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研事務,減了多少繁文縟節?

科研事務,減了多少繁文縟節?


  來源:中國科學報


  「鍾老師,這是最近一段時間項目的經費使用和報銷情況。」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鍾章隊收到了科研秘書發來的信息。「『放管服』這幾年,確實非科研事務正在逐漸減少。」鍾章隊說。


  此前,科研中的繁文縟節,尤其是科研項目管理僵化、程序煩瑣等問題,一直是不少科研工作者心中的「痛」。填不完的表格,煩瑣複雜的課題申報程序……甚至不少科研工作者「談報銷色變」,因為「被當賊一樣防著」,對申報科研項目也會產生忌憚心理。

  習近平總書記說:「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針對這些科研過程中的怪現象,國家密集出台政策文件,為科研人員減負加油。科研領域的「放管服」改革,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那麼這幾年,科研人員真的從煩瑣雜務中解放出來了嗎?


  鬆綁:精簡科研管理事務


  「現在立項沒那麼煩瑣了,項目審核周期也在縮短,很多信息都能在網上提交。」享受著眼下科研項目申請審批的便利,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先進位造技術研究所所長王容川回想起曾經辦事遇到的種種不容易:「以前申請項目,初審階段就要進行一系列的答辯,如果是異地的話,還要來回往返好幾趟。不管項目能不能立項,首先得寫個本子,既耗時又費力。」


  不僅是精簡項目審批流程,研究所還在經費報銷上做了諸多改進。這些變化,還要從去年6月中科院出台10項新舉措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說起。這些項目、人才、經費等方面的新舉措,加快解決了束縛科研人員手腳的突出的管理問題。

  王容川告訴《中國科學報》,改革之前,雖然所里每個實驗室都有科研秘書,但他們主要服務實驗室主任或者骨幹科學家,除此之外還要承擔科研任務。普通科研人員還要時不時自己貼發票、跑管理部門,解決各類雜事。


  「現在所里為科學家配備了科研財務助理,科研人員在網上填寫報銷項目和需求,具體事情交給助理,在報銷流程上為大家省了不少事。」王容川說。


  今年1月,《關於進一步優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印發,明確了整合精簡各類報表、減少信息填報和材料報送、精簡過程檢查、賦予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策權等多項務實舉措。在改革過程中,這些細微之處讓科研人員切實感受到了「鬆綁」帶來的好處和便利。


  信任:給予更多自主權


  在科研過程中,啥事最讓科研人員頭疼?那就是買不到科研急需的設備。由於流程煩瑣,有人吐槽「買個試管都要填一堆單子」。

  在科研「放管服」的改革中,國務院提出要「充分相信科研人員,尊重人才,賦予他們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對科研急需的設備和耗材可特事特辦、不搞招投標」。


  在先進位造技術研究所,由於科研需要,購買光機電材料是一件常事。「以前科研人員可以支配1萬元以下費用,現在給予了科研人員購買5萬元以下急需設備耗材的自主權。只要是在課題預算里,無論是設備費還是材料費,都不需要所領導審批。」王容川說。


  審核過程做「減法」,服務則要做好「加法」。為了更好地服務科研人員,研究所科研辦還專門設置了負責急需設備耗材的崗位。只要科研人員按照規定時間提交設備信息和企業信息,就可以順利拿到急需的實驗設備。


  在科研項目資金使用中,「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年底也不用再突擊花錢了」,科研人員感受到了信任帶來的溫暖和便利。


  曾經,編製項目預算對鍾章隊來說是個大難題。「預算要求提前就把項目開支列出來,實際運行過程中肯定要發生變化,再調整就很難。」科研項目資金管理過細過死,是長期困擾他的一個問題。

  「現在有些經費可以打通使用了,差旅費能從辦公費支出,給科研助理髮勞務費也不用偷偷摸摸了。」 鍾章隊說。


  放管平衡 釋放科研活力


  在減少繁文縟節的過程中,國家有關部門打出「組合拳」,系列重要文件和措施為改革指明了方向,直擊科研體制改革的「痛點」。2019年開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抓好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有關文件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要求限時完成,針對的就是廣大科研人員最關心的政策落實問題。


  「在『放』的過程中,也不能出現管理上的真空地帶,放管之間不能一刀切,還要聽聽一線科研人員的聲音。」鍾章隊說。

  例如,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明確了精簡各類報表的要求,但還有很多課題項目並沒有出台相應的管理措施,科研人員每申請一個課題,就需要填報一次重複信息。


  王容川表達了他的擔憂:「現在很多課題的立項部門和經費執行檢查部門不是同一個單位,雖然下發了通知,但是各個單位的檢查標準沒有統一,光填表格這一項就會無形中增加科研人員的工作量。」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說:「我們需要從人才流動、人才評價和學科布局的宏觀層面上進行規劃設計,讓科學研究活動更有力地助力國家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在新一輪全球增長面前,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只有不斷完善科技體制改革措施,不斷推動「科研管理」向「科研服務」轉型,才能讓科研服務體系制度為科研助力,讓中國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顏寧團隊發表兩篇《科學》!有望助力新型止痛藥研發
我們所知的基因概念即將終結:基因並不能決定一切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