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今天我們來解讀德語小說《香水》。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都說人是視覺的動物,每天我們都在依靠眼睛接收各種各樣的信息,很多人睜眼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拿起手機,看看發生了什麼新鮮事。這往往讓我們忽略了另一種感官的影響:嗅覺。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證實,我們對氣味的敏感和反應遠比我們以為的更加強烈,氣味一直在潛意識中對我們的大腦發出指令。而《香水》這部小說,提出了一個更大膽的假設:氣味甚至能夠用來操控他人的行為,誰掌控了氣味,誰就能夠成為世界的主宰。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小說的主人公格雷諾耶就是這樣一個嗅覺的天才,他能夠分辨並記住世界上所有的氣味。他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找到世界上最完美的氣味,並把它製成香水保存下來。可怕的是,這種香味只存在於某些紅髮少女的身上,為了實現心愿,格雷諾耶殺害了25名紅髮少女,製造出了能夠讓所有人神魂顛倒的香水。但他真的能從中得到滿足嗎?這種看似完美的香水又真的能讓使用者感到幸福嗎?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小說,看看這個驚悚的故事背後,究竟埋藏著什麼秘密。

《香水》的作者聚斯金德1949年出生於慕尼黑,當時的德國尚未統一,他所在的區域隸屬於聯邦德國。《香水》是他最著名的小說作品,1984年秋天開始在報紙上連載,1985年出版後,當年就賣出了30萬冊,後又被翻譯成25國文字。到九十年代初,《香水》的全球銷量就已經突破了兩百萬冊。2006年,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在全球收穫過億票房。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香水》的故事背景設置在十八世紀啟蒙時期的巴黎。現在說起巴黎,我們會自動聯想到一些美好的、浪漫的形容詞。但當時的巴黎卻是一個髒亂差的城市,幾十萬人口擠在一起,沒有空調,沒有良好的排水系統,找不到足夠的空間埋死人,這些腐爛的味道都攪合在一起,可想而知有多臭。而其中最臭的,是一個建在公墓上的食品交易市場。1738年,格雷諾耶就降生在市場里的一個魚攤上。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他的母親只有二十五歲,卻已經生過四個孩子,每次她都把孩子扔在魚攤下的垃圾里,讓他們自生自滅。幸運的是,格雷諾耶比他的哥哥姐姐都要堅強,他的哭聲從垃圾堆里傳出來,因此獲救,他的母親卻因為殺嬰罪被判斬首。他被輾轉送到了一家修道院,由教會出錢請奶媽撫養他。他還被起了一個很有諷刺意味的名字: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名字的前半部分與一個被砍頭的聖徒相同。後半部分「格雷諾耶」則是法語里的「青蛙」,一種能夠用皮膚去呼吸的兩棲動物,倒是預見了他獨特的天賦。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小格雷諾耶的童年,那就是「慘」。奶媽拒絕餵養他,說他沒有普通嬰兒該有的奶香味,是個怪物,把他踢回給了教會裡的一個長老。長老一開始不相信奶媽的話,結果醒來的格雷諾耶開始貪婪地聞他身上的味道,聞得那麼起勁,像一隻懷著敵意的動物。這可把長老給嚇壞了,於是他又把格雷諾耶送進了育嬰所。但是所里的其他小孩很快發現,他們聞不到格雷諾耶的味道。這讓他們很害怕,想方設法地要弄死格雷諾耶。不過,他們又不敢太靠近這個「怪物」,於是始終沒有成功。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實際上,除了沒有氣味這一點,格雷諾耶是個非常普通的小孩,普通的體型,普通的長相,普通的智力。他本身沒有氣味,但他的嗅覺卻特別敏銳。他開始學說話也很晚,因為他是通過嗅覺去學習辭彙的,所以那些沒有氣味的、抽象的概念,尤其是道德倫理方面的準則,他根本無法理解。正是這一點,註定要釀成最後的悲劇。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格雷諾耶八歲那年,教會突然不再付錢給育嬰所了,一心想賺錢的育嬰所所長可不做虧本買賣,轉手把他賣給了一個製革匠當苦力。