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馬斯洛給我們上的自我實現之課,太受益了,連看多遍!

馬斯洛給我們上的自我實現之課,太受益了,連看多遍!

對自我實現者來說,人的動機就是發展個性,表現個性,成熟,發展,一句話,就是自我實現。

但問題出來了,這些自我實現者能夠比常人更具有人類性嗎?他們是否更能顯示人種的本來面目?他們在分類學的意義上更接近人類嗎?自我實現者身上都具有哪些顯著的特徵和氣質呢?

請看哲學兼心理學家馬斯洛給出的深度解答:

馬斯洛給我們上的自我實現之課,太受益了,連看多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對現實有效的洞察和適應

1,學會辨別我們人格中的虛偽、欺騙、不誠實,以及大體正確和有效地識別他人的不尋常的能力。

2,學會辨別人心中的願望、慾望、偏見對於感覺的影響。

3,一個基本認識:人是生活在自然的真實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堆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信仰和陳規當中。大多數人都將這些東西與真實的世界混淆起來。因此,自我實現者更傾向於領悟實際的存在而不是他們自己或他們所屬文化群的願望、希望、恐懼、焦慮以及理論或者信仰。這阻礙著我們擁有一雙「明凈的眼睛」。

4,我們能夠體驗的最美的事物是神秘的事物,它們是一切藝術和科學的源泉。

5,懷疑、不確定、驚險與焦慮,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延遲作決定的必要雖然對大多數人是種折磨,但對某些人卻是一個令人愉快的富有刺激性的挑戰,是生活中的一種高境界而不是低境界。

馬斯洛給我們上的自我實現之課,太受益了,連看多遍!

二,對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1,自然健康的人,不會受到令人難以抬頭的罪惡感、使人嚴重自卑的羞恥心以及極為強烈的焦慮的影響。健康人認為,接受自己以及自己的本質同時毫無懊惱、抱怨,甚至對此不加過多考慮都是可能的。儘管他們自己的人性有種種缺點,與理想有種種差距,但他們仍可以以斯多葛的方式從本質上接受它們而不感到有真正的憂慮或不快。

2,自我實現者在接受自然的特性時所持的那種毫不置疑的態度來接受脆弱、過失、弱點,以及人性的罪惡方面。他不會由於水的滑濕、岩石的堅硬或者樹的翠綠而抱怨它們。兒童是睜大了眼睛,用毫不挑剔和純真無邪的眼光來看待世界的,他們只是注意和觀察事實是什麼,對它並無爭論或者要求,自我實現者也是以同樣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人性的。尤其是在面對疾病和死亡時,自我實現者所表現出的達觀態度令人吃驚。

3,達觀者看見的往往是人性的本來面目而不是他們希望中的人性。他們的眼睛並不為各種有色世界所累,從而歪曲、改變或者粉飾所見事實的真象。

4,自我實現者不僅在低層次上能夠接受自己,而且在各個層次上都能夠接受自己,例如愛、安全、歸屬、榮譽、自尊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被看成是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它們之所以能被毫無疑問地接受下來,其原因僅僅在於:自我實現者傾向於接受自然的作用而不是因自然的作用不合意而憤憤不平。

5,動物性的過程,例如性慾、排尿、懷孕、行經、衰老等,是客觀事實的一部分,因此必須接受。因此,沒有一個健康的婦女會因為自己的性別或者這個性別的任何生理特點而產生罪惡感或者防衛心理。

馬斯洛給我們上的自我實現之課,太受益了,連看多遍!

