上萬冒出來的煩人想法所消耗。就像是數以萬計的小鳥在人的腦袋裡啄食,讓人迷失在自己的思維世界裡,無法完成其他應該做的事情。

而強迫行為往往涉及一些反覆性行為,比如過度的清潔,以特定方式排列事物,反覆檢查,強迫性計數等。最常見的是重複而過度的檢查與清潔行為。我們可能會忘了門是否鎖好或者燃氣爐子是否關好,返回去檢查一次就可以了。但是強迫症的人可能會檢查好幾遍仍擔心有閃失,對自己總持有懷疑態度,用過多的注意力來警惕「萬一會發生的問題」。再比如手上有油污,大腦會產生清潔的慾望,正常的大腦會在執行完後清除神經迴路的活性,進而降低慾望,結束動作,但是強迫症在清潔後卻得不到該有的神經回饋,不由自主地反覆清潔。

強迫症者會陷入一種無意義、令人沮喪的重複的思維與行為當中,想擺脫卻又擺脫不了。他們做出強迫性的儀式性行為,可能只是莫名地覺得不得不這麼做,或者是為了緩解特定的強迫觀念帶來的焦慮感。他們會認為做這些動作可以阻止可怕的事情發生或者把可怕的想法從腦海里剔除掉,比如過度抓撓皮膚的抓撓癖、咬指甲的咬甲癖等。但強迫行為一旦實施,只會產生短暫的效果。很快,另一個想法或行為就會產生,強迫症會再次加劇。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只會帶來無助和焦慮。

迷失在臆想中的強迫症者們

強迫症的致病秘密

儘管強迫症的成因尚未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強迫症與大腦神經迴路出錯,大腦前額皮層、紋狀體、丘腦等不同區域交流錯誤有關。

可是大腦神經迴路為什麼會出錯?這可能是基因與環境相結合的結果。有研究表明,強迫症可能與五羥色胺轉運體基因的突變有關。五羥色胺(5-HT),又名血清素,是一種傳導神經信號的化學物質,參與情感、認知和傷害性感受等生理調節過程。而五羥色胺轉運體則是對五羥色胺有高度親和力的跨膜轉運蛋白,直接影響突觸間隙五羥色胺的濃度。簡單來說,由於基因突變影響傳遞神經信號的五羥色胺的水平,水平不足,信號就弱,神經交流就受阻,從而影響其參與的生理功能調節過程。

此外,某些思維傾向的形成會讓一些人更容易患上強迫症,比如誇大責任與威脅的傾向,完美主義與對不確定性的抗拒,把個人思想看得過於重要而忍不住想要控制它們的傾向。心理學家將這些傾向稱為失調信念,有這些傾向並不意味著就會得強迫症,但這會讓人過分放大那些侵入性思維。這種思維傾向的形成可能與童年時期的經歷有關,比如嚴苛的家庭環境、遭受虐待或者其他創傷性事件等。

強迫症還可能和社會文化潮流有關。社會上流行的「無形的威脅」,往往會在個人心中形成投射。比如艾滋病曾成為社會熱門話題,在那個時代「恐艾」的侵入性思維就很常見,而如今戀童癖似乎是社會熱點,關於戀童癖的侵入性想法可能會更司空見慣。

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克服強迫症?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方法,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首先,就是要學會正視、接納所存在的問題。要意識到即使不採取其他措施,可怕的事情也不會發生。再者,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及時從強迫思維和行為中抽離出來,把精力投入到學習或者工作之中。

有人把強迫症比喻為一顆病理之樹,由樹根、樹榦、樹葉三個部分組成。樹的根部代表所處環境,樹葉是各種癥狀,而樹榦則是各種「怕」。在無法剝除樹根抑或改變土壤的前提下,砍掉樹榦,即去掉「怕」或許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就如短片《強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的最後,主人公沒有被強迫症心理左右,逼著自己走了一條很隨意的路線,畫面里他被猶如絞肉機的世界攪碎,但當他走完所有的路到達終點時,他破碎的身體又重新拼接起來。其實導演這是在告訴強迫症者:即使你走了一條感覺很不舒服,不符合內心的路線,過程或許很痛苦,但結果仍然是完美的,其意在激勵強迫症者戰勝自己。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作者寫於2019-02-2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確認過眼神,是惹不起的潮汕人
為什麼劉慈欣是「太陽的後裔」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