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近日,印度衝突成為2019年開年第一大衝突,因為印度戰機墜機,飛行員被抓。於是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因為兩個國家同為擁核國家,任何衝突的升級都可能會引發核危機,那將是人類的災難。但巴基斯坦不久就把印度空軍飛行員釋放了,看似事件得到平息,但印度空軍飛行員回到國內又反水了,估計印巴衝突短時間還不會結束,反正兩個國家邊境衝突都是家常便飯了。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事件緣由

印巴這次開年衝突,並不是無緣無故或者擦槍走火,該事件引爆點,主要是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一個車隊,在克什米爾地區遭到了恐怖攻擊,這次恐襲造成了40多個警察死亡,是近年來最嚴重一次恐襲事件。

印度政府當即指責巴基斯坦政府支持的恐怖組織所為,但巴鐵隨後否認,印度要求巴基斯坦政府對恐怖組織進行制裁,但巴方認為沒有具體證據,拒絕了印方調查的要求。於是印巴雙方就各自召回大使。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目前印度政府執政的是印度人民黨,這個黨派向來就有很強烈印度教民族主義者色彩。2017年夏天,當時印度曾出人意料地與我國在洞朗地區對峙長達73天。現在與巴方對峙,時間很微妙,因為印度馬上就要舉行大選了,而此時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勢頭很強,總理莫迪面對高漲的民族主義,壓力很大,他必然要在軍事上採取軍事手段,提高自己的選票。於是2月26日,12架印度戰機飛越印巴實控線,以「外科手術式」打擊巴基斯坦恐怖基地,這實際就是侵略巴基斯坦了。

但這種侵略行為,印度認為合理,因為2016年9月,印度就曾派快速部隊越過實控線到巴方反恐,但這次戰機來了,況且巴基斯坦防空能力很強,巴鐵怎麼可能讓印度飛到自己領空來。這種行為是自1971年印巴衝突後第一次侵略印度領空。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自從巴基斯坦伊姆蘭汗總理上台後,印度對他一直不信任。伊姆蘭汗曾是板球明星,去年7月當選總理後,印度便警覺起來,因為伊姆蘭汗以前就經常指斥印度借克什米爾問題醜化巴基斯坦,而且伊姆蘭汗對塔利班等伊斯蘭武裝有同情表達。

伊姆蘭汗當選主要得益於巴方的伊斯蘭組織和軍方的支持,印度遭恐襲後,印度就說伊姆蘭汗是軍方和恐怖組織的傀儡。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帶著對巴方領導人的不滿,印度對巴方進行攻擊,印度朝朝野都支持。有的印度媒體甚至很自信自滿,巴方宣布也派戰機時,印度依然以為能戰勝巴方。但不久印度戰機被擊落,讓莫迪政府很尷尬,像是自己打了自己臉一樣,國內民眾的自信心也沒了。

雖然巴方釋放飛行員表達出善意,但令人奇怪的是,印度國內再次激發出仇視巴基斯坦的民族主義情緒,如果印巴民族主義再度被「勾起」,將在南亞地區製造不穩定局勢。


歷史積怨

印巴歷史上本處於同一個地區和王朝統治。俗話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印度和巴基斯坦作為同一母體出來的兩個國家,在南亞矛盾仇恨最突出。印巴除國家利益對立,兩國也因宗教不同,矛盾很深。主要體現在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矛盾。

而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矛盾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兩個宗教之間的矛盾在印巴獨立時就爆發了,而這一根源與印度歷史的莫卧兒帝國、英國殖民統治及印度一些政策三個方面來綜合分析。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歷史發展有其延續性,現在矛盾並不是憑空而生,應該都有過往追溯。印度號稱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但印度獨立之前還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這個地區民族分布眾多,構成也很複雜,而且部族獨立性很強,這在世界其他地區不多見。南亞次大陸地區是一個多人種遷移地,雅利安人、波斯人、大月氏人、蒙古人都曾陸續進入該大陸,並帶來不同文化及宗教。

雖然印度與中國都稱文明古國,但印度與我國區別很多,我國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民族數量只有五十多個,而印度則有幾百個。而我國漢族佔90%以上,印度沒有一個民族占人口一半。我國歷史上雖然各個朝代多,但大都是統一狀態。而印度統一時間很短,16世紀以後,印度在300多年莫卧兒帝國的統治下,伊斯蘭教處於統治地位,但伊斯蘭教還不是佔比最多的。而佔比多的印度教又不接受伊斯蘭教,錫克教也反對伊斯蘭教統治。英國佔領印度後,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矛盾衝突便成為殖民時期的主要矛盾。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英國殖民印度時,英國殖民者很鬼,他們利用印度宗教矛盾分而治之,還不是制度印度其他部族和教派間的矛盾,就連英國殖民印度時的軍隊都按宗教設立,像錫克聯隊、馬德拉斯聯隊、廓爾喀聯隊等。英國分民族設立軍隊的傳統直到現在印度軍隊都是這樣。由於錫克教強悍善戰,英國就大量徵召這一民族的人,錫克教軍隊在英印軍隊中佔了20%以上,伊斯蘭教徒也能打,英國殖民者也招募他們,伊斯蘭徒佔比超過30%。

19世紀中後期,英印部隊中穆斯林軍人掀起反英起義,英國殖民者就讓印度教部隊和錫克教部隊去鎮壓,還讓他們血洗伊斯蘭村莊,這就釀成各教派之間有矛盾。1941年二戰時,英國政府徵調了7萬多印度部隊到馬來西亞作戰,在戰場上,印度的軍隊中錫克教兵向穆斯林兵吐口水,甚至直接大打出手。因此日本進攻時,印度兵內部一片混亂,基本沒對抗就投降了。印度獨立運動期間,由於宗教和民族矛盾,還出現了親美派、親蘇派、親德派等不同派別和主張。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仇怨根源

