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如果「薛定諤」的盒子裡面放的是一雙球鞋

如果「薛定諤」的盒子裡面放的是一雙球鞋

Text /張雨夏

Editor /張雨夏

薛定諤的貓,可能是世界上除了加菲貓、機器貓以外,最負盛名的一隻貓。這個由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的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一頭霧水,不過沒關係,簡單的來說,這個量子力學思維實驗的本質則是——不確定性,在不打開盒子情況下貓的生死都是有可能的。

這個經典的實驗,也成為了如今我們生活中的高頻辭彙,利用其不確定性產生了一系列的衍生名詞。「薛定諤的XX」這道填空題被人們冠以不同的概念以及思考方式後變得更加有趣,已經不僅僅是物理學上的一個實驗,人文元素的加入使其玩味十足。

其實說到盒子以及其內容的不確定性,在這個物流業快速發展的年代,我們很難不將其與快遞聯繫起來,而作為球鞋愛好者的我們,更是這樣。舉個例子,當我們未拆開快遞之前,我們的鞋盒可能是破損的,也可能是完好的,不存在半損半好的情況,而薛定諤當年的實驗所得到的結論其實就是這樣。舉一反三,只要鞋盒還沒打開,就會出現種種不確定的因素。下面就讓筆者帶著大家一起盤點一下我們會經常遇到的問題,來打造一個Sneakerhead專屬的理論——「薛定諤的鞋」

『球鞋的真或假』

當我們拿到一雙鞋款時,最先關心的事情便是我們收到球鞋的真假。當今球鞋圈子的大環境下,除了官方渠道以外,我們收到的球鞋都有出現假貨的可能性。當然,並不是說現在的網購是不可信的,而是因為假貨的泛濫導致了我們不得不時刻保持著自己的警戒心。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無論你是否購買到過假貨,但網上的種種案例都讓我們觸目驚心,這次發生在了別人的身上,但下一次又說不準是誰呢?

我們現在購買球鞋就像是一個正在走鋼絲的人,稍不留神就會跌入深淵。同早年間不同,如今的整個造假產業已經頗為成熟,甚至能做到以假亂真。想從這樣的產品中找到所謂的漏洞,你可能必須要破壞這雙球鞋,這是鑒定平台和消費雙方都絕對不會允許發生的事情。當然,關於真假的界定,很多人可能和筆者持有一樣的態度,我相信我的購買渠道,或是相信交易平台的鑒定能力,從而不去進一步的探究這個事情。網購本身就是一個基於信任的產物,但隨著不守信的人多了,這個東西自然也就變了味道。

『做工的好與壞』

「這鞋的做工這麼差,恭喜你,買到正品了」這樣的調侃多多少少的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關於球鞋的做工,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態度,大致可以將其分為兩類:藝術家與佛系玩家。前者,無疑是不少賣家的噩夢,有過球鞋交易經歷的朋友,總會在自己的產品簡介中加上一句藝術家勿擾。其實,這樣的情況不難理解,每個人都想拿到完美的商品,其實我們也都知道,現在球鞋的做工是這樣的一個狀態,但過度的吹毛求疵就很難讓人接受。

而對於佛系玩家來說,既然這雙鞋我是要穿的,其實有一些輕微的瑕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要不是可以人為的亦或是有著上腳痕迹的鞋款,大多人還是抱著一個省事的心態在購買鞋款。因為我們對於鞋款的品控是無能為力的,這雙鞋將以怎樣的狀態與我們見面在其封箱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我們更多的是期望自己拿到是做工極佳的那一雙,多少人在開箱之前默念過:「做工好一點,做工好一點」

『實物的落差』

Air Jordan 6「Black Infrared」(2014)

買家秀與賣家秀的現象,是網購中最為普遍的現象。店鋪選用的圖片、模特身材的不同等等因素都會導致實物落差的產生。隨著球鞋圖片質量的與日俱增,通過燈光以及後期最終呈現出的鞋款可能會與我們最後拿到的鞋款有著出入。舉個例子,2014年復刻的Air Jordan 6「Black Infrared」便是最好的例子,縱然從圖片中我們能看出偏粉的紅色,但其鞋型以及3M單元的違和感單單從圖片中是難以感受到的。

很多鞋款在釋出的賞析圖上有著超高的顏值,但當我們拿到實物之後,原形畢露的它會讓人大失所望。因此,開箱前我們對於鞋款真正顏值的期待,也成為了一個不確定性極強的因子。

『配件齊全與否』

隨著品牌對於球鞋設計延展性的拓寬,越來越多的配件成為了一個幾乎是必備的素質,特別是那些聯乘作品。這就使得鞋款的不確定性進一步上升,我們不排除因為粗心大意而產生的以外,但倘若我們花了6000元購買的Nike Fear of God 1少了一副鞋帶,或是Concepts x Nike SB Dunk Low沒了束縛「蝦鉗」的綁帶,都無疑會是一件糟心的事情。

配件的增加帶給了鞋款本身更強的可塑性,但隨之而來的不確定性也讓我們苦不堪言。確認配件是否齊全的優先順序,甚至會高於我們第一時間對於球鞋真假的判定。大到配套產品,小到復刻卡,所有的配件都是一個鞋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希望作為賣家的一方更加細心,在你把玩即將出售或寄出的鞋款時,一定不要顧此失彼。

『機能是否故障』

Nike Adapt BB 鞋帶系統

單靠配色早已經不能俘獲消費者的芳心,這個道理品牌方再清楚不過了,因此,球鞋機能的進一步深化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渠道。鞋面拉鏈或是磁扣的使用是最簡單也最容易出現故障的單元,但這也正是當下球鞋設計中一個常見的元素,這樣的現象也就便的不可避免。

而球鞋與人之間的人機交互則是品牌不斷在嘗試的事情,無論是現在重新歸來的Fastfit,還是經久不衰的BOA單元,這樣的無鞋帶設計在簡化鞋帶系統的同時,也增大了機能故障的出現幾率。儘管這樣的現象微乎其微,但始終是一個不確定因素。更不用說由Nike Adapt BB領銜的未來鞋款,我們都清楚在這方面品牌會嚴格把控,但也始終控制不住我們潛意識中,對於其機能能否正常運作的擔憂。

『性能的契合度』

筆者把最後一個名額交給了球鞋性能的不確定性,嚴格意義上講,這並不是一件能在盒子中解決的事情,但它絕對是與每個人都有關係的事情。特別是那些尺碼選擇上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鞋款,對於尺碼的擔憂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而筆者這裡所說的性能,更多的是指向了鞋面的舒適度,以及球鞋科技與自己的契合度。特別是對實戰黨而言,做工、顏值等等都不是他們關注的核心,而球鞋性能究竟如何才是他們眼中最關鍵的地方。這樣的不確定性,一直會延續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之後。

其實關於我們收到一雙鞋子後出現的不確定因素會有很多,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不確定性,無論過了多久我們都依舊能在開箱時有著不減的熱情。興奮、擔憂、期待以及緊張,這樣的情緒使得我們與球鞋的故事更加豐富。開箱後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鞋款,享受與它的初次見面,這便是我們在玩鞋伊始所懷揣的情愫。時間的推移讓我們不會輕易的因為一雙鞋款喜形於色,但就在我們開箱的那一刻心中的激動,則是我們永遠不會改變的初心。希望一切能變得如我們理想般的那樣完美,所謂「薛定諤的鞋」,也正是球鞋的魅力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ZE傳媒 的精彩文章:

Nathan Bell x Nike Cortez,給阿甘「紋身」
Air Jordan 1「Phantom」詮釋不一樣的校園紅

TAG:SIZE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