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用機械部件替換人體的未來已並不遙遠,你最想升級的器官是什麼?

用機械部件替換人體的未來已並不遙遠,你最想升級的器官是什麼?

基因編輯、人造生命、腦機介面、癌症攻克…… 21世紀以來,生命科學領域正在大踏步地前進,許多曾是科幻小說的場景也在一步步變得觸手可及。

過去一年的生命科學領域裡,有哪些值得我們重點關注的技術發展和新聞事件?它們各自提示著哪些未來發展方向?來自中科院生化所的研究員吳立剛,為我們闡釋了他的觀點。


在2018年的生命科學領域,您覺得比較重要、值得我們注意的新聞有哪些?

吳立剛:2018年發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我覺得對生命科學領域來說,最重要的是這三件:一個是基因編輯嬰兒,二是腫瘤的免疫治療,第三個是中美貿易戰對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的一個深遠的影響。

第一方面,基因編輯嬰兒,它已經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

這件事情本身來說,我認為是一個悲劇。一個非常先進的、有希望的技術,因為不恰當的人,用不合適的方案做了一個不合倫理的實驗,造成了很多負面的影響;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的話,它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是非常正面積極的,因為它使得大眾對科學的發展,對基因編輯技術本身引起了一個討論,使大家更關注科學,以及科學可能對這個社會造成的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在世界歷史上科學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從蒸汽時代開始,科學已經成為改變整個社會的最大的力量之一,但是這種力量並沒有被公眾所控制,公眾始終是一種被動的態度。

但在今天,媒體的功能非常強大,它可以迅速地傳播科學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大眾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經參與到科學的決策上面。一個科學技術,它好不好、能不能被應用、在什麼程度上被應用,現在大眾都已經通過輿論,發揮了自己的投票權。

在這次的事情中,各個媒體都發布了科學家、媒體人以及大眾的意見。雖然意見有分歧,但是我認為其中有幾個關鍵點還是比較一致的:基因編輯這個技術本身,大家認為並沒有不對的地方,只是在它該如何被應用的這個點上,可能會有一些分歧。

但是分歧並不是壞事,分歧其實就代表了意見的多樣化,大家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充分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再去了解它,最後大家達成一致的看法和想法,包括政府的一些監管該不該到位的問題。

在這方面,我覺得造就也做得很好,其實在2018年1月份的時候,造就就專門做了一期專門講基因的專題演講,從基因的演化到轉基因食物的安全到基因編輯等。

在2018年11月份發生這個基因編輯嬰兒的時候,有很多人在之前已經了解了這個知識,不會引起太多恐慌。很多人上網搜索就會發現,關於這個的一些知識和一些演講都有,是一個正面的反饋。

所以,相對轉基因作物的輿論反應來說,我覺得基因編輯要好得多。因為轉基因作物已經是十幾前就開始做的一件事情,但即使在現在,大家看到反對它的呼聲還是非常大,至少在中國是這樣。歐洲要保守一些,但北美的接受程度是非常高的。這也跟十幾年來我們的媒體沒有進行足夠充分的教育有關。

在沒有充分知情權的情況下,一上來就進行討論它應不應該被使用,這種討論本身就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如果你是基於一些道聽途說的不科學的知識來討論,這些知識進入你腦海以後,是很難改變的。所以我覺得,媒體在這方面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希望媒體也能更多地承擔起傳播科學知識的責任。

另外,講到基因編輯這個技術,我覺得基因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是否更適應環境的基因之分。譬如說地中海貧血這種病,它其實對部分人群的生存是有利的(它主要與熱帶地區抵抗瘧疾相關;某些瘧原蟲周期性寄生在血紅細胞內,而地貧患者紅細胞相對更容易破裂,在瘧原蟲還沒到成熟的時候,血紅細胞選擇提前破裂,幫助抵抗瘧疾,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自然選擇的結果)。到底哪些基因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以我們現在的眼光認為好的東西,在以後未必就真的是好的。所以我覺得在我們對基因的了解還很不充分的情況下,匆匆忙忙去做基因編輯是比較危險的。

