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科舉考試難度有多高?這些高齡考生告訴你辛酸史

古代科舉考試難度有多高?這些高齡考生告訴你辛酸史

我國古代對於讀書人限制很多,尤其是在科考的時候,首先女子不能參加科考,不然祝英台也不用女扮男裝了,還有入了奴籍的人不能參加科考,他們的孩子也不可以,這就從根本上斬斷了為奴為婢者翻身的可能。

這樣的制度聽起來很苛刻,因為它是為了封建統治者服務的,不過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科舉對於參加者的年齡沒有限制。無論你多少歲,只要有答題的能力,都能去參加科舉,在清朝時候,高齡及第還被視為一件榮耀的事情。

古代科舉考試難度有多高?這些高齡考生告訴你辛酸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不過古時候科舉本來就艱難,很多年輕人都屢試不中,記憶力退化了的老年人就更難考出成績,但經過多個朝代的累積,還是有不少老年人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說中唐時期的的尹樞、尹極兄弟,他們兩個人年少時屢試不中,直到年逾古稀才成功考中狀元。而晚唐時期出現過「五老榜」,同一科被錄取的五位考生都是老年人,這些事例極大地鼓勵了全國各地的老齡考生。

古代科舉考試難度有多高?這些高齡考生告訴你辛酸史

劉廷璣的《在園雜誌》卷一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河北一位老秀才屢試不中,之後便心灰意冷,再也不去參加考試了。後來他的兒子同樣考上秀才,為了去參加科舉考試就把家裡的田產賣了,老馬發現後十分生氣,以為兒子是要錢去還賭債,等追上兒子才發現兒子是要去考試。

同行的人勸老馬,既然都走這麼遠了就一起去參加考試吧,這一次的主考官對老秀才很同情,老馬被勸著去參加了考試,之後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入榜。父子二人十分高興,便宴請朋友慶祝,席上有人故意問老馬,如果他和兒子只有一人能高中,他心中希望是誰。老馬沉思許久後說道,我的兒子還小,話中的意思就是說希望高中的是自己,同席的人都哄堂大笑。

古代科舉考試難度有多高?這些高齡考生告訴你辛酸史

這個事例足以說明科舉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古代的高齡考生來說,考取功名是至死難忘的大事。昭褳《嘯亭雜錄》卷九中列舉了不少老年進土及第者,康熙時期的探花姜宸英考試時已經七十歲了,狀元王式丹也已經五十九歲,年輕一些的宮鴻歷、何世瑾胡煦等人也都五十八歲了。乾隆朝最出名的老齡考生劉起振八十歲,沈德潛六十七歲,這些人大部分都去了翰林院就職,朝廷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年齡而輕慢。

姜宸英是康熙三十六年的探花,他十分擅長古文,即便年少時屢試不中也沒有放棄做學問,著有《明史.刑法志》。康熙很早就聽說過這個人,也仰慕於他的才名,殿試之前康熙就問此次科考的前十裡面有沒有一個姓姜的人,主考官便找出了姜宸英的試卷給皇帝過目,康熙看了之後十分欣賞,便做主將他的名詞提到了一甲第三。之後他順利進入翰林院,自此飛黃騰達,他的傳奇際遇也一直在民間流傳。

古代科舉考試難度有多高?這些高齡考生告訴你辛酸史

姜宸英

沈德潛的高中也很有傳奇色彩,他擅長寫詩,是清代著名詩人,編有《古詩源》、《唐詩別裁》等傳世選本。因為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很高,所以他的名字早就傳遍天下,弟子也很多,但偏偏他在科舉一途上沒有運氣,考了很多次都不中,錢陳群為沈德潛所作的《神道碑》中寫道:「歷歲、科試凡三十餘次,鄉試十有七次」。

古代科舉考試難度有多高?這些高齡考生告訴你辛酸史

隆四年他終於考中了進士,排名為二甲第八名。殿試上乾隆親自點名要見他,還稱讚了他的詩文,在進入翰林院之後他常常陪伴於乾隆左右,還幫乾隆寫御制詩。在乾隆的提攜之下,他從編修一路做到內閣學士,之後更成為了禮部侍郎,最後他辭官回家了乾隆下江南的時候還經常接見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這三位中將授銜時都是38歲,但他是最小的一個,並且是窮苦出身
十三歲強行退婚,出國留學後成中國第一個女博士,她的孫女很出名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