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身體5個部位最怕「濕氣」,不想濕氣繼續增多,三個習慣及時改!

身體5個部位最怕「濕氣」,不想濕氣繼續增多,三個習慣及時改!

生活中的邪氣都能致病,在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濕是公認最具殺傷力的邪氣。

一旦身體沾染上了濕氣,將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

最為可怕的就是,大量的濕氣會侵犯我們體內的五臟六腑,首先是五臟(心肝脾肺腎),再次是我們的大腸、小腸、膀胱。

若是濕氣把我們體內的大部分器官都傷害了,再想祛濕就難了。

濕氣會最先入侵人體五臟:

一、心臟

濕氣若過多的侵襲心臟,可能會有生出「風心病」的風險。

所謂的風心病,是指由於風、濕、熱累及心臟瓣膜,導致的一種心臟瓣膜病變。

二、肝臟

大量的水濕排不出去,堆積在肝臟,會產生一系列不適之症。

由於肝炎導致肋骨脹痛,由於肝火旺盛引起了口乾口苦、痤瘡色斑。

三、脾臟

原本,脾胃就是主運化水濕的,脾胃不佳,濕氣就排不出去,由此更加重脾胃的病症。

所以,脾胃受濕氣困擾的人,經常能見到是胃口不佳、營養不良、面色暗黃的。

四、肺臟

濕氣一旦入肺,肺氣就會得不到疏散,容易鬱結於胸。

肺氣失宣,人們會表現的臉色蒼白、小便次數頻繁、背部易受寒。

五、腎臟

腎臟受到濕氣的影響,會短暫的出現失調的情況。

一旦如此,我們感覺到腰部兩側發冷,身體異常懼寒。

造成體內濕氣增多的壞習慣,你有沒有?

其一,吃太多重口味的食物

我們常常說,任何事情都不會完美無缺,在表現出美好的另一方面,往往隱藏著腐朽。

受人們歡迎的食物中,油炸食物、辛辣食物、鹹味食物、煎烤食物佔據了一大部分。

這些重口味的食物,往往散發著香味、熱氣,卻在進入我們身體之後,產生極大的威脅。

脾胃要承受的負擔會因它們而增多,天長日久就脾虛胃弱了。

食物中的水濕也排泄不出去,在體內積存成為了濕氣。

其二,很少運動、幾乎不運動

十個人中有一個人能重視運動,已經很好了,大多情況下,不運動的人還是佔大多數的。

不僅不運動,還十分懶散的人也大有人在,每天表現出來的外在特徵,就是渾身疲憊、眼睛迷濛、睏乏異常。

這樣也就算了,嚴重的情況下,身體會因為積累太多濕氣,導致出現了疾病。

在身體各個器官都不配合的情況下,想要祛濕難於上天。

其三,穿著過於單薄

有的時候,季節的更替、溫度的冷暖變化,是可以從過往行人的穿著上看出來的。

但是在這冬去春來的交替時間裡,有些人還穿著棉衣棉褲,有些人卻已經短裝、絲襪、破洞褲、紗裙穿起來了。

為了講究美,保持良好的風度,她們寧願寒氣、濕氣肆意入侵身體。

最終,身體會因為濕寒之氣的侵擾,變的虛弱下去,一旦上了年紀,會更加容易生病。

四個好方法,幫助人體去除濕氣:

方法一:飲茶

生活中,茶的用處甚廣,很多情況下都需要喝茶來解決。

比如上火了,喝菊花茶;長期便秘,喝茉莉花茶;眼睛疲勞,喝枸杞茶;濕氣太重,我們就喝烏草根砂仁茶。

烏草根砂仁茶中包含有: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蔘、白扁豆、烏草根、萊菔子、紫蘇、佛手、葛根、桔梗、淡竹葉、紅豆、枸杞。

這20種食材,都具備一定的健脾胃、除濕氣的功效,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梔子,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可清熱祛濕、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涼血止血、散瘀。

茯苓,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

陳皮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性溫,服用之後具有很好的通氣、健脾、解膩、化痰還有止嘔等等的作用。

紅豆,在中藥里稱「赤小豆」,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紅色入心,它還有補心功用。

方法二:運動讓身體出汗

和平時懶得運動的人相比,養成了每天運動好習慣的人,體內濕氣相對會少很多。

因為他們每天做運動,讓身體出汗,從而帶走身體多餘的水分,使得滯留在體內的濕氣得以去除。

只要水分代謝能力提高了,氣血就能更加暢快的流通,身體再想堆積起來濕氣也難。

但也要牢記,做運動的時候,盡量選擇在早晨、傍晚的時間,此時氣溫相對涼爽,不管是快走、慢跑、打球都是適宜的。

當出汗比較多的時候,也要及時的補充水分,此時喝的再多,也不會形成濕氣了。

方法三:拔火罐

想要通過拔火罐解決濕氣重的問題,首先要確定自己是內濕還是外濕。

只有外濕體質的人,拔火罐的效果才最好,能夠將大半的濕氣排泄出去。

拔火罐並不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治病方法,而是很久以前就有了,只是原來名字不是這一個。

但拔火罐確實能夠驅寒除濕、活血通絡、祛除瘀滯、消腫止痛、解毒邪熱。

方法四:拍打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膝窩的位置,經常拍打此處,能夠促使體內濕氣由此排出。

其中的原理就是,委中穴走膀胱經,即人體中最大的排毒、祛濕通道。

所以我們常常按揉委中穴,或者拍打此處,最好能夠保證在5~10分鐘。

等看到此處皮膚顯現出來瘀斑痧點就可以了,1、2個星期拍打此處一次,堅持一段時間看看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健康萬方 的精彩文章:

注意!這四類人,最易受肝病侵入!3個習慣,幫你養好肝
尿酸最怕的5種食物,勸你每一個都找到,痛風沾不到邊!

TAG:愛健康萬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