當然,基因編輯技術,在2019年往後的年代,會很快投入應用。比如說現在的罕見病,一些體細胞的突變,像地中海貧血這種,把血細胞抽出來編輯以後再輸回來,它只對你自己個人產生影響,不會傳遞給後代。並且一旦出現問題,它還是有辦法去補救的。

基於這些可控的安全的疾病,我們先去實踐基因編輯,去檢驗它的安全性,在技術上完善它,然後有一天我們對基因的功能有更多了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對一些致命的遺傳病進行編輯。但前提是:對這種疾病,對這種基因要了解得非常透徹,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是沒有其他辦法去治癒它的。在這種情況下,基因編輯能發揮它的作用。

第二個是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腫瘤的免疫療法。

現在腫瘤已經接近成為全球導致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以前主要是心血管類疾病。而之前對腫瘤治癒的方法是研發一些化合物,小分子或化療,或者是靶向藥物去治療它。但是它們的治癒效率並不算高,往往也有一些副作用。

免疫治療之所以得諾貝爾獎,因為它是一個突破性的想法——為什麼人會得腫瘤?

人體自身有識別外來異物的能力,也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它是非常強大的,而腫瘤只是逃過了免疫系統的偵查,癌細胞異常擴增,就形成了腫瘤。

而這兩位獲諾獎的科學家,一位是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一位是日本的本庶佑,他們發明了一種抗體療法,這種抗體把這個腫瘤逃逸的途徑給關閉了以後,我們的免疫系統就能夠識別這個腫瘤,能夠有效地把腫瘤清除掉,這就導致了有一部分腫瘤是可以完全治癒的。這在以前是很難做到的。

同時也是在2018年,中國政府和這些大藥廠談判,正式把這些藥物引入了中國。而且談判很成功,把這個藥物的價格降到了之前三分之一的水平,讓大部分人都可以用得起,並且進入了醫保。

現在中國大量的葯企也在研發PD-1免疫治療的藥物。對腫瘤患者或者說對大部分的人群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但這個也引起我們的一個深思,得諾貝爾獎的是國外的科學家,生產一些仿製葯的是中國人,那麼我們什麼時候能做一些原創性的科研工作,並且能夠把它產業化呢?

我覺得,在2018年與這個相關的一件事情就是中美貿易戰。在經濟上面,以及對我們生命醫學領域來說,我們看到的是知識產權之爭。

在世界範圍內,大部分的藥物和檢測技術,包括中國用的,都是歐美國家研製的,但是這些技術和藥物在印度和中國都有比較多的仿製品。這就涉及到這些仿製是否可以保護原創者的權益。

和中國比起來,美國在製造業上很多方面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勢,但是在原創性、知識源頭上面,它還是有很大的優勢。

中美貿易戰這個事情,其實對我們的生物醫藥行業的確是有衝擊的。但是這種衝擊,長期上我覺得它是一個好的影響,因為這逼得國內的企業和科研單位,更快地去做知識產權的源頭性的創新,去做知識產權的保護。

一個是企業願意更多地投錢去做原始的研發,因為你已經不可能簡單地去拷貝了。

另一方面,對像我們這樣國家的科研單位來說,也是一個促進作用。它使得我們有更多的責任把我們的科研成果,通過企業轉化出去。


在基因編輯嬰兒案例上,很多人關注到了這個技術的脫靶效應尚未被攻克,為什麼它會這麼難以攻克?

吳立剛:脫靶,這本質上來說是一個所謂的副作用。

副作用分兩個層面,一個是副作用嚴重不嚴重,第二是這個副作用發生的概率是多少。副作用如果很嚴重的話,你可以把我治好,但是也可以導致我死亡,這個就是一個極端的情況。

但是,如果這個副作用是比較緩和的,比如我就是味覺上有一點損失,我對這個甜味不太敏感,相對於你的生命來說,這種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就是它發生的概率。那其實我們每天都在做概率性的選擇,你坐飛機還是坐火車,都有概率出事,但它是一個非常低概率的事件。我覺得這兩方面都需要考慮。在技術上、在科學上能做的,只是把這種副作用盡量減少,並且要可預測。最可怕的是不知道,到這個技術被充分使用之後才發現它的副作用。

