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爆發的時候,朱可夫已經有了安穩的生活,為何他要去參軍

一戰爆發的時候,朱可夫已經有了安穩的生活,為何他要去參軍

1914年的「七月危機」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於六月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於薩拉熱窩,奧匈帝國怎甘心服氣!全國戰爭總動員命令即刻下達,對塞爾維亞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此時,朱可夫年僅18歲,已經在莫斯科他舅舅那裡學到了毛皮匠的手藝,由於技巧純熟,出師的他繼續留在了莫斯科工作,而且他還開始帶自己的徒弟,可以說,朱可夫的生活已經安穩了,然而,俄國戰爭總動員命令下達的時候,朱可夫立刻放下了這一切,準備參軍。

學徒的生活是苦悶的,而朱可夫已經成功出師,接下來的生活不說大富大貴,但是有口飯吃還是不愁了,為何他願意放棄安穩的生活去參軍呢?

一方面:從戰爭的性質上來說,俄國其實參與的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奧匈帝國於7月28日對塞爾維亞宣戰以後,俄國為了支持自己的巴爾幹盟友以及其他的斯拉夫兄弟國家,也針鋒相對的開始了戰爭動員工作。為此,奧匈帝國的盟友德國直接對俄國宣戰。此時此刻,俄國已經陷入到了戰爭的漩渦中去了,俄國的實力遠遜於德、奧兩國,自己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所以它在國內的動員命令中,就是以宣傳「保家衛國」為口號的。朱可夫無論從哪個時期來看,他都忠實的忠於自己的國家,這是一種「本性」,面對這樣的情況,朱可夫自然不會作壁上觀。

另一方面:朱可夫對於軍事有一種執著的熱愛。或許許多的人並不知道,這位可以統帥千萬大軍的元帥只不過是小學畢業,還是只有三年教育的小學,是在鄉下農村裡面完成的三年制小學教育!但是,我這裡並非是要宣傳一些「讀書無用論的思想」,朱可夫的確只讀了三年的小學,但是,朱可夫非常熱愛學習!即便是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他都會堅持去夜校苦讀,回來後,還要堅持自己學習。

在十來歲的年齡裡面,朱可夫就已經在涉獵于軍事戰爭領域,從宏大的戰略思想到戰術上的細節原則,他利用每天極少的可以供自己支配的自由時間如饑似渴的吸收著這些前人留下的經驗,對軍事的熱愛使得他對戰爭擁有了一種衝動。1915年,俄國的徵兵隊找到並告訴他「國家需要你」,朱可夫放下了手頭的所有事情,立刻向自己的父親辭行,在他的請求下,他被同意被派遣去預備役騎兵團。「因為我對騎兵抱有許多浪漫的想法」,是事實上,他的確在騎兵上擁有不凡的天賦。

更多歷史,關注旁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旁閱 的精彩文章:

曼施坦因剛完成閃擊,卻被大本營要求停止前進,為何希特勒害怕了
志願軍襲南朝鮮白虎團前,戰鬥意圖暴露,楊棟樑決心開炮

TAG:旁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