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流量明星是粉絲和經紀人打造的注水牛肉

流量明星是粉絲和經紀人打造的注水牛肉

流量明星的泡沫一時被戳破,但粉絲和明星經紀人公司依然沉迷「用注水牛肉為公眾煮菜」。

2 月底,央視新聞點名批評了微博上流量明星數據造假的現象,在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明星截圖包括朱一龍、蔡徐坤、江疏影、易烊千璽等。

每個藝人擁有相應的粉絲群體,也有將流量明星進行商業化變現的上下游,於是我們與飯圈粉頭、營銷從業者等人聊了下他們眼中的「流量明星」泡沫。


飯圈粉頭說,粉絲們都是被逼的

小然(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是某男團一個 20 歲年輕藝人的粉絲,91 年出生的她在自己愛豆參加選秀節目的時候就開始在社交網路上組建後援團,組織粉絲投票打榜。這類在粉絲團中充當領導者的角色,又被稱為「粉頭」。

成熟穩定的粉絲站都有明確的分工,其中在應對愛豆的互聯網風評方面,他們有著相當清晰的工作框架:

控評組:正面輿論引導,轉發評論點贊保持微博熱度

反黑組(或稱凈化組):舉報抹黑言論,降低負面影響

數據組:實時監控粉絲增長和榜單的起落情況

打投組:專註「肝票」,快速而大批量地貢獻點贊和投票數

在談及為什麼要為自己的愛豆購買數據,用於打榜、投票、轉發時,小然表示,「粉絲都是被逼的」。這個其實是因為別人都做,所以他們也必須跟著做,「否則數據就會相當難看」。

飯圈裡有人會專門記錄明星們的粉絲漲幅、轉發評論的數據,如果自己的偶像數據不好,就會被其他藝人的粉絲「唱衰」。

粉絲們也會希望自己所參與的打榜,能夠讓自己所支持的偶像在微博等平台的活動中獲得較好的名次,從而獲得更多資源。

兔區也是粉絲重點關注的平台

小然他們會重點監測三個互聯網平台:微博、豆瓣和兔區。這三個迥然不同互聯網場所,在飯圈眼裡有著不同的功能。

豆瓣一些小組討論熱度高的話題,很有可能會發酵成事件。而兔區是晉江一個匿名論壇,關於明星的八卦、爆料、謠言經常從那裡傳出。不過豆瓣和兔區都比不上微博重要。

自從微博轉向做娛樂後,基本每個明星都會去微博上註冊一個認證賬戶。微博也成為粉絲們圍觀偶像,並有望與偶像發生互動的互聯網場所。

當偶像的作品、代言、話題在微博上出現後,主動去轉發、評論、點贊已經是粉絲的基本義務。購買微博號去掄博(指轉發微博),是不少粉絲追星的日常成本。

某掄博軟體界面,圖片來自網路

小然告訴愛范兒,他們一般會買號,然後把這些號幫到一個軟體里,接著在軟體里設置相應的轉發量,付錢後,軟體就會自動轉發。

微博號的生產、養號和分銷,與微信賬號一樣,有完整的黑產鏈條。不同類型的號價格不一樣,價格會隨著市場波動。

由於微博的系統會識別出這種自動轉發的行為,他們買到的號掄博過多了就會被封,封了以後這個號沒法再用,但是之前所轉發的內容依然會存在。

追星很花錢的,一個粉絲為了偶像買號掄博,一天花個幾百幾千的,在飯圈很正常。

今年 2 月 3 號起,微博宣布微博轉發、評論計數的顯示上限均為 100 萬,即使轉發、評論實際數量超過 100 萬,在微博頁面上也是顯示為「100 萬 」。

愛范兒曾問飯圈的另一個粉頭,這個調整是否會影響他們日常為愛豆打榜加油,這位粉頭表示:

這讓她們的工作輕鬆多了,因為掄博起碼有上限了。

微博上可以刷量的地方很多,除了單條微博的轉發、評論,熱搜榜、熱門話題榜也是刷量的重災區。「5 萬元可送你上微博熱搜榜前三」,這些操作的背後是網路黑產有組織的刷榜。

2018 年 12 月,微博表示通過技術手段構築防禦屏障的策略,已經堵不住刷量大軍,因此決定對刷榜的直接受益者進行處罰:對於存在刷榜行為的熱門話題及主持人,對於流量異常搜索詞及指向對象進行連帶處置。

平台的規則在升級,黑產的操作也會跟著變化。在 @微博管理員 公布的這條消息下,倒是一群憤懣不平的粉絲在投訴微博的限流。


用虛假數據撐起來的商業模式能撐多久?

