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家底又厚了!美國返還大量中國流失文物!

家底又厚了!美國返還大量中國流失文物!

【下載華輿APP,海外生活更有趣】

據悉,近年來,國家文物局促成30餘批次4000餘件(套)流失文物回歸祖國。

這幾天,中國文博界「很忙」,大家關注的焦點都在四個字——「文物返還」。

美國:返還361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迄今規模最大

據中新網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當地時間2月28日下午,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交接儀式在美國舉行。這是今年1月中美再次簽署限制進口中國文物政府間諒解備忘錄後的首次中國流失文物返還,也是自2009年備忘錄簽署以來,美方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一次中國流失文物返還。

此次返還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共361件(套)。國家文物局對此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專家開展鑒定;依據相關國際公約,向美方提出聲索要求,全力推進返還。在美國國務院、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文物局、中國駐美使、領館的共同努力下,美方同意返還所涉全部文物藝術品。

據了解,此次返還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涉及多個文物門類且時間跨度長,儀式現場展示了其中20餘件(套)文物。(國家文物局供圖)

日本:中日文博界人士助力黃檗文物迴流中國

「中日書道淵源深厚,這些迴流的黃檗文物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會長林文清2月28日對福州收藏家協會迴流藝術品專業委員會主任陳暉如是表示。

當天,通過中日文博界人士共同努力,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收穫被日本皇室封為國師的日本黃檗宗第二代祖師木庵性瑫禪師、黃檗直翁管長等黃檗宗僧人書法珍品。「萬福寺自隱元禪師始,連續十四代住持皆是來自中國的漢僧,後更開創日本佛教三大宗派之一的黃檗宗。中國禪師皆善書法,並深刻影響日本後世書道。」林文清說。

陳暉是福州收藏界知名人士,現在福州主要經營海外迴流藝術品的業務。受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委託,助力日本黃檗文物迴流中國。圖為陳暉向來賓展示日本迴流的瓷器。(圖片來自中新網)

福建福清是黃檗文化發源地、日本黃檗宗創宗祖師隱元禪師的家鄉。明末清初時,福清黃檗山萬福寺住持隱元禪師率眾東渡日本。日本皇室、幕府在京都宇治為其捐地建寺,隱元禪師為表達對祖國故鄉眷戀之情,特意將寺院亦命名為「黃檗山萬福寺」。

中國:流失海外的壁畫珍寶變身「回歸故土」,各個都是國寶級

2月26日,一場令人驚艷卻遺憾的「中國古代壁畫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驚艷的是,130餘件或大或小的精美壁畫文物在中國首次亮相;遺憾的是,這些展品都不是原作,而是仿品。這是為什麼呢?

千年壁畫,百年滄桑。據中國美術學院修復研究院院長王穎生表示,20世紀初,外國探險隊從建築和洞窟中揭取了大量中國古代壁畫,致使許多精美的壁畫流散到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海外國家。但因為種種原因, 國際上至今還未達成壁畫歸還的協議和公約,原物回歸條件尚不具備。原本應該在中國的壁畫,中國人卻難得一見!

以文化遺產保護為宗旨,再現這一流失海外、遇大劫而不滅的中華文化瑰寶,對其複製臨摹,製作古代壁畫美術副本,成為有效手段之一。

3月1日,中華世紀壇。圖為約3米高,10米寬的原大尺寸《朝元圖》複製展品。1936年,加拿大從日本人手中購得此壁畫後,經歷多次修繕,才基本恢復原貌。現藏於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懷履光主教展廳中。(圖片來自華輿)

自1996年開始工作,多位作者傾力加入,團隊工作到2018年7月結束,才把這些古代壁畫藝術從國外的大牆上「搬回」到中國。身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主持人,王岩松曾表示:「流失海外的中國壁畫我買不回來 ,那就畫出來吧!」為此,他多次遠赴海外收集資料、觀摩實物,帶領團隊「原材料、原工藝、原尺寸」的再現性複製。

據介紹,這次壁畫再現以「繼承中表現,表現中創新」為宗旨。繼承,指尊重歷史性,準確把握古代壁畫內容、技法和面貌;創新,則體現在航空蜂窩板作為底基的支撐體和保護塗層的新技術運用上。

《僧都統像》(殘片)復原品。(圖片來自華輿)

文物「歸家」固然不易,但不論它在哪裡,大家都希望能儘力保護這份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然而,由於戰爭的強力破壞性,一些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難逃毀滅的厄運。在本次展覽中,高昌回鶻時期的《僧都統像》(殘片)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由於盟軍二戰中恐襲柏林,這片驚世之作被炸毀。修復團隊只能通過勒柯克於1913年出版的德文圖書中的插圖進行重構。

無論是鴻篇巨製,還是盈尺殘片,如今這些中國文物終於如此特殊的方式「回歸故里」。慢步游廊,欣賞這些飽經風霜的歷史「見證者」,捕輿者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感觸。

3月1日,中華世紀壇。一名觀眾在參觀《唐武惠妃墓壁畫》(局部)。武惠妃為武則天侄孫女,唐玄宗寵妃。其敬陵壁畫歷經千年,顏色依舊鮮明。從裝扮與所持物件看,圖中侍女為內宮女官。2004年,武惠妃敬陵被盜掘,珍貴的五幅壁畫,被美國古董商收藏。此壁畫在海外漂流6年後,由警方追繳回國。(圖片來自華輿)

據悉,近年來,國家文物局通過外交斡旋、司法合作、友好協商等方式,促成包括圓明園獸首、大堡子山金飾片、虎鎣在內的30餘批次4000餘件(套)流失文物回歸祖國。這份可喜的「成績單」凝結著中方人士滿滿辛勞。

在28日的文物返還儀式上,美方代表表示,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2019年是美中建交40周年,美方將在已續簽合作備忘錄的基礎上,繼續為保護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安全作出努力。

參考資料:

2019年3月1日,中新網,《美國返還361件(套)中國流失文物 迄今為止規模最大》

2019年2月28日,中新網,《中日文博界人士助力黃檗文物迴流中國》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華輿 編輯/孫東臨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華人執導的動畫短片《包寶寶》拿到奧斯卡獎,等會,這屆奧斯卡的舞台設計怎麼似曾相識呢?
外媒熱議《流浪地球》,美國《僑報》:中國科幻電影真的啟航了!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