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植墓出土28塊遺骨,專家:與曹操DNA比對,考古隊:不可能

曹植墓出土28塊遺骨,專家:與曹操DNA比對,考古隊:不可能

導讀:現在人形容一個人有知識,經常會用到一個詞「才高八斗」,但是你知道這個成語的出處,以及它背後的故事嗎?

根據史料記載,「才高八斗」出自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南朝有一位大文豪名叫謝靈運,擅長寫詩,人稱「江東第一人」。謝靈運曾對人說:「如果天下才學一共有十斗,那麼曹植當獨佔八斗,我佔一斗,剩下的一斗天下人平分。」說明曹植的文才天下無雙,令他佩服,從此之後,才高八斗就成了曹植的代名詞。

曹植不僅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還是三國梟雄曹操的兒子,魏國的陳思王。雖然曹植位居王侯,但其實他的一生並不快樂,曹操死後,曹植一直受到曹丕的打壓,鬱郁不得志。公元232年,曹植因病去世,後人按照他的遺願,將他安葬在了東阿縣的魚山之上。因為當時流行薄葬,即便曹植身為諸侯,陵墓修建的也十分簡陋,只隨葬了一些日常用品。

曹植死後不久,魏國就被晉朝取代,曹氏後人流落到全國各地隱姓埋名,曹植的陵墓也無人在去修繕。根據當地縣誌記載,隋朝年間,曹植墓因為年久失修坍塌,他的11世孫曹永洛得知消息後,上書當時的皇帝得到恩准之後,才對曹植墓進行了重修。

到了元朝,當地已經無人知道曹植墓,當地百姓錯誤的將曹植墓當成了城隍廟,每天拜祭。明朝年間,雖然東阿縣令重修了墓前的祠堂,但非常簡陋,難以避風雨。就這樣,曹植墓歷經1700多年的風雨,最終流傳至今。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考古隊發現了曹植墓的線索,立刻對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打開地宮大門之後,考古隊員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此簡陋的一座墓室,居然埋葬的是一位諸侯王,而且是大名鼎鼎的曹植,真是不可思議。

經過清理,墓中一共出土了132件文物,大部分都是普通的陶器,比較珍貴的只有曹植王冠上的金雕(俗稱帽花)1枚、墜珠3顆、瑪瑙2顆、玉帶掛鉤1副、金質佩劍鎖鏈一掛。曹植的棺槨早已腐爛,只在棺材位置發現了28塊遺骨。

當時參加發掘工作的有平原省(1952年撤銷)考古隊和東阿縣文化館,當時出土的文物都被平原省考古隊帶走。當時的記錄顯示,這批文物被移交到了中國歷史博物館,後又到故宮展出。八十年代,這批文物被送回到東阿縣,不過最珍貴的曹植28塊遺骨已經不見了。

當年對於曹植的遺骨並沒有人重視,因此失蹤後也沒人尋找。直到前幾年,河南省安陽市發現一座三國時期的大墓,專家推斷墓主人的身份是魏武帝曹操,但也有很多學者提出了質疑。這時候才有人想起當年曹植墓中出土遺骨的事情,如果將曹植遺骨找到,與安陽大墓中的遺骨進行DNA比對,就可以確定曹操的身份。

不過當年參加考古發掘的人現在有很多都去世,加之年代久遠,對於曹植墓出土的28塊遺骨到底去了哪裡,沒人能夠說得清楚。也有知情的考古隊員透露說,如今曹植的遺骨被當成寶貝,但在當年也許它們就像丟垃圾一樣被人丟了,現在想找到基本不可能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東阿縣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此人只打過一場勝仗,卻位列明朝十大武將之首,徐達只能屈居第二
江西一古墓冒出香氣,考古隊花了5才年挖完,出土的錢幣數了半年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