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潛心研究音樂文化的真學者——費師遜的學術人生

潛心研究音樂文化的真學者——費師遜的學術人生

費師遜畢生心懷傳統音樂的發展方向,他的理論闡述總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加上自身積累了道家、佛家的修習經驗,並結合長期以來的民族民間音樂採風與科學實踐而自成一家。他一生做學問極為重視實地考察、獨立思考、文獻考據與實踐驗證。

費師遜是我國傑出的民族音樂研究專家。正如他生前的摯友、著名音樂學者喬建中先生所言:「師遜師長以他深厚的學養、嚴謹的學風、精深的思考和敏銳的觀察,在中國傳統音樂多個研究領域發表了極富見地的優秀文論,並在整體推進中國傳統音樂學術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是嶺南音樂文化研究、瑤族民間音樂研究的帶頭人,是同輩、晚輩最真誠的朋友和導師!」

費師遜1934年5月出生於江蘇海安虯湖鎮,三歲時父親過世,與擔任小學教師的母親渡過了童年時代。母親以早年在幼兒師範學校就讀的經歷,向年幼的費師遜灌輸過一些現代音樂與文化知識,之後,費師遜在虯湖鎮母親家族創辦的「夢梅義塾」中又接受了一些藝術知識的熏陶。中學階段,他先後就讀江蘇省立鎮江中學、上海大同大學附中一院,因學習極為刻苦,成績優異,讀完高二便考入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然而,入學不久,年輕而意氣風發的費師遜不顧母親的阻撓,暫停了復旦大學學業,執意參軍抗美援朝,於1950年春進入大連海軍學校政治部文工隊工作,從事一些音樂創作。在此期間,其母親過世,費師遜退役複員後,投靠於在北京的舅舅。此時,對音樂的強烈興趣促使其努力自學音樂知識,並跟隨張品崢學習鋼琴。1955年秋,回到復旦大學繼續完成學業,曾師從張世祿、吳文祺、趙景深、胡裕樹諸位先生,不過他一直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在一次參加上海廣播電台主辦的歌曲創作比賽中,他憑藉作品《大學生之歌》一舉奪魁,這也引起了比賽評委之一的賀綠汀先生的關注,並鼓勵其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學習。後經上海教育局推薦,於1956年成為上海音樂學院首屆民族音樂系理論專業學生,開始跟隨沈知白、衛仲樂、龍榆生和于會泳等教授系統學習音樂理論、民間器樂、詞學文化與作曲技術。在學期間,曾與同班同學趙佳梓、王振權、劉國傑等合作撰寫了《中國古代音樂簡史》,又與理論專業同學一起投入上海郊區開展田野採錄記譜工作,其畢業論文寫的便是《論上海郊區田野山歌的散板節奏》。1962年末,他畢業分配到了廣東省民間音樂研究室(即今廣東省當代文藝研究所)工作。

初到廣州,費師遜主要致力於少數民族音樂的收集、調查和研究,並於1964年完成了《中國民歌集成廣東卷·少數民族分冊(第四稿)》的撰寫工作。但緊接而來的一系列「運動」中斷了其研究進程,直到1972年才恢復專業研究,其成果也從此開始脫穎而出。

