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紅孩兒叫「聖嬰大王」?老子早已說出答案

為什麼紅孩兒叫「聖嬰大王」?老子早已說出答案

《淺說西遊》第004期(文/焦目)

《西遊記》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的巔峰,書中神魔眾多,許多神魔鬼怪都有其深遠的來歷故事,而這些故事往往有著傳承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文化。在小說中,佛道兩家常各顯法力,除妖降怪,含義豐富,許多稱號、故事情節等往往隱含作者的寓意,諸如孫悟空號稱「心猿」,滅六賊為「眼耳鼻舌身意」等。

今天為大家深扒一下紅孩兒身上,作者要表達的深意。

紅孩兒這個名稱,首先就有點奇怪。正常的孩子,要麼是白白凈凈,要麼和普通人一樣偏黑偏黃,哪怕是臉色很紅,像關公一樣,似乎也只應該叫「紅臉兒」或「紅面娃」之類。除非全身都很紅,否則叫「紅孩兒」不太合理。

我們看原著描寫,紅孩兒是「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塗朱一表才」,這個臉色首先就是白凈的,根本不紅。唐僧初見變化為孩子的紅孩兒時,只說他赤條條的,也沒說他身上紅,倒是紅孩兒自報家門說「祖上姓紅」。

然而這是紅孩兒撒謊,書中記載他是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所以因為姓紅而稱為紅孩兒說不通。

實際上,為了烘托紅孩兒的「紅」,作者花了很多筆墨。前面說季節是深秋,提到了「霜凋紅葉」,「紅梅」;他曾多次化作「紅雲」「火氣」「紅光」;他洞府叫「火雲洞」;武器是「火尖槍」;連大招都是在「火焰山」修鍊的「三昧真火」。

粗略估計,僅第四十回就用了20多個「紅」「火」。

這就說明,哪怕紅孩兒本身和正常孩子一樣,作者也一定要他表現出「紅」的特徵。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答案在紅孩兒綽號里。

紅孩兒綽號「聖嬰大王」,「大王」不必多說,關鍵是聖嬰。表面看來,就是說他這個嬰兒一樣的人,如「聖」一般,實際上「聖」和「嬰」大有深意,一定要放在一起。

《老子》第二十章整章中,老子都在說自己的與眾不同。別人富有,他卻什麼都沒有;別人開心他寧靜;別人精明他懵懂;別人光鮮自炫,他昏暗無光;別人有所作為,他愚頑鄙俗。

老子這麼說是為了貶低自己嗎?是為了捧高別人嗎?不是,他在開頭就說了,「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贊同與呵斥相差很遠嗎?善惡之間的距離很遠嗎?不遠,很近。因為凡事都是需要辯證來看的,就像讓別人害怕的人,其實也會害怕怕他的人。

成年人和所做的一切,都是被功利化的;成年人的身體也有彎腰駝背、聳肩拐腿等問題,這些都不是最初、最自然、最美好的狀態,只有嬰兒的狀態是原始的,是符合宇宙、大道本來的樣子。

老子認為,人只有回歸到嬰兒的狀態,才能明白大道,而明白了道,就懂得宇宙萬物的規律和本質。而得「道」之人,才可以稱為「聖人」,這就是老子所說的「聖人皆孩之」。所以老子又說,「知其,守其,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什麼叫「知其雄,守其雌」?雌性在自然界通常是弱的,遇到雄性會伏地示弱,稱之為「守雌」,這樣才能避免被攻擊,否則斗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人都知道要強大,但更要知道,強大之前,得能忍受「弱」,這樣才有機會強大。從嬰兒到聖人,也是這個道理。所以,「聖」和「嬰」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

聖人和嬰兒是一樣的。

古人將新生兒稱為「赤子」。《尚書·康誥》曰: 「如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孔穎達疏: 「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孩子剛生下來,因為血和皮膚原因,身體是紅色的,所以叫赤子。赤就是紅,這就是紅孩兒名字的來歷,也是說明他代表著最初,原始。

在紅孩兒身上,是「聖」「嬰」的合一,是比喻回歸道,所以他最後會被觀音降服。觀音最初是道家,代表道,故而紅孩兒一定要變作菩薩模樣,這樣就是聖、道、嬰合一了。

本期參考資料

吳承恩《西遊記》;老子《道德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水滸隱藏一位高手,武藝堪比武松,兵器很神奇,死得又冤又慘
敵國帝王被死死圍困,大將卻放他逃跑,皇帝:做得很對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