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發酵影響茶葉風味的決定性因素

發酵影響茶葉風味的決定性因素

發酵,毫不誇張地說是決定茶葉風味的決定性因素。茶按照製作工藝可以分為六大茶類,但六大茶類本質的區別在於發酵程度的不同。

制茶工藝上所說的發酵並非依靠外界微生物(黑茶除外),而是依靠自身的酶催化進行的,確切地說應該叫做「氧化」。把一個蘋果切開,過一會兒就會發現切開的地方顏色變深了,這跟茶葉發酵的原理是一樣的。

採摘下來的茶樹鮮葉很嬌弱,經過碰撞、摩擦、揉搓很容易受傷,細胞破損後,茶中的有效物質與酶和氧氣就會發生反應,「傷口」還會明顯地變紅變深,這就是發酵的痕迹。而且,變色的面積越大、顏色越深,說明茶葉的發酵程度越高。

茶葉發酵程度不同 品類不同

綠茶不發酵茶 發酵程度:低於5%

殺青是把發酵終止的手段。綠茶是不發酵茶,因此葉片採摘下來很快就要殺青,把酶「殺死」,阻止茶葉發酵。綠茶是不發酵茶,顏色綠油油的,基本上跟茶樹鮮葉顏色一致。泡開以後,可以清晰地看到葉片是嫩綠色的,幾乎沒有發紅變色的地方。

白茶微發酵茶 發酵程度:5%-10%

簡單來說,白茶的製成可以全靠曬,不炒不揉。不揉,那麼茶條完整不破損,不會發生劇烈和明顯的發酵;不炒,那麼不會完全「殺死」酶,留了一條後路,白茶便會自然而然地發生輕緩的發酵。白茶的芽心是白色的,主要是因為被茶毫覆蓋,葉片灰綠色中帶點黃褐,這些顏色變化都是白茶經過輕微發酵的痕迹。

黃茶微發酵茶 發酵程度:10%-20%

黃茶的做法很接近綠茶,都需要先殺青,把酶殺死。但黃茶多了一個悶黃的步驟,即把茶葉用紗布或綿紙蓋住,在這樣濕熱的作用下,即使沒有了酶的催化,也能自動進行發酵,只不過程度很輕。就像煮青菜時蓋上鍋蓋,青菜很快就會捂黃了。黃茶的形狀跟綠茶很像,但與清湯綠葉的綠茶不同的是,黃茶的特點是黃湯黃葉。

烏龍茶半發酵茶 發酵程度:15%-50%

烏龍茶的發酵,實際上是在搖青這個環節中完成的。抖動搖晃茶葉,讓茶葉在碰撞的過程中發酵,發酵到合適的程度,便進行殺青,就可以終止發酵。正是因為半發酵,才形成了烏龍茶的典型特點——「綠葉紅鑲邊」,意思就是葉片邊緣變紅髮酵了,中心還是綠的。烏龍茶的發酵程度的跨度很大,有輕發酵的台灣包種茶、清香型鐵觀音,有中發酵的傳統鐵觀音、單叢、岩茶,還有發酵程度最高的接近紅茶風味的東方美人。

紅茶全發酵茶 發酵程度:70%-80%

揉捻紅茶主要就是為了讓茶葉細胞破損,茶汁溢出,為茶葉發酵做準備。揉捻完之後,便移入控溫控濕的發酵室,讓酶活躍起來,催化茶葉充分發酵。因為紅茶是全發酵茶,所以任其盡情發酵即可,絕大部分的紅茶不需要殺青終止發酵。紅茶的干茶紅褐,茶湯紅亮,把泡過的紅茶葉底攤開,也會發現葉片全部發紅,這就充分證明了紅茶几乎已經發酵完全了。

黑茶後發酵茶 發酵程度:100%

黑茶的後發酵是最特殊的。其他茶類都是僅依靠自身的物質發酵,而黑茶的發酵還藉助了外界的微生物的力量,因此發酵非常的徹底。就跟用大豆釀造醬油,也是微生物起的發酵作用。黑茶茶湯的顏色比紅茶更深,呈現棕紅色,泡開的茶底是黑褐色的,可見發酵已經非常的徹底了。

在發酵的過程中,茶樹鮮葉中的物質發生轉化,茶葉的色、香、味因此而變化。不發酵的綠茶,顏色為綠色,風味也最接近綠色植物的天然風味。經過發酵的茶,隨著發酵程度的加深,茶色變深,香氣和滋味也慢慢變得濃郁、深沉。

當然,茶樹本身的品種、生長環境、其他製作工藝,都對茶葉的品質產生影響,但發酵對茶葉的風味影響可以說是根本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滇藏號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申時喝茶身體受益最大?
淺談普洱茶古今通用的「竹殼裝」

TAG:滇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