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性格容易緊張的人,更容易氣虛!

性格容易緊張的人,更容易氣虛!

常說的鬆了一口氣,意思是人放鬆了一些,既然是放鬆了一些,那說明之前處於緊張的狀態。緊張,不只是心理的緊張。心理會直接影響生理。慢性的心理緊張,也會引起隱性的身體緊張。

很多人,包括醫生,都理不清心理和生理的關係。為什麼呢,因為必須要有科學的嚴謹態度,科學講究實驗和證據,沒有這兩樣東西,就不能稱為科學,不能推而廣之。其實,除了科學之外,還有一類東西,屬於常識,這些常識,我們早就在用,早就體會過了,只是沒有細細體察裡面的道理。

心理影響生理,這應該屬於常識。比如,傷心會流淚,焦慮會失眠,著急會上火,害怕會走不動路,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傷心、焦慮、著急等,都是心理活動,流淚、失眠和上火等,都是生理表現。

心理影響生理的程度,也有強弱的級別。心理活動越強,對生理的干擾就越大。中醫跟你講怒傷肝,很多人沒有體會。為什麼呢?應該是怒的級別,沒有達到明顯傷肝的地步,所以你感覺不到。實際上,有一種病,叫做血管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怒傷肝,使肝有隱血,久之則生瘤。

性格容易緊張的人,更容易氣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年人都知道,盡量不生氣,為什麼呢,因為生一場大氣,人就感覺不舒服,幾天都還不了原,這說明身體受到了明顯的傷害。這件事告訴我們,只要讓自己做到,沒有過激的情緒,身體就會健康一些。但僅僅是這樣,並不足夠。

大的心理活動,大幅影響生理。小的心理活動,雖然影響生理的幅度較少,但若是持續不斷,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心理慣性,對生理的影響,也是非常的大。來得雖然很慢,似乎也很隱蔽,但是影響卻很深遠。

上面大致講明了,心理和生理之間的關係。現在說說性格,它主要是指心理習慣。容易緊張的性格,意味著你養成了,容易緊張的心理慣性,心理緊,生理就緊,也就是身體緊。身體緊張,有太多的壞處,加速了我們健康水平的下降。這裡僅舉一例。

以高血壓為例。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是血管緊張。血管只是身體里一個小小的管子,如果身體都是緊張的,你說血管能不緊張嗎?血管緊張了,血壓不就會上升嗎?

其實,血壓升高的情況,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只是我們沒有24小時測量而已,等你能測量的時候,多半已經躺在了病床上,那種安靜的休養環境,血壓是相對平穩的。患有高血壓的人都知道,一天中只要多測幾次,就會發現血壓,是不同的。

醫生們都知道這一點,會建議高血壓病人,每天固定幾個時間點,來測量血壓,並且測量血壓前,盡量讓自己的心情平穩,身體要放鬆。之所以這麼建議,就是因為血壓隨時在變化,血壓升高的情況,一天中會多次出現。

坐得久了,站得時間長了,長時間想問題等等,只要身體的連續使用時間,超過2小時,血壓通常都會升高,所以有科學家指出,每工作2小時,需要休息放鬆一下,原因正在於此。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微信公號同名)覺得,血壓其實是個沒什麼太大作用的指標。人體內不光有血,還有氣。氣的變化,先於血的變化,單純評估血的指標,不但片面,而且滯後。血壓的問題,這裡不展開講,改天會專門作文。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性格容易緊張的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壓。那麼高血壓,只是身體氣虛之後的,很多癥狀裡面的其中一個。經常嘆氣(早期可能連自己都不能發覺)的人,做完一件事,就要舒一口氣的人,還有精力不濟,很容易疲勞的人,多半都是氣虛,氣虛如何理解,就是身體的能量水平,不足以維持你現在對身體的使用程度。

凡是慢性疲勞的人,都屬於氣虛。這種情況,西醫、中醫都不是最好的辦法,而是應該休息、靜養和放鬆。如果說要補氣,那麼呼吸是最好的辦法。這還只是治標,要治本,就得改變自己的心理慣性和性格,性格是很難改的,但也不是全無辦法。中國古代修行者在此方面,有較多的經驗,可以去學學古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練武,可以更健康嗎?弄懂傳統武術與健康、長壽的關係!
手術不成功,病可能也會好!原來自我心理暗示,如此的重要!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