在印度獨立運中,其中有名的領袖「聖雄」甘地曾經試圖彌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仇恨,因此甘地受到這兩個教派的擁護。甘地主張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合作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真納(巴基斯坦國父)主張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分別獨立,他組織了全印度穆斯林人在1940年召開拉哈爾大會,通過了《巴基斯坦決議》,主張兩個穆斯林聚居區單獨獨立建國。

二戰後,1946年2月,印度海軍起義了,英國只得放棄在印度的殖民統治。1947年,維多利亞女王外孫蒙巴頓總督代表英國到印度,他就感覺到印度宗教民族矛盾太激烈,於是他向英國建議按民族和宗教分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蒙巴頓方案」。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英國殖民印度晚期,印度有五億人,其中印度教徒佔了70%,穆斯林佔了25%,其餘是錫克教等宗教。但這麼多民族和宗教如何分治劃為國家?當時國大黨要求建立以印度教為主的國家,穆斯林聯盟則要求建立伊斯蘭教的國家,兩個教派爭吵後,蒙巴頓把印度分為兩大塊,印度教徒占多數地方划到印度,穆斯林占多數的地方划到巴基斯坦。

而甘地和國大黨的尼赫魯則堅持印度一個民族要求。甘地認為分治就好比「砍掉腦袋」,尼赫魯後來基本同意分治,因為他認為分出去穆斯林地區,都是比較窮的地方,以後也會回歸。但他並沒有想到分開怎麼會再次合併呢?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獨立,第二天印度宣布獨立。甘地很生氣,他沒想到出現這樣的後果,自己一生白奮鬥了,他還說「讓全國在大火中燃燒吧!」蒙巴頓方案一公布,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就在各自佔優的地區進行屠殺搶劫,南亞次大陸的戰火燃起。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我們在看印度歷史時,1947年,印巴兩國分別獨立後,為什麼突然就發生了種族屠殺和戰爭呢?這就是印度兩個宗教幾百年矛盾仇恨所致,只要一處仇恨點燃,就會蔓延開來。現在對種族屠殺叫「種族滅絕」,印度與巴基斯坦分別獨立後的種族爭鬥就是一種「滅絕」。

印巴按照蒙巴頓方案分治後的幾個月內,有60萬人被屠殺,數十萬女人被其他宗教性侵,八百萬伊斯蘭教徒從印度逃往巴基斯坦時,四百萬印度教徒也向印度方向逃亡。兩者相向逃往中,有近百萬人在路上餓死、病死甚至被打死。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巴基斯前總統穆沙拉夫出生新德里,分治後他家10口人從印度逃亡巴基斯坦,途中有五口人死亡。這種屠殺也導致了巴基斯坦人對印度教徒產生了深仇大恨,同樣一些從巴基斯坦逃到印度的印度教徒也恨巴基斯坦。

印巴各自獨立後,雖然有八千萬人歸了東西巴基斯坦,但還有五千萬伊斯蘭教徒留在印度,現在印度11億人口中,有1.5億是伊斯教徒。在印度國家這兩個教派同樣有仇恨,也是印度政府擔心的問題,他們怕再次引起分裂。不過錫克教、泰米爾人也鬧獨立。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最大仇源

現在讓印度最擔心最鬧心的地區就是克什米爾地區歸屬及印巴軍事對峙。克什米爾問題也是「蒙巴頓方案」遺留下來的問題。當時英印其他地區可以自決,但克什米爾地區不能自決,印度也不讓該地自決。

為什麼呢?因為克什米爾地區伊斯蘭教徒多。

克什米爾與我國也相鄰,這一地區宗教和民族情況更複雜,近代該地區還有個名稱叫「查謨-克什米爾」。印巴各自獨立時,克什米爾地區就有500萬人口,其中穆斯林佔了78%,印度教徒只佔20%。但這個土邦的王公卻是印度教徒,他宣布克什米爾歸印度,巴基斯坦當即向聯合國提出「自決方案」,而尼赫魯祖上就出自克什米爾的印度教家庭,他怎麼可能讓這個地區自決呢?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1947年8月,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教徒起義並宣布獨立,建立「自由克什米爾」,而且主動併入巴基斯坦。查謨王公立即向印度政府求援。印度軍隊立即進駐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也派軍隊到克什米爾。曾經是同一支部隊的戰友,現在因教派不同要在克什米爾開戰了。

第一次印巴戰爭雖然印度當時實力比巴方強,在聯合國調停下印度佔了大部分地區,只有北部很荒涼的地方歸了巴基斯坦。巴方當然不願意,巴方依然堅持民族自決,而印度卻不敢讓克什米爾自決,印控區內的伊斯蘭教徒不斷暴力抗爭,甚至組成游擊隊與印度打。

對於印控地區的穆斯林游擊隊,印度認為是恐怖組織,但巴方卻認為這是穆斯林的自由戰士和英雄。這種分歧再加入歷史積怨,克什米爾地區成為世界上一個熱點地區。

印巴衝突能否引發兩國民族大衝突,其實每次衝突無論大小都會勾起民族仇怨,只不過大小而已,如果印度不服氣還要挑釁巴基斯坦,恐怕民族衝突還會有,將會再次積聚民族仇怨。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昂納克下台內幕之一:部下「逼宮」讓其辭職,稱掌握其秘密內幕
馬杜羅要小心!美國委內瑞拉特使有30年「暗黑歷史」顛覆經驗足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