三,行為的自然流露

1,自我實現者在內在的生活、思想、衝動等等中具有自發性。他們行為的特徵是坦率、自然,很少做作或人為的努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一貫不遵從習俗。

2,達觀者獨特的不守陳規以及自發性和自然性皆出於他們的衝動、思想和意識。由於深知周圍的人在這一點上不可能理解或者接受他們,也由於他們無意傷害他人或為每件瑣事與別人大動干戈,因此面對種種俗套的儀式和禮節他們會善意地聳聳肩,儘可能地通情達理。

3,達觀者願意與那些允許他們更自由、更自然、更有自發性的人們共處,這使他們能夠擺脫那些在他們看來有時是費勁的行為。因為,對他們來說相對地控制行為是個負擔。

4,自我實現者有相對自主的、獨特的、不遵從慣例的道德準則。他們與那些奉行常規習俗的沒有思想的人完全不同,當人性的良知需要時,他們不僅會違反常規還會違反法律。他們是最有道德的人,儘管他們的道德準則與周圍的人不盡相同。正是這種觀察使我們堅信,普通人的一般的道德行為主要是遵從習俗的行為,例如,是以基本上被公認的原則為根據的行為,而不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5,達觀者對現實輕鬆的洞察力,他們的接受性和自發性非常接近於動物或者兒童,這意味著他們對自己的衝動、慾望、見解以及主觀反應的一種優越的覺悟。這種覺悟充分證實了弗洛姆的看法:一般正常的、適應得很好的人,往往根本沒有想到他是什麼,他要什麼,以及他自己的觀點是什麼等等問題,他只是自然的遵從內心而活。

馬斯洛給我們上的自我實現之課,太受益了,連看多遍!

四,以問題為中心

1,想要處理好問題,做一個達觀者,就要學會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達觀者自身一般不存在什麼問題,他們一般也不太關心他們自己,這正與在不安定的人們中發現的那種內省形成對照。自我實現者通常有一些人生使命,一些有待完成的任務,一些需要為此付出精力和時間的問題,這是他們所感到的職責、義務或責任。

2,自我實現者所做的工作是他們必須要做的,而不是他們想做或為了自己的存活而做的。一般來說,這些任務或工作是非個人的,不自私的,更確切地說,它們與人類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或家庭的少數幾個人有關。

3,達觀者習慣生活在最廣泛的合理的參照系裡,他們絕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他們在價值的框架里工作,這種價值是偉大的,而不渺小,是宇宙性的,而不區域,是從長遠出發的,而不只顧眼前。總之,這些人很樸實,但都是這種或那種意義上的哲學家。

4,達觀者教會我們寬宏、博愛和深刻,讓我們脫離渺小、淺薄和褊狹等,我們從他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即可感知。他們超越瑣事、視野開闊、見識廣博、在最開闊的參照系及籠罩著永恆的氣氛里生活,給人的印象具有最大的社會以及人際關係的意義,它彷彿傳播了一種寧靜感,擺脫了對於緊迫事務的焦慮(實際上就是老子的天人合一境界),而這使生活不僅對於他們自己並且對於那些與他們有聯繫的人都變得輕鬆了。

馬斯洛給我們上的自我實現之課,太受益了,連看多遍!

五,超然獨立、離群獨處的性格特徵

1,自我實現者大都具有著超然獨立、離群獨處的性格特徵,不是因為他們要這麼做,而是源於他們必須這麼做。有過權威調查,幾乎所有的聖者(自我實現者)都喜歡與外界隔絕以及獨處,遠離塵世的紛爭和干擾。

2,自我實現者常常可以超然於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靜,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裡會引起騷亂的事情的影響。他們發現遠離塵囂,沉默寡言,並且平靜而安詳是容易的。這樣,他們對待個人的不幸也就不像一般人那樣反應強烈。甚至在不莊重的環境與情景中,他們似乎也能保持尊嚴。日積月累,這種沉默漸漸地轉變為一種外表上的嚴峻和冷漠(這點似乎說的是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在複雜而多變的社會關係中,超然獨立的性格必然會招來一定的麻煩和難題。這種性格很容易被「正常的」人們解釋為冷漠、勢利、缺乏感情、不友好甚至敵意。相比之下,一般的友誼關係更具有相互依戀、相互要求的性質,更需要再三的保證、相互的敬意、支持、溫暖,更具有排他性。的確,自我實現者並非在一般意義上需要他人。然而,既然被需要和被想念通常是友誼和誠摯的表現,那麼顯然超然獨立之性格就不會輕易為普通人、社會主流價值觀所接受。