一個偶像通過微博發了某條代言廣告和新作品,轉發量的增長在刷量軟體的加持下,如同啤酒剛被倒出時升騰的泡沫。評論區里人聲鼎沸,粉絲為自己偶像所獲得的「成績」心潮澎湃,不過最終受益的終究是明星工作室或者經紀人公司。

有業內人士表示,明星工作室與粉絲站之間都會相互接觸,工作室不僅會為粉絲後援會預留明星活動的門票和應援位置,也會給粉絲團下達「追星任務」。

這些任務需要粉絲花費精力和時間,也需要錢包里的真金白銀。

在廣告主看來,明星所發微博的轉發量、話題量、曝光量、播放量,是量化明星商業價值的重要參考值。數據越大,營銷結案報告固然越好看,這些「好看的數據」意味著帶話題、帶購買力。

流量明星生產的過程離不開數據泡沫,這個行業公認的秘密已經讓一些廣告主開始覺得:這些數據即使摻水,那也是人力 財力堆起來的,如果沒有人給某個藝人花錢,也沒有粉絲給他 / 她做數據,那他 / 她的商業價值也更低。

2018 年大型選秀節目,創造 101

事實上,從當年的超級女聲,到現在的女團和男團選拔,藝人成為明星偶像的其中一股力量就是粉絲投票。這些偶像本身就是被流量推上娛樂圈舞台 C 位的,那麼人們潛意識裡也要求他們在社交平台有一定的號召力和人氣值。

於是一些明星工作室和經紀人也不得不參與到藝人數據造假中,可以說,流量明星就是粉絲和經紀人一同打造的注水牛肉。

微博音樂博主@音樂車禍現場曾經吐槽表示,刷量讓他們接營銷推廣的工作越來越不好做了。

很多流量藝人完全虛紅,客戶以為這藝人很紅,花錢給音樂號推藝人作品,想帶帶相關節目或者產品,結果發出來一點水花都沒有,活粉路人少的可憐。

點開藝人的微博一看轉發卻是幾十萬起跳,都是沒內容的重複轉發。不過虛紅的藝人在他們這些音樂號這裡就會露餡,「這樣客戶或者有些音樂號還得自己買數據營造得好看點」。

因為大家都刷,你不刷你誠實但就會顯得好像你不紅,結果就變成了三方詐騙互相營造一種互捧都紅的泡沫假象。

青菜蘿蔔一樣的藝人通過數據造假虛紅而廣告不斷,誠實本分出歌不刷榜的歌手就被品牌廣告主看輕。大概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吧。


當注水牛肉被用來煮菜

虛假數據這個環環相扣的惡性循環中,粉絲、明星工作室、營銷團隊深受其害,但最受傷的應該是被虛假數據蒙蔽了雙眼的廣告主。

LC 是廣州一家廣告公司的客戶經理,她的客戶是快消行業某著名外企旗下的化妝品品牌。策劃執行推廣活動,邀請當紅的流量小花小生在微博上宣傳產品,是 LC 的常規營銷項目和日常工作。

LC 告訴愛范兒,KOL 流量造假很普遍,不同 KOL 的粉絲性格和刷量習慣也不一樣,總的來說,廣告主有時候為了更好的數據,大家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容忍數據造假。

為了在微博的推廣活動中撇掉流量泡沫,他們的做法是讓 KOL 在微博中引導電商搜索,也就是讓粉絲(消費者)前往指定的電商平台,搜索關鍵詞再下單購買產品。

他們通過商品的銷售數據來確定這些 KOL 是否值得繼續合作,那些在微博上數據虛高卻沒法帶貨的 KOL 就會被淘汰。

然而不是所有與流量明星、KOL 的商業合作都有試錯的機會,這兩年飽受其害的還有電影業的製片人和出品方。

電影《爵跡》集齊一眾流量小花小生

從 2016 年開始,選用了流量明星的電影紛紛遭遇滑鐵盧,這些流量明星也被業界稱為「票房毒藥」。

當時標誌性的拐點就是 2016 年集齊楊冪、林允、吳亦凡、王源等流量明星的《爵跡》,製作成本接近 2 億,票房收入為 3.8 億,按照票房分賬算下來,這部電影是出品方的一次虧錢買賣。

《歐洲攻略》的票房連梁朝偉也沒法救

2018 年,由迪麗熱巴、王俊凱主演的《解憂雜貨店》,吳亦凡、唐嫣主演的《歐洲攻略》,票房收入相比他們在微博上的數據熱度,說慘不忍睹也不為過。

用流量明星做電影主演,相當於用注水牛肉來煮菜,不過觀眾已經開始不買賬了。從這兩年開始,國內一些普通觀眾已經被電影市場訓練得擁有「根據流量明星躲避爛片」的技能。

那些圍繞在流量明星周圍的虛假流量,就像當年街頭賣唱的藝人一樣,請了一群人做托幫自己當眾吆喝,只是場地從街頭變成了微博,觀眾也不那麼好糊弄了。

題圖當選為 NBA 形象大使的蔡徐坤,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在 App Store 花錢越來越多,訂閱制功勞不小
蘋果新專利曝光,摺疊 iPhone 很快就會出現?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