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清照的一首詠梅詞,起句就被人盛讚,56個字更不見一個梅字

李清照的一首詠梅詞,起句就被人盛讚,56個字更不見一個梅字

宋代崇寧年間,趙挺之(趙明誠之父)被蔡京陷害,四年後趙挺之去世,趙明誠又遭蔡京誣陷,被追奪贈官,家屬也受株連,趙明誠夫婦從此顛沛流離,後來還蝸居青州鄉里13年。下面這首詠梅詞就是創作於這個時期,李清照因為經常奔波,生活動蕩不定,心情也極端糟糕。

玉樓春 梅

宋代: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這首詞的大意是:紅梅色澤滋潤,鮮嫩的梅蕊宛如溫玉,含苞欲放。雖然無法計量梅花蘊藉著多少清香,卻能看出這些含笑的花兒,都飽含著無限深情和春意。詞人憔悴地立在窗前,愁悶煞人,連闌干都懶得去倚。如果想來飲酒賞花,就請趕快來吧,不知明天是否起風將花瓣吹落。

李清照的這首詞寫活了梅花,作者出手便不俗,起句就被後人盛讚,56個字更不見一個梅字。上片深情描寫梅花,「紅酥、瓊苞」,從視覺出發,描繪出梅花的顏色和形態;「醞藉幾多香」,又從嗅覺上讚美梅花香氣四溢。最後又發揮想像,表達出對梅花蘊含春意的欣喜。短短四句話,形神兼備、虛實結合,寫足了梅花的各個方面。

李清照用詞也很注意錘鍊,「探著南枝開遍未」,宛轉地描述梅花未盡開放;「醞藉」、「包藏」,點明還有些梅花含苞未放。「幾多香」、「無限意」,又恰當地表達了梅花盛開後的幽香及意態,可見詞人的靈心慧思。

下片由詠梅轉寫賞梅之人,作者自稱道人,意為學道之人。因為憂慮過度,又不停地輾轉奔波,李清照一家人都身心俱疲,詞人更是憔悴了容顏。「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這兩句既交代了賞梅的環境,又點名了自己的身體狀況,活脫脫的一幅名門閨婦的春愁圖。

詞人的擔心似乎有些過度,剛才還說梅花含苞欲放,立刻又擔心明朝起風,將梅花吹落。但細細品味,正是詞人所處的環境造成的。自己一家被人陷害,不僅朝夕擔驚受怕,而且為了生計還要東躲西藏、四處流浪,哪裡還有穩定的情緒,明天不一定就看不見這些梅花了。

不過詞人還是隨遇而安,即使明天就要離開,「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隱含著莫錯過大好時機,且舉杯遣懷的意味。(休,語氣詞,沒有實際意義)

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岔路口決定了一生。若不是趙明誠的父親牽連他們夫妻 ,也許李清照無須如此奔波勞累。但是即便情況不是如此,南宋岌岌可危,一個弱女子又能怎樣。所以李清照即使心情矛盾,依然還能賞花飲酒,並寫出如此令人稱奇的詞文,真是千古第一女才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的一首詠雨詩,全文只有一個雨字,卻暗含欣喜之情
嚴羽很有禪意的一首詩,只有短短八句話,卻禪趣濃厚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