4,自我實現者具有一般人不常有的集中注意的能力。他們強烈的專心致志又帶來心不在焉這種副產品,有時他們會對著空鏡子發獃,或者看著一朵花空想一上午,這就是輕視以及不在乎外在環境的能力。例如,他們具有熟睡的能力,不受干擾的食慾,尤其是在面對難題、焦慮、責任時,仍然能夠談笑風生。

六,意志的自由:對文化與環境的獨立

1,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的相對獨立性,是大部分自我實現者的特點之一。既然自我實現者是由成長性動機而不是匱乏性動機推進的,那麼他們主要的滿足就不是依賴於現實世界,依賴於他人、文化、環境等手段,總之,自我實現者的人格不是依賴外界所實現的。

2,達觀者或聖者自己的發展和持續成長是依賴於自己的潛力以及潛在的資源所實現的。正像樹木需要陽光、水份和養料一樣,他們也需要食物、愛、安全以及其他基本需要的滿足,而這種滿足只能夠來自外界。但是,一旦獲得了這些外在的滿足物,一旦人們內在的缺乏由外在的滿足物所填補,個人真正的發展問題就開始了,這就是自我實現的問題。

3,這種對於環境的相對獨立性意味著面臨遭遇、打擊、剝奪、挫折等時的相對穩定。在可能促使他人去自殺的環境中,達觀者也能保持一種相對的安詳與愉快。由於這種情況,他們也可稱為「有自制力」的智者。

4,既然對於受匱乏性動機促動的大多數人,其主要需要的滿足(愛、安全、自尊、威信、歸屬)只能來自他人,那麼,自我實現者就必然離不開這些有用的人。但是,由成長性動機推進的人實際上卻有可能被他人所妨礙。對於他們,決定滿足以及良好生活的因素是個體的、內在的而不是社會性的。

5,自我實現者都很堅強,能夠不受他人的讚揚甚至自己感情的影響。榮譽、地位、獎賞、威信以及人們所能給予的愛,比起自我發展以及自身成長來說,都變得不重要。我們必須記住,要達到這種超然於愛和尊重的境界,最好的方法(即使並非唯一的方法)就是事先就有完全同樣的愛和尊重的充分的滿足。在這基礎上,我們完成意識上的自由和文化上的獨立。

馬斯洛給我們上的自我實現之課,太受益了,連看多遍!

七,非凡的創造力

1,我們必須要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所謂的天才們,他們身上都顯示出一種我們一般人所不理解的能力。總之,他們似乎被專門賦予了一種衝動和能力,而這些衝動和能力與該人人格的其餘部分關係甚微,從全部證據來看,是該人生來就有的。

2,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似乎與未失童貞的孩子們的天真的、普遍的創造力一脈相承。它似乎是普遍人性的一個基本特點——所有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潛力。大多數人隨著對社會的適應而逐漸喪失了它,但是少數人似乎保持了這種以新鮮、純真、率直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方式,或者先是像大多數人那樣喪失了它,但在後來的生活中又失而復得。

3,從這個意義上看,自我實現者會以源於自己性格本質的某種態度、精神來做任何一件事。他甚至能像兒童一樣富有創造性地觀照世界。由於具備更強的新穎性、更深的洞察力和感覺效力的東西,他們更容易看到生活中真實、本質的東西。

4,達觀者或聖者較少屈服於外界的壓力和阻力,他們較為自由,一句話,較少適應社會上存在的文化類型。他們自然、自發、富有人格魅力,隱藏於他們身上的最深層本質也許至死都不會改變。假如沒有社會俗見和認知偏狹的扼殺力量,我們也許能認為每個人都會顯示出這種特殊類型的創造力和自由度。

馬斯洛給我們上的自我實現之課,太受益了,連看多遍!

讀完了以上7個方面,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是自我實現者呢?你是理想的自我實現者嗎?在自我的發展和實現方面,你有哪些比較不錯的感悟和體會呢?歡迎後台和眾多哲粉一起互動,探討!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詩畫 的精彩文章:

每天思考10句話,三個月見證最好的自己!
兩個高手掐架,無所謂輸贏!中國哲學新儒家中的兩派就是這樣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