首先,費師遜在粵東連縣瑤族地區採風時,發現了過山瑤《拉發調》二聲部模仿復調民歌;隨後由其執筆,並聯合粵、桂、湘、滇、黔的瑤族研究者,撰寫了《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中的「瑤族音樂」條目;緊接著,撰寫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一書中的「瑤族傳統音樂」與「黎族傳統音樂」等章節。80年代初,他參與了對廣東音樂名藝人朱海、梁秋等人的採錄活動,後整理出版了樂譜《廣東音樂選集》2本,並運用道家的學術觀點撰寫了頗有見地的論文《論廣東音樂的結構法則》。1984年,他深入廣東、福建沿海的海港與山村,採集漁歌和畲族民歌,為研究疍家音樂文化與瑤畲民歌及其民族史做足充分準備。1986年初,他被聘為《人民音樂》編委。同年夏天,在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年會上提交了論文《論客家音樂與潮州音樂中的支架功能》。1987年,應《人民音樂》主編李西安之約,撰寫了論文《民族音樂與文化流》。1988年,在上海師範大學舉辦的「中國文化源」學術研討會和在香港中文大學25周年校慶期間舉辦的「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先後發表了題為《簡論「內向文化」與中國文化史上的三次大融合》《簡論「內向文化」的幾個音樂基本問題》等姊妹篇論文。1990年起,他開始申報、準備「瑤族音樂文化」、「南粵文化追根」等科研課題。1992年底,籌備音樂治療的研究。1993年完成了《中國文化大觀·中國音樂文化大觀·粵音樂文化區》章節。1994年,以《從珠江地域民歌音調的比較中看古族遺音》為題參加了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行的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年會。1994年,被廣東省社科院聘為音樂學研究員。1995年,撰寫論文《中國傳統音樂在21世紀所扮演的角色》。1996年,遠赴美國匹茲堡大學與夏威夷大學參加會議和講學。之後,又有一系列論文成果發表:如《跳禾樓——遠古稻作文化的遺存》(1996)、《德音論——儒家倡導音樂教化的依據》(1997)、《關於夏越文化體系音樂學研究的芻議》(1998)、《談論老子德論》(1998)等。1999年他退休後,迎來其學術研究的黃金時期,多篇具有國內外影響的論文成果相繼問世,如《論音樂源流史與音樂功能學研究的意義與展望》(1999)、《海上絲路音樂學研究覓蹤——外來音律及其民族化問題》(2000)、《較量·掃蕩·相長——中西音樂文化的回顧與展望》(2001)、《解釋中國傳統音樂功能性的三幅圖表》(2003)。同時,他陸續被聘為星海音樂學院特聘教授、中國音樂金鐘獎評審。

晚年,他又著手廣東漢樂和樂律學的研究,曾擔任廣東省廣東漢樂學會藝術顧問,並多次參與廣東漢樂的傳承與研究工作,代表論文有《關於中國音樂史研究中文化與樂律學的分期問題》(2004)、《「廣東漢樂」——儒表道里的養德音樂》(2007)、《關於中國音樂發展史中可作六個音樂文化分期的思考》(2010)、《關於「心中有數、耳中有度、手中有路」的闡述》(2012)等。

總體而言,費師遜的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音樂形態、嶺南音樂、中國古代音樂史、宗教音樂、音樂文化學、音樂功能學、音調學、樂律學、音樂比較學等眾多領域。論及貢獻,費師遜是第一個發現完整的瑤族「拉發調」二聲部模仿復調民歌的學者,正是其根據瑤族語言與崇拜文化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瑤族支系群的組合分類,並進行了民族基本音調的提煉和辨別工作。他也是第一個提出音樂文化學理論觀點的學者,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文化音樂學,即強調在不同文化的基礎上研究它的音樂背景問題。而認為文化流基於種族流,但又不全等同於種族流,只有文化流才是人類特有的生活現象的觀點也是他的想法,他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種族文化歸納為:中原—華夏文化流、巴濮—楚文化流、嶺海—越文化流、草原—胡文化流、高原—羌藏文化流、絲綢之路—西域文化流,以及古東南亞與赤道海洋種族文化流和自元代開始傳入的歐美文化流。不僅如此,他又提出中國音樂史六大文化時期的界定:分別為巫文化、雅文化、清文化、燕文化、俗文化和新文化;提出音樂功能的四大類型,即禮儀音樂、背景音樂、表達音樂和康樂音樂;還揭示出中西方文化區別的實質在於中國傳統文化屬於內向實踐的文化體系,是精神文明,而歐洲文化是外向實踐的文化體系,是物質文明,這兩種文化應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排斥。此外,他對五聲音階與五行五髒的關係、樂器八音與八卦五行的關係、十二音與陰陽的關係、節奏節拍與氣息術數的關係、中國音樂曲體的結構法則與形態的關係等也都作過深入闡述。

總之,費師遜畢生心懷傳統音樂的發展方向,他的理論闡述總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加上自身積累了道家、佛家的修習經驗,並結合長期以來的民族民間音樂採風與科學實踐而自成一家。他一生做學問極為重視實地考察、獨立思考、文獻考據與實踐驗證。他善於觀察事物中細微巧妙的關鍵,並恪守客觀看待問題的原則。他不僅深入研讀音樂專業與歷史文化方面的典籍,也廣泛涉獵民俗、古文、宗教、數學、物理、中醫、生物等方面的內容。他善於貫穿古今、由此及彼;他頭腦靈活,不古板守舊;他雖博覽群書,但不偏信權威,敢於質疑;他為人真誠謙虛,關心晚輩成長;他安貧守道、知微守真。2012年1月13日,費師遜駕鶴西去,其學術精神與學術思想永遠激勵後學。

往期回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岩 排版編輯:劉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一帶一路花開時
拓寬史料範圍和研究視野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