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在印度看電影,這裡的觀影習慣有很多不同

我在印度看電影,這裡的觀影習慣有很多不同

撰文/吳晨,《經濟學人·商論》執行總編輯

自從《摔交吧爸爸》火了之後,對寶萊塢電影有了全新的觀感。那在印度看電影是不是也會很特別?這次出差去德里當地同事慫恿我去看,還大力推薦一部最新最火的寶萊塢電影:The Gully Boy(溝里的男孩)。電影講的的是孟買貧民窟里生長的大學生如何愛上說唱樂並最終一舉成為當地說唱明星的故事。勵志故事,但是整體故事的敘述和情節的設計都很真實,對貧民窟里的逼仄生活、貧富差距的嗔目結舌,都沒有一點粉飾,甚至穆斯林嚮往世俗愛情(男女主人公都是穆斯林)是成功故事之外的另一條主線。

我問同事有沒有英文字幕。寶萊塢的電影當然是印地語的,但既然英語在印度很通用,加上英文字幕也並不稀奇——很多國產大片不也有英文字幕,方便去國外評獎么——我尋思。同事頓了頓,說,「大概沒有吧。」的確,英文字幕給誰看呢?

我還是滿是好奇心地去了。去的是德里市郊的一個碩大的Mall,電影院美輪美奐,可以和國內任何一家頂級電影院媲美。周六的下午,影院門口排滿了買爆米花和飲料的人。1點30電影開演,我卡著點入場,卻發現電影廳里上座寥寥。不是說大片么?

銀幕上的廣告倒是放個不停,結婚廣告(冬天是德里的結婚季,因為天氣溫和,不像夏天炎熱,也不像季風季節多雨)、航空廣告、西服廣告……所不同的是,每一則廣告之前都要插播一張合規卡,上面大致是某某廣告經審核可以發布云云(因為合規卡是英文,能看懂)自從1993年開始的去監管改革,看來還是留了不少尾巴。

到了1點40,廣告仍然播個不停,正片卻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不過陸陸續續有攜家帶口捧著爆米花飲料的客人入場了。服務員也忙個不停,給一些客人端來吃喝。接連幾個長廣告,是中國的幾個手機,最後是蘋果。然後大廳的燈暗下來。最後一則合規卡,是The Gully Boy的。我看了一下表,距離我入場已經18分鐘。哎,我心想,看個電影還有這麼大的文化差距,同事也該知會我一下。

資料圖:印度影院演唱國歌儀式

還不容我開小差,「全體起立,唱國歌!」場內響起畫外音。我隨著觀眾起立,寬頻幕上投出一段頗有年頭的老鏡頭,是飄揚的印度國旗,國歌響起,大多數人都沒有跟著唱,但是側後方卻傳來清澈的童音。

坐下,再一則戒煙的公益廣告之後,正片才正式開始。

「本故事情節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屏幕上的這一段英文很港片。然後是感謝孟買警察局(大概有警匪情節,我尋思),感謝孟買貧民窟——畢竟取景在貧民窟。然後是一長列合作夥伴的品牌,從汽車到消費品到飲料,甚至連上映的電影院線也一一鳴謝。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印度消費對GDP的貢獻能夠超過六成,遠高於中國,廣告植入非常直接。

開場是一段偷車情節,孟買的街頭,看起來沒有德里那麼擁堵,高架路也修得更光鮮,有一段很像上海的延安高架,穿插在高樓間。終於有了一段對白,沒有字幕。剩下兩個小時的電影,基本靠上下文猜了。能堅持到最後么?

