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最高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委員,碰撞貧困地區簡陋教室的「實驗室」

最高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委員,碰撞貧困地區簡陋教室的「實驗室」

最高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委員,碰撞貧困地區簡陋教室的「實驗室」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記者李晨陽

■李晨陽

今年,我第一次作為上會記者參與兩會報道,我採訪到的第一位政協委員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力。而他,也講述了第一個令我感動的兩會故事。

這些年,黃力跟隨政協的教科衛體委員會,參加了多次「送科技下鄉」活動,委員們參觀了廣西、雲南、安徽等省份貧困地區的學校。那些學校不管多麼簡陋破舊,都把一些教室改造成實驗室。

儘管在黃力看來,這些實驗都很簡單,有些實驗設計還不大嚴謹,但孩子們都樂在其中。

孩子們的求知若渴,深深打動了這些來自國內最高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委員。

黃力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武向平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如今各大科研機構和高校都在快速更新儀器設備,被淘汰的閑置設備處理是個問題。何不把這些東西供應到科教資源稀缺的地方,「變廢為寶」呢?「哪怕只是一架顯微鏡、一台望遠鏡,也能讓孩子們看到前所未見的東西,也能啟發求知慾和好奇心!」黃力說。

當地領導和老師對這個提議很感興趣,目前,黃力等委員正在積極倡導建立相關的對接機制。

像很多第一次見證兩會舞台的「萌新」一樣,我對兩會的第一印象也是「高大上」。但政協委員們有血有肉的履職故事,時刻提醒著我,高遠的精神必然伴隨謙遜的姿態,廣大的視角必定包含細緻的體察,理性的決策也必須兼容溫暖的情感。

許許多多在別人眼裡「高大上」的政協委員,就是這樣腳踏實地體會著這片熱土上的呼喚和渴望,藉手中的擴音筒讓全中國聽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非升即走制度下,師資博士後=論文寫手?
減肥藥還有這個奇怪的功能,蚊子叮了你都失去食慾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