在製革匠那裡,格雷諾耶乾的都是臟活累活,吃住條件也特別差,但他頑強地堅持了五年,終於得到了每天晚上一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從此,他可以到巴黎城裡盡情地聞各種各樣的氣味,把它們不加區分地收藏在自己的腦海里。某天晚上,他偶然聞到了一種無比美妙的氣味,讓他覺得自己要是不能佔有這種氣味,簡直就活不下去了。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他一路追蹤,找到了一個正在切李子的紅髮少女。少女身上散發著他能想像到的最甜美、最純潔的香味。格雷諾耶掐死了少女,嗅幹了屍體上的每一縷香氣。這輩子他第一次體會到了「幸福」這個概念,也第一次開始區別自己記憶里的幾千萬種氣味,懂得了「好的」和「壞的」的區別。一直以來,他的目標都只是活下去,而現在他意識到自己是世界上唯一能夠掌握氣味之美的人,就此確認了自己命運的方向——成為最偉大的香水製造者。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當時,巴黎已經有專門的香水製造商了。為了掩蓋自己身上和周圍環境的臭氣,貴族王公們在香水上是很捨得花錢的。其中有一個叫巴爾迪尼的香水商,入行多年,生意卻越做越差。因為他沒有創造力,不懂得開發新的品種,而他的競爭對手卻能夠每季投放新的產品。就在他瀕臨破產,想要告老還鄉的時候,來送皮革的格雷諾耶意外幫他仿製出了競爭對手的香水,並要求巴爾迪尼收他做學徒。巴爾迪尼在他身上看到了重振旗鼓的希望,把他從製革匠那裡買了過來。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在格雷諾耶源源不斷的新配方的幫助下,巴爾迪尼的香水生意又蒸蒸日上了。格雷諾耶在這裡學到了配置香水的方法和蒸餾制香的技術,但這還不能讓他滿足。格雷諾耶發現,這種技術無法提取所有物質的香味,比如石頭、玻璃、塞納河水。他沒法把自己感受到的氣味保存下來,這讓他感到絕望,就此一病不起。就在他病得快死的時候,巴爾迪尼告訴他,在南方的格拉斯市,有一種提取香味的好辦法可以學習。這個好消息讓格雷諾耶一夜之間戰勝了病魔。他又花了三年時間,給巴爾迪尼留下無數香水配方後,才被允許離開巴黎,踏上了前往格拉斯的旅途。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在小說的前半部分中,作者沿襲了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寫作手法,事無巨細地描寫了當時的巴黎,鋪展開了一幅巨大的風俗畫卷,讀者彷彿能夠身臨其境地去觀察、體會這個時代的風貌。不同於傳統小說「看」的視角,作者選擇用「聞」的手法去呈現這座城市的細節。儘管聚斯金德始終不肯透露小說的靈感來源,但大部分評論家都會提到一本叫《氣味的歷史》的歷史學著作。這本書把法國歷史歸結為一部氣味的歷史,把十八、十九世紀的巴黎描述成歐洲各種污穢的集結地。聚斯金德採用了同樣的切入點,通過講述啟蒙時代未被認識、卻與視覺歷史同等重要的氣味的歷史,讓小說不再受限於現實主義的土壤,為它天馬行空的想像創造了新的空間。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回顧格雷諾耶迄今為止的人生,我們彷彿看到了一部濃縮的工業社會發展史。格雷諾耶必須把自己扔進資本主義的經濟引擎,成為資本體系中的一顆小螺絲釘,才能存活下來。在這個以追求利益為目的的理性主義佔主導的時代,人是可以隨時替換和犧牲的資源。諷刺的是,在格雷諾耶的背後,也留下了一連串死亡的痕迹:育嬰所所長最終在通貨膨脹中悲慘地死去。製革匠拿著格雷諾耶的賣身錢,喝醉酒後淹死在河裡。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至於巴爾迪尼,或許他在店鋪里藏了太多的錢,他的房子從橋上轟然倒塌,夫婦雙雙去世。無論有意或無意,那些曾經壓榨過、利用過格雷諾耶來換取財富的角色,都淪為了他的踏腳石,在為他生命的某一個階段做出貢獻後,最終奔向死亡。作者把他描述成一隻虱子,微不足道,不被人注意,卻吸干宿主的血生存了下來。這或許是因為與小說中的其他角色不同,他的追求完全與世俗定義的權力或成功無關,他想要的東西並不在社會主導的體系里,所以他才得以在陰暗處存活下來。但他真的就能遊離在主流社會之外嗎?讓我們接著往下讀。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離開城市裡令人窒息的「人味」後,格雷諾耶第一次呼吸到了自然清新的空氣。為了遠離讓他感到噁心的「人味」,他一路避開城市和人群,爬上了一座人跡罕至的山頂。除了維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他就躺在山洞裡,盤點自己的氣味王國。他感到自己成了偉大的格雷諾耶,是這個王國的主宰,他心滿意足地沉浸在想像的世界裡,獨自生活了七年。然而,某天他突然意識到,儘管他佔有了所有的氣味,可自己卻是一個沒有氣味的人。