其實大家經常聽說有些藥物被召回,比如說FDA、食葯監都已經批了這個藥物,但在臨床上發現有些患者有一些比較嚴重的副作用,這時候藥物就會召回或者停止銷售。其實任何的藥物都有副作用,會有一部分人永遠不耐受它,不能夠使用它的。

我們希望在這個技術廣泛使用之前,儘可能地去預測它,或者是通過小範圍的實驗來判斷它的副作用,把這個概率盡量減少。

未來生命科學領域有哪些值得重點關注的?

吳立剛:談到未來的生命科學發展,我們先看一下過去。

人造生命這個東西,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它是一個潮流。像我們這個研究所,之所以叫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研究所,就因為它在70年代的時候,在世界上第一次合成了人造的生命分子——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胰島素。它是中國人第一次合成出來、具有生命活性的分子。

現在胰島素已經廣泛用於治療糖尿病,每年的使用量非常巨大。

第二步就是合成具有活性的細胞,這和現在的腫瘤治療有很大的關係。腫瘤治療主流的兩個技術,一個剛才說的是免疫製劑,它是一種分子治療,另外一種就是現在說的免疫細胞治療,以CAR-T為代表的。

它的概念是什麼?就是人的免疫細胞很強大,也很聰明,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它又沒法去明確地知道該消滅哪種腫瘤,或者無法分辨哪種是有害的。我們就把這個人的免疫細胞拿出來,通過基因編輯的方式,告訴它應該去靶向腫瘤細胞。

這個技術用來治癒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已經非常成功,治癒率幾乎是95%以上。當然這只是第一步,我們希望能夠做更多的改進,讓它能夠治療實體腫瘤,包括一些免疫疾病,也許以後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治療。

我們對人的身體上的細胞,不是生殖細胞,進行這些基因的編輯,這個基因編輯就包括了轉入一些新的基因,這個是人類開始創造新的生命細胞的第一步,它只是說編輯,再往後發展就是所謂的合成生物學,就是從頭開始建造一個細胞,完全是在實驗室里從零開始製造、設計。

也許人類要花五十到一百年來完成這個任務,但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個趨勢已經非常快地在進展。在2018年,中國科學家還是做了一個非常大的貢獻,我們中科院的植物生理研究所和我們研究所,兩個單位合作,第一次造出了人造酵母。

原本一個酵母有幾十條染色體,現在他們能把它進行簡化,合併成一條染色體,而且是一個環形的,它在自然界原本是不存在的。這個也是人類合成細胞重要的一步。我相信,基因編輯技術、合成生物學技術、細胞生物學技術,在這方面都會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也是我最看好的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個發展方向。

第二個,如果說展望未來的話,我覺得人工智慧,或者說人工生命和機器之間的交互界面的發展,我認為是未來非常重要的方向。人工智慧,或者說機械手,或者是其他機械部件來替換我們的身體,能夠增強人的能力,減少一些疾病。這個在科幻的電影和小說里還是挺多的。

但是它不是一個遙遠的未來,可能還要十年、二十年,它的有些技術就開始應用了。

打個簡單的比方,像現在的手機,在以前是沒法想像的。其實它就是我們講的千里眼,順風耳。一個非常小的便攜設備,我就可以跟很遠的人進行通信,一個圖書館的信息可以存儲在一部手機裡面,現在都能夠實現。

以後的趨勢就是怎麼更好地去整合它,現在我們需要通過眼睛去看,也許以後不需要通過眼睛去看,僅需要通過一個界面直接輸入大腦。這個技術如果有所突破的話,我覺得應該是生物、物理、機電等等多學科的一個綜合的技術,但是生命科學必須在這個技術里做出一些突破性的貢獻才行。

文字、採訪:李瑩

校對:慕名而來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台,發現創造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人類的祖先最早不止擁有兩隻眼睛?新發現的四眼巨蜥蜴提供了證據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不存在暗物質的星系,完全違背現有認知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