雖然聽不懂,鏡頭語言卻很明快,全然沒有印象中寶萊塢片子的拖沓。很快,就有了一連串上我讚歎的鏡頭:一輛破舊的巴士——很寫實——的最後一排坐著聽歌的男孩,畫外音是嘻哈。一個包頭巾的女孩和媽媽一起上車。女孩讓帶小孩的阿姨把孩子抱在腿上,給媽媽擠出個座位,自己站著,時不時側過臉來朝車尾一瞥,男孩似乎注意到了這個女孩,也抬起頭來看看她,女孩卻並不接茬,車晃動著前行。到站了,媽媽下車。車再啟動,女孩並沒有坐下,而是示意阿姨孩子可以坐下來,自己扭過身慢慢朝車尾走去,挨著男孩坐下,順手摘下男孩一個耳朵里的耳機塞進自己的耳朵里,整個過程都沒有側身看男孩一眼。鏡頭拉遠,兩個人都綻開了笑容,雙手五指相扣。

沒有一句台詞,鏡頭一氣呵成,同事的推薦是有道理的,我有了看下去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真實和大膽。取景並沒有美化孟買,破舊的汽車,搖晃的鏡頭,都是寫實的。大膽,則是因為導演選擇了一對穆斯林作為主人公,用一長串鏡頭表現了穆斯林想要自由戀愛卻仍然面臨著羈絆,以及孟買的年輕人並不在意這些羈絆的鮮活。

貧民窟在電影開頭不久就來了一段特寫。印度導遊帶著一群美國遊客參觀貧民窟,鑽進了男孩的家,付給他奶奶幾十盧比之後就獵奇地到處拍照:「這麼小的屋子裡能擠進去這麼多人」,僅有的幾段英文對白。的確,三代人,七八口,十平方米不到的三重空間。鏡頭拉遠是層層疊疊搭起的貧民窟,甚至約會的小橋,拉遠了鏡頭也能看到橋底河流里堆滿了垃圾。

另一段聽懂的劇情也是對現實的披露。男孩是大學生,晚上打工去有錢人家當司機。大奔里,有錢人家的父親教訓女兒:還得學習,要準備好上哈佛。打扮入時的女兒卻打不起精神。「上個大學不就好了么。」她想把爸爸的話懟回去。「大學哪行?現在誰不都能上大學。」她父親轉過臉用印地語問正在開車的男孩:「你也在上大學吧?」「嗯」(這兩句是我猜的)「看,我說的不錯吧,看他只混成個司機。」(這段話是混雜著印地語的洋涇浜英語)虎爸虎媽哪裡都有,巨大的貧富差距嗔目結舌,到底有沒有起跑線?

不及我細想。「Intermission」突然打出字幕,電影廳里的燈亮了起來。「中場休息」,我疑惑了,電影才開演了一個小時,身邊的印度人紛紛起身退場。這是看電影,不是看戲,好吧!我也只好隨著人流去買杯咖啡。屏幕可沒有休息,婚禮廣告捲土重來。看電影,在中產階層出入的印度大商場里,也有如此不同的體驗,著實讓我驚訝。看來印度人準備一場電影一個下午,不像我們那麼趕分奪秒。

聽不懂對白,其實可以讓人更聚焦場景和表情。女二號很像莫文蔚。女一號在拿酒瓶拍磚的時候很有點「我的野蠻女友」的味道,在懇求爸爸不要讓媽媽給自己制定婆家的時候,凄苦的表情讓我想起一位好萊塢明星,可是名字總叫不出來。印地語唱出的說唱也是同樣地韻律十足,可見美國黑人的街頭音樂如何可以跨半個地球在孟買的貧民窟找到共鳴。

逃婚、比賽突圍、最終演出大獲成功,有情人終成眷屬,劇情並不新穎但歌曲卻很前衛。孟買夜場的光怪陸離與貧民窟的一地雞毛放在一起也並不違和。男孩在最後一唱之前在自己家裡舀著水洗頭的那一幕也骨感地真實:那個在台上狂飆的歌手,仍然只是貧民窟里一無所有的大學生。

聽不懂對白,只有一件事很苦惱:印度人能get到的笑點,我卻很無辜地不知所云。還有,票價470盧比,算算也得四十多塊錢,和國內電影的價錢相去不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鄉村生育觀察:生兒不如生女好
奧斯卡,畢竟是美國精英的遊戲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