為了解決這個「存在危機」,他離開了高山,重返人間。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下山後,格雷諾耶編了一套自己被強盜搶劫、在山洞裡關了七年的瞎話。碰巧,他遇上了一個沉迷科學研究的伯爵。這個伯爵認定土壤產生的氣體對人有害,因此在腐爛土壤環境里生活了七年的格雷諾耶,成了他證實自己理論的理想對象。他為格雷諾耶提供新鮮的食物和整潔的衣裝,並為他灑上紫羅蘭香水。格雷諾耶騙伯爵說,紫羅蘭也是從土壤里長出來的,紫羅蘭香水自然也是有害的香味。伯爵聽信了他的話,讓他自由發揮,格雷諾耶趁機製造出一種「人」的氣味。他灑上這種香水,走進人群,第一次被接納,也第一次讓人們意識到了他的存在,再沒有人把他當成異類了。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諷刺的是,這種掩蓋在花香之下的「香水」的實質是貓屎、變質的乾酪、醋和其他髒東西。格雷諾耶終於確切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天分:他可以用氣味去控制他人的反應,只要他願意,他可以用香味去掌握所有人的心。「因為人們可以在偉大、恐怖和美麗之前閉上眼睛,對於優美旋律或迷惑人的話可以充耳不聞,但是他們不能擺脫氣味,因為氣味是呼吸的兄弟……如果他們要生存,就無法抵禦它……誰掌握了氣味,誰就掌握了人們的心」。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不出意外,伯爵在格雷諾耶香水的幫助下取得了巨大的聲望,伯爵本人卻沉浸在偉大氣體事業的幻想里不能自拔,獨自爬上2800米高的山峰,自取滅亡。而格雷諾耶則繼續前行,抵達了他七年前的目的地:格拉斯市。在這裡,他又一次聞到了完美的少女的芳香,這一次,他要完成未竟的事業,設法佔有這香味。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在一家香水作坊里學會了離析法和冷油脂萃取法,成功從沒有生命的物體里提取了它們的氣味。之後,他開始用小動物和人做實驗,成功地提取了活物的氣味。但這還不足以安撫他躁動的靈魂,他念念不忘的是那些最純潔的紅髮少女的香味。他覺得那是「一種能夠激起愛情的極其稀少的人的香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先後殺死了24名少女,在當地引發了極大的恐慌。但之後他消停了三個月,當地人以為危險已經過去,但一個叫里希斯的人卻不這麼想。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這個裡希斯是個有權有勢的參議員,他的女兒恰好也是紅髮的美麗少女。他認定女兒是兇手的下一個目標,帶著女兒逃亡他鄉。但是,格雷諾耶靠嗅覺發現了他們的蹤跡,一路跟蹤上了里希斯一家。雖然這次追蹤暴露了格雷諾耶的行跡,他還是收穫了最後一份珍貴的香氣。之後不久,格雷諾耶就被捕了,法院判處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行刑當天,格雷諾耶在行刑台上打開了他創造的完美的香水,在場的一萬多人陷入了集體狂歡,把他當成神明一般頂禮膜拜,里希斯甚至要認他做兒子。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格雷諾耶成功了,但是他並不感到快樂,相反,他看透了這種虛假的幸福的表象,進而憎恨這些盲目追隨他的人。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永遠也不能從愛里得到滿足,而他的香水能帶給他的,只有無窮無盡的虛偽的愛意。他悄然離開了格拉斯,再度回到巴黎。午夜時分,他走到一群流浪漢中間,用自己的香水給自己判處了死刑。他身上的絕世香水的氣味,讓人如痴似狂。於是,這群流浪漢懷著滿腔愛意,將他撕碎、吞食,沒有留下一絲痕迹。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格雷諾耶的故事就這樣戛然而止。我們似乎很難分辨,剛才讀到的究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還是神秘的傳說。小說對巴黎歷史的描寫以及對制香過程的詳細描述,營造了一種現實的氛圍,而格雷諾耶的經歷又是超自然的、近似童話色彩的。《香水》這部小說的51個章節都十分短小,有些甚至不超過兩頁。這種不同尋常的寫法讓格雷諾耶生命中的所有過客都淪為無足輕重的片段,也讓讀者與格雷諾耶的故事產生了一定的距離感。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他或許是文學史上唯一一個以嗅覺見長的天才,也是浪漫主義小說中瘋狂型天才在現代反社會型人格的變體。他既是藝術家又是罪犯,這讓《香水》看起來很像是藝術家成長小說和犯罪小說的糅合體。