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昨晚,我終於知道了宇宙賓館長啥樣

昨晚,我終於知道了宇宙賓館長啥樣

這裡就是國家地理!

攝影:Joe Skipper,路透社

「宇宙貨車」馬上就要變成「宇宙客車」了。正值人類登月50周年之際,SpaceX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又出來搞了件大事。

北京時間3月2日15時48分,SpaceX的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從佛羅里達州的發射基地升空,首次進行無人測試發射。發射10分鐘後,第一級獵鷹火箭助推器成功在無人船上著陸。3月3日,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這表明,人類向商業載人航空邁進了新的一大步。

攝影:JOEL KOWSKY / NASA

3月2日從佛羅里達州的美國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埃隆·馬斯克載人龍飛船被裝置於獵鷹9號火箭之上。

攝影:JOEL KOWSKY / NASA

2019年2月28日,載有載人龍飛船的SpaceX 獵鷹9號火箭準備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龍飛船(Dragon)的名字來自於美國民謠歌曲《神龍帕夫》,由太空民企——埃隆·馬斯克的SpaceX牽頭研發。龍飛船也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發的航天飛船。第一代貨運龍飛船於2010年12月8日試飛成功;2012年10月7日,發射升空,首次向國際空間站運送重達455公斤的貨物;美國東部時間3月3日5時51分,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飛船將為空間站宇航員補給物資,5天後返回地球。

載人龍飛船與載貨龍飛船有什麼不同?

供圖:SpaceX

2017年一艘載貨龍飛船在太平洋降落並回收。自2012年以來,SpaceX的載貨龍飛船一直在地球和國際空間站之間來回運送物品。

2012年,SpaceX的載貨龍飛船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

相比於載貨龍飛船,載人龍飛船更長更重,擁有三個窗戶,可以幫助乘客欣賞美景。艙內還配備了座椅,最多可搭載7名宇航員。美國宇航局表示,此外,飛船配備8架中止發動機,幫助宇航員在發射或升空過程中遇突發事故順利逃脫。

下圖就是新型「宇宙賓館」內景——

供圖:SPACEX

載人龍飛船內部

人類什麼時候能真正坐進去?

假如這個測試和下一個測試都順利的話,這件大事也許將會發生在今年7月。美國宇航局已指派宇航員Robert Behnken和Doug Hurley首航。

這次的載人龍飛船是一項測試,裡面並沒有駕駛員,只有一個「 擬人測試裝置 」。這個「假人」名叫「Ripley」,以此致敬1979年上映的電影《異形》中的女英雄Ellen Ripley。

《異形》中的女英雄Ellen Ripley

飛船內放置了許多毛絨玩具,用以體現飛船何時進入微重力狀態。

SpaceX公司的創始人Elon Musk說:

「我的夢想,就是死在火星。」

Elon Musk還預言:

「到2060年,逾百萬地球人可移居火星生活。」

插圖:SPACEX

概念圖——一架SpaceX的紅龍飛船正立於火星表面之上。

SpaceX宣布要在不久的將來,向火星發射紅龍飛船。這一計劃本身,已經朝著讓宇航員踏足火星這一夢想目標邁出了一大步。

攝影:NASA

今年是人類登月50周年

去年,日本億萬富翁Yesaku Maezawa已經購買了SpaceX公司的第一張「月球票」。Maezawa是一位音樂家、時裝設計師、企業家和藝術收藏家,他相信藝術有能力帶來世界和平。屆時他並不會單獨登月,Maezawa計劃邀請六到八位藝術家陪伴他參加為期一周的旅行,這趟旅行暫定於2023年實施。

SpaceX 10年大事記

供圖:NASA

獵鷹1號火箭三次發射失敗後,SpaceX的首席執政官埃隆·馬斯克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進行第四次發射。2008年9月28日,馬斯克的孤注一擲終於得到了回報:獵鷹1號火箭成為首個私人研製的繞地球軌道飛行的液體燃料火箭。上圖是火箭在馬紹爾群島里根試驗場發射升空的畫面。

攝影:RED HUBER, ORLANDO SENTINEL, MCT VIA GETTY IMAGES

2010年年末,SpaceX的新一代火箭獵鷹9號完成第二次飛行,火箭上載有全功能版本的載貨龍飛船,這可謂SpaceX的重要里程碑。這是私人投資公司首次成功發射、繞軌道運行、回收宇宙飛船。這次演示任務沒有攜帶任何與科學相關的東西,不過為了向英國喜劇劇團「巨蟒劇團」致敬,這次歷史性發射把一盤乳酪送入了太空。

供圖:NASA

2012年5月25日,SpaceX的貨運龍飛船停靠在國際空間站,背景里的地球如史詩般壯闊。貨運龍飛船載滿了為空間站及工作人員提供的物資,這也成為首個發射到空間站的商業開發的太空飛行器。5月31日,貨運龍飛船安全駛離空間站,返回地球。

供圖:SPACEX

攝影:SPACEX HANDOUT, ANADOLU AGENCY, GETTY IMAGES

2002年馬斯克創立SpaceX,從那之後,「可重用性」就成了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2015年12月21日,獵鷹9號的助推火箭成功返回地球,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發射坪著陸,「可重用性」成為現實。這是SpaceX第三次嘗試著陸,為之後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供圖:SPACEX

SpaceX的火箭並非每一枚都能返回陸地,因此公司打造了一艘無人船「當然我還愛你」號,保證火箭可以在海面上著陸。2016年4月8日,獵鷹9號在海上著陸,這是航天史上首次成功。

通常,宇航員登艙前,火箭燃料已經加好。但是,SpaceX的獵鷹9號,使用的是超冷卻混合燃料,無法長時間保存在油箱中。也就是說,宇航員需要先登船,然後在發射前35分鐘左右開始添加燃料。許多評論家,包括一些宇航員,對這一步頗有微詞——尤其是在2016年SpaceX發生髮射台爆炸事故之後。

2016年,當地時間9月2日上午9:07,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台發生爆炸。目擊者稱,在數公里外都能看到黑色煙霧,並聽到雷鳴般的爆炸聲。SpaceX表示:「發射台上的一處異常導致了火箭和衛星的損失。按照標準程序,發射台已被清理乾淨,並無人員傷亡。

供圖:SPACEX

雖然出現了這次爆炸事故,但是SpaceX並未氣餒,反而邁向新的高度:火箭回收再利用!2017年3月30日,獵鷹9號將衛星送入軌道,成為首個成功再利用的運載火箭。

攝影:STEVE NESIUS, REUTERS

2018年2月6日,SpaceX又創造了新的里程碑:在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平台,成功發射獵鷹重型火箭。

一名穿著新SpaceX太空服的假人被送上太空。

目前為止,SpaceX的獵鷹重型是地球最強火箭——一輛飛向宇宙的巨力大卡車。

攝影:THOM BAUR REUTERS

獵鷹重型火箭升空後發出的耀眼火焰。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華夏地理》3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國家地理中文網」要招實習生啦!
1億《國家地理》粉絲最愛的美圖到底有多美?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