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末期一場鮮為人知的戰役-八重岳之役:美軍被日軍拖進鬼門關

二戰末期一場鮮為人知的戰役-八重岳之役:美軍被日軍拖進鬼門關

前幾日寫了幾篇關於沖繩島戰役的文章,許多朋友建議多寫一寫,那麼今日我們繼續。

提起沖繩島之戰,就不得不提八重岳(沖繩八重岳山),提到八重岳戰役,就不能不提日軍指揮官-——宇土武彥大佐。

為了守衛八重岳,日本陸軍在九州島編成獨立混成第44旅、第45旅,兩個旅各自兵力約兩千出頭,共計四千多人。1944年6月於鹿兒島登船後朝沖繩進發,結果運兵船剛走了一半就被美軍的潛水艇擊沉。連被炸死的帶淹死帶失蹤的共計3700多人,第44旅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活著漂到沖繩。日本本土不得不再補充兵員、加上沖繩當地徵召入伍的新兵,再加上沖繩方面最精銳的陸軍第9師調來的小部分兵力,好歹湊成一支約兩千人的部隊,稱為「國頭支隊」。為何要叫「國頭」?因為本部半島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叫做國頭郡。宇土武彥大佐就是被派來接管國頭支隊,負責防守八重岳的指揮官。

八重岳戰役中的美軍

這個宇土大佐跟一般日本軍官大不相同。他沒有太多的武士道情結,認為喊著口號端著刺刀不顧一切沖向敵陣的不是武士道,而是傻瓜。

宇土大佐知道光憑自己這區區兩千人根本守不住偌大一個八重岳山區,這其中還有許多新兵蛋子,根本就沒有參加過實戰,面對武器先進、戰術老練的美國人用不了三兩下就會被解決掉,但是他也清楚美軍想要攻進山區,自認而然會遇到嚴重的補給問題。因此他要求下屬絕對不能跟還沒進入山區的美軍糾纏,要誘使其進入山區,而後利用有利地形和事先建造的地堡對美軍亂槍射殺,提前消耗步兵攜帶的彈藥。要讓美軍感到自己面對不是只有一條前線,而是四面八方都是前線。宇土堅決不允許士兵奉行與陣地共存亡的死板教條,而是善於利用地形,丟了陣地不要緊,可以轉移到另外的陣地繼續戰鬥。

八重岳戰役中的美軍

他嚴格命令八重岳守衛部隊不打美軍的先頭部隊,要等美軍中間主力進入殺戮區後開始展開全面射殺,所有武器全部利用,一陣猛攻後立即撤退,迅速進入八重岳的濃密樹林。提起潛伏的日軍此時接手,從美軍意想不到的時間跟地點繼續發動突擊。宇土還特別交待:戰術撤離陣地時要儘可能將傷兵和屍體帶走,實在帶不走就燒掉或者炸碎,若傷兵失去行走能力,要立即用手雷自殺,免得被美軍從蛛絲馬跡之中找到可利用的信息。

整體來看,宇土是將正規部隊用在山區游擊戰。但宇土還有更進一步的戰略思維,他計劃打一場物資消耗戰,認為自己完全可以帶領士兵堅持2-3個月。他事先囤積了大量的彈藥和藥品,還特別針對食物跟飲水做了大量囤積。他要誘使進入山區的美軍射光子彈、吃完口糧、喝完飲水,到了美軍最脆弱之時。已經吃飽睡飽、不缺子彈不缺水的日本守軍向美軍展開有效打擊。

八重岳戰役中的美軍

事實上,在戰役打響後美軍每拿下一個日軍據點,往往會發現據點內藏有數量驚人的各類補給品。不過美軍就算再餓再渴也不敢動,他們害怕狡猾的日本人下毒,因此會想法破壞掉,免得被人吃掉。

1945年4月1日沖繩島戰役正式打響,4月7日到11日之間美軍攻至八重岳山區,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大部分時間都受到日軍的監視。有幾支美軍巡邏隊甚至都已經走進日軍預先設計好的殺戮區,但是在宇土的嚴格約束之下,日本守軍都很沉得著氣,沒有任何人因為急功近利而亂開火。美軍巡邏隊竟然沒有發現任何一個秘密陣地。

八重岳戰役中的美軍

不擅于山地作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認為陡峭崎嶇的山區中不會有重兵把守,但是當他們正式想要穿過八重岳時,殘酷的一幕出現了。

4月14日,圍攻八重岳的各路美軍全部遭遇強烈的抵抗,而且出現補給危機,士兵傷亡慘重,許多人連子彈都哪裡飛出都沒有分清就被射殺。後援部隊沖不上去,先頭部隊被困在山坳,日軍在山區變換位置對美軍進行無差別射擊。

4月15日,先前被美軍佔領的幾個陣地被日軍收復。4月16日清晨,美軍補給缺口被勉強補上,支援兵力也隨之到達,而後發動全面進攻命令下達。美軍採用了雙層進攻的戰術,外層是支持圈,內層是攻擊圈。支持圈對山上日軍進行牽制打擊,而攻擊圈則專註在征服惡劣地形以接近日軍陣地,再以手榴彈、炸藥包、火焰噴射器摧毀日軍洞穴陣地。這個打法非常有效,日本守軍被支援圈打得抬不起頭來,等到抬起頭來的時候,攻擊圈的美軍已經把炸藥包丟進他們的洞穴之中。美軍的武器跟物資跟不要錢一樣,源源不斷被運到沖繩島,連改裝後的推土機也運到。在這種打擊之下,日本守軍的士氣幾乎要被瓦解。

八重岳戰役中的美軍

然而這並不代表八重岳守軍的全面崩潰。美軍第4團第1營從西方及南方攻上八重岳的A、C兩個連已經用光彈藥,變成兩隻無法動彈的待宰鴨子。團部跟營部所有人都出動幫忙扛彈藥上山,連野戰醫院裡還能走路的傷兵也幫忙背水背彈藥上山。第29團的情形也同樣危急。雖然八重岳頂部已被拿下,但是第29團在宜豆味的基地卻沒有辦法繼續向山上補充彈藥,因為上山的山徑被小股日軍以小型兵器完全壓制。

宇土把自己的總部撤到頂部西北方。他評估了戰況後認定已無力防守八重岳,而拖延美軍的階段性任務也沒有更多可以做的了。宇土跟一般日本軍官真的很不一樣;他並沒有下令全員進行最後的自殺攻擊,反而在4月16日下午3點下令殘餘各部在4月16號日落後趁黑各自下山到多野岳會合。而當頂部周遭各日軍陣地開始準備撤下山時,這些動作也被美軍察覺,但是美軍對這些動作的解讀是日軍在準備習慣性的最後玉碎。

美軍俘虜日軍

然而,戰地的極端環境讓宇土的命令未能及時傳至各單位,所以一些單位仍然繼續對美軍進行殊死抵抗。宇土本身在入夜後7點開始突圍下山,但是國頭支隊第4大隊到了隔日4月17日的凌晨1點才收到轉移命令。

八重岳之役,日軍傷亡約2000人,美軍傷亡約1000人。據我們所知,太平洋戰爭里美軍對日軍的傷亡比例大約是一比十,也就是說每一名美軍的傷亡大約可以換到十名日軍的傷亡。但是在八重岳,這個比例暴跌為一比二。或許這個概算能夠幫助你了解曾經發生在這個地方的故事在當時是有多震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獅 的精彩文章:

蒙古西征歐洲,卻沒有遇到強大對手,只是因為他們使用了一些戰術
蘇美爾文明最後的繼承者:瀕臨滅絕的雙性人祭司

TAG:大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