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為何很多寶媽從不曬娃?五種後果,看著後背發涼

為何很多寶媽從不曬娃?五種後果,看著後背發涼

文 | 幸孕姐

朋友圈曬娃好像是大多數寶媽的樂趣之一,在記錄孩子成長的同時還能與周圍人分享這份喜悅,說不定還能激發別人結婚生子的意願,這麼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值得提倡。但是,有的寶媽從卻不在朋友圈曬娃,因為可能潛藏著五種風險~

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1、刷屏式曬娃,結果:惹人煩

這類父母喜歡從早到晚,每隔幾小時甚至是十幾分鐘就發一下動態,每條都是一些毫無營養的話,例如「寶寶剛才叫了一聲媽媽,忍不住哭了」、「寶寶餓了,要趕緊去沖奶粉」、「寶寶睡覺了,真可愛」……好友打開自己的朋友圈,從上滑到下面,滿屏都是你家寶寶,而且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雷打不動,難免會有些不快。

建議這類喜歡記流水賬的父母,平時可以專門準備一個小本子將寶寶成長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將來等他們長大了,也是一份紀念,如果實在是想發朋友圈,可以將這大部分都設為「僅自己可見」,合理曬娃,文明衝浪。

2、瑣碎曬娃,結果:引人不適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父母喜歡發寶寶的便便,尤其是拉稀的時候,還有一些吐奶的照片,可能是因為孩子生病,為人父母想通過朋友圈表達自己的心疼,可是這樣的內容未免有些欠妥,容易引起別人生理性不適,換個角度試想一下,如果你正在吃飯,突然間看到一堆嘔吐物,恐怕難以下咽,立馬想把朋友拉黑吧。

3、裸露式曬娃,結果:隱私暴露

現實生活中,有一類父母喜歡曬孩子的果照或者是上廁所、穿衣服的照片,認為小孩子這樣萌萌噠,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之前外國就有一個6歲的女孩控訴自己的父母在社交平台隨意公開自己的照片,認為自己的隱私和自尊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傷。

確實,在孩子3歲以前,可能確實對隱私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認識,他沒有意識到父母的行為是否正確,可是隨著孩子慢慢成長,有了自己的隱私保護欲,看到自己的果照出現在公眾平台時,很容易有羞恥感,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引導,孩子還可能因此變得自卑、膽怯,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這種曬娃方式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將其販賣或者是上傳到三流網站,孩子的處境就會變得比較危險。

因此,建議父母平時發孩子照片的時候還是要將重點部位遮擋起來,不要隨意外傳為好。

4、祥林嫂式曬娃,結果:令人糟心

有一類父母可能平時在帶娃的道路上,遇上過許多委屈,心中的壓力太大,又不知該如何排解,所以會選擇在朋友圈等公眾平台傾訴,希望能引起共鳴或者能得到別人的安慰,如果次數不太頻繁,而且內容沒有太過,倒情有可原,因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說出來可能會讓自己好過一點。

但是,如果經常這樣,而且內容極度負能量,像祥林嫂一樣不斷地重複自己有多苦、有多累,命運有多麼不公平,照顧孩子有多委屈,甚至一條條控訴婆婆和老公的罪狀,這種方式可能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了,畢竟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很辛苦,就希望能看到一些搞笑治癒的東西,現在一打開朋友圈看到的都是這種內容,心裡更糟心了。

5、炫耀式曬娃,結果:攀比虛榮

最近熱搜上出現了一個話題「朋友圈該不該曬娃」,其中就有一個六年級學生家長留言說,一整個寒假假期,朋友圈都是曬娃的,而且大多數都是曬孩子成績、名次、三好學生文明學生稱號的,如果發了一次兩次還好,經常這樣很容易變成有著炫耀意味的「曬」,其他家長不服輸,紛紛效仿,這樣下去不是一個好風氣。

孩子不是父母炫耀、爭面子的工具,如果父母是真的為了孩子的進步而高興,想要分享這份喜悅之情去發朋友圈,這完全合乎情理,可是為了去炫耀、去和其他的家長比較,這就完全沒必要。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曬娃方式要注意,那就是隨意將涉及到孩子隱私的東西公布出來,例如孩子的家庭住址、學校、班級、名字、證件等,雖然說這樣不會引人反感,可是卻容易讓他們陷入危險,可能會成為人販子下手的目標,還是小心為好。

各位讀者,你見過的最煩人、最奇葩的曬娃方式是怎樣的?歡迎留言評論。(ly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為何有的孕媽產後開始腰痛,有的卻沒一點毛病,區別在這三點上
孕期第一次產檢要查什麼?準備什麼?注意什麼?產科醫生一次講透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