但更進一步去看,這其實是一部「反成長小說」,其中的主角雖然在技藝上日趨成熟,在確立個體身份的過程中卻一步步走向滅亡。它也是一部「反犯罪小說」,顛覆了傳統偵探犯罪小說那種可預測、可掌控,抽絲剝繭的破案過程,而是從犯罪者的角度去講述、觀察並記錄一切。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小說從一開始就把時代背景設置在了理性啟蒙的年代。在這一時期,視覺佔據了主導地位。人們依靠圖像的幫助去理解、佔用甚至主宰自然。說得直白一些,就是把一切人類無法理解的,或是對人類生存產生威脅的自然活動,例如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捕捉下來,用紙張或畫布馴服它們。正因如此,儘管格雷諾耶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天才,卻沒能在歷史上留下任何痕迹,因為他的一切都屬於「短暫的氣味的王國」。作者用視覺和嗅覺,將理性和直覺構建成一組對立面。里希斯沒能救下自己的女兒,就是因為他依靠的是視覺的推論,而格雷諾耶的嗅覺天才讓他根本無跡可尋。作者由此打開了另一種書寫歷史的可能,從而挖掘了啟蒙理性中被遮蔽的一面。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作為一個嗅覺的天才,格雷諾耶自己卻沒有任何氣味。從一出生,他的生存本能就壓過了愛的需求,能夠給予他溫暖和愛的母親必須死去,他才能存活下來。因此,對格雷諾耶來說,愛站在了生存的對立面。一旦他試圖表現或體會到愛,死亡就會如影隨形。童年時代的創傷導致了他在建立自我意識方面的病態和缺失。格雷諾耶試圖用萃取法提取和保留某個實體的精髓的舉動,可以看成是他無意識地想要提煉出一個「個體身份」的嘗試,而這種嘗試,與戰後德國試圖重建一個正常化的國別身份的意圖,也不能說毫無關係。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或許正是由於納粹文化對視覺符號的盤剝,作者才選用了「嗅覺」這一元素作為格雷諾耶自我認知的途徑。考慮到1984年小說連載期間,西德導演埃德加·萊茲拍攝的史詩電視劇《故鄉》創造的的收視狂潮,小說結尾處「還鄉」情節的設置,或許也在某種程度上隱喻了戰後德國文學與電影中對「故鄉」這一主題的重視。藉由藝術的手法去呈現熟悉的、能夠讓讀者和觀眾產生共鳴的故土的一切,以此重新認識和確立自己的個體處境。然而,在當時的德國,這種方式又難免陷入虛無的困境。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在現代理性對「自我」的認識中,驅動個體發展的核心動力是要去掌控、操縱並主宰自然界的一切,從而構造一個由理性推動的世界。格雷諾耶從一個本能追隨氣味的幼兒,到一個熟練的制香師的過程,對應的正是這種對知識的操控和駕馭。諷刺的是,掌握這種主流語言並不能夠為他打開足夠的生存空間。正如人類想方設法掩蓋自己的體味,認為過度濃烈的個人氣味是不文明的體現,嗅覺也往往與人性中動物性的一面聯繫在一起,而這與他所處的時代對理性文明的追求,本質上就是相悖的。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除此之外,他的制香技術的成熟恰好對應了藝術從古典到現代,直至淪為文化工業商品的過程。雖然香水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快樂和滿足,卻無法為製作者本人提供慰藉。當格雷諾耶成為氣味王國的主宰時,他也把自己從這個完美的、自我驅動的閉合體系里剝離了出來,因而只能走向自我的毀滅。格雷諾耶冷酷無情的工具理性導致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病態,而這正是現代社會中無可避免的問題。他的孤獨、焦慮和虛無深刻地揭示了個體在理性驅動的物質社會中的生存困境。

為了世上最完美氣味,殺害25名紅髮少女,這是小說《香水》的故事

當然,拋開前面我們說的這些思想性不談,讀者也很難不被這個故事本身的神奇魅力打動。小說中對於氣味的出神入化的捕捉與描摹,被反覆引用。中國作家莫言說過,在傳播媒介日新月異的今天,「小說家狀物寫景的功能已經受到嚴峻的挑戰,但惟有氣味,是我們這些當代小說家最後的領地」。從這個意義上講,在這最後的領地上,在那些著力尋求獨特「氣味」的當代文學作品裡,聚斯金德的《香水》無疑是無法繞過的里程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學歷史 的精彩文章:

輕武器欣賞,亂七八糟的武器圖,我怎麼這麼喜歡
槍械欣賞系列,這些漂亮的手槍,美的不像話

TAG:六百八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