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回歸《詩經》 讓孩子找尋曾經的歌謠

回歸《詩經》 讓孩子找尋曾經的歌謠

過年回家去表哥家串門,5歲的小侄子在背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雖咬字不清,卻十分認真。看他手裡拿著一本《唐詩三百首》,搖頭晃腦背詩的樣子實在可愛得很。

《唐詩三百首》現今已成為了學前兒童的必讀書目,有孩子的家庭幾乎都有這本書。家長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在小的時候能夠接觸到一些古代文化,培養對於詩歌的審美感受,畢竟孩子的心靈是純潔而明快的,雖然不能明白其中的具體內涵,但是對於美的感受也許比成年人來得更直接

唐代是詩歌創作的鼎盛時期,湧現了不少傑出的詩人和作品,但詩至唐代已經格律化,在當時它的政治意義遠遠大於它的審美意蘊。其實,追溯到先秦,還有一部作品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它如歌入畫,四字為言,重章復沓,娓娓向我們講述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它便是《詩經》。

《詩經》在古代基本每首都有曲調,也就是說每首詩都是可以唱出來的曲兒。伴隨著悠揚的樂調,古人們豐富的情感便蕩漾在其中。正因為如此,從孔子時代就對其十分提倡。

《論語》中有云:「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在孔子看來《詩》是為學之本,對於生活和人事的認識莫不由此而來,體現了孔子對《詩》的美學作用和社會教育作用的深刻認識。

還有一次孔子正站在門廳外,看見兒子孔鯉走過來,孔子便問:「學詩乎?」孔鯉對曰:「未也。」孔子於是說:「不學詩,無以言。」看來不讀《詩經》,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古人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詩經》,而我們現在上了大學才開《詩經》課。我想很多家長存在一個誤區,覺得《詩經》年代久遠,晦澀難懂。

其實讓現在的孩子讀《詩經》不用去理解它的具體意思,多多誦讀,甚至配樂朗讀都是很好的學習方法。《詩經》四言為句,朗朗上口,源自遠古民間的歌謠純真質樸,比匠心獨運的唐詩更適合孩子背誦。

學習《詩經》重在體驗與感受,認識到它的真與美。正如《子衿》中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在這一唱三嘆中,我們彷彿聽到了遠古一位多情的女子在盼望著她的心上人,曲調幽怨,如泣如訴。

又如《採薇》中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悲傷,莫知我哀!」投映在眼前的是一位衰老年邁的戰士,踽踽獨行於回鄉的道路上,雨雪紛飛,難掩心中的哀凄。

現在一些中學也加入了《詩經》專題課,對於《詩經》的接受和學習在漸漸趨向低齡,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小朋友不再咿咿呀呀背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而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蘇軾:曠達 無賴於外物
己亥小豬有話說:十二生肖輪流轉 今年到我小豬家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