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要求大學生背書包上課是管理的「強迫症」

要求大學生背書包上課是管理的「強迫症」

燕趙都市報 朱昌俊

在校大學生若只是拿著一本書上課,可能要違反校規了。近日,廣西南寧學院開展「書包工程」,要求學生背書包進課堂,引發熱議。有同學認為背書包更有儀式感,也有同學覺得不喜歡也不用強制背。校方回應,此舉有利於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拿一本書去上課有點弔兒郎當,學生要有學習的樣子」。(3月4日梨視頻)

眼看上課時間快到了,才隨手拿上一本書向教室衝刺,這可能是不少大學生都有的經歷。在時下的大學校園,學生手拿書本上課的現象,其實很普遍。南寧學院開展「書包工程」,要求學生背書包進課堂,其針對性並不難理解。只是,這樣的要求,又難免再次被網友歸類為「那些年,我們見過的奇葩校規」之列,引發爭議是可以預料的。

誠如有部分同學所認為的,背書包上課,更具儀式感。但既然只是儀式感,而無其他更多的實質性價值,就完全不必進行強制要求。畢竟,對儀式感的追求,因人而異。相較於中小學階段,大學本就應該允許學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間和行為風格,只要不逾矩,都應在可以包容的範圍。而一個有人手拿書本、有人背著書包的多元化校園「風景」,也無疑更契合人們對於大學開放、多元的校園文化的想像和期待。

更何況,到底是拿著書本還是背著書包上課,與學習態度是否端正,其實並無必然聯繫。至於校方認為,「拿一本書去上課有點弔兒郎當」,恐怕更像是一種管理「強迫症」下的偏見或者說是「玻璃心」作祟,經不起推敲。

這些年,不少奇葩校規屢遭爭議。其中一個最突出的癥候就是管得過細、過具體,構成對合理管理邊界的突破。這種管理取向,其實頗為耐人尋味。一方面,我們總是在抱怨,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不足,同時批評大學生的獨立性不夠;另一方面,從小學到大學,我們似乎又都在沿用同一套過度的管理理念,比如要求學生行為必須「整齊劃一」,必須要有「某個樣子」,以至於讓人感嘆,一些大學仍然在把大學生當小學生來管理。這顯然構成了一種內在的矛盾和衝突。

近年從教育管理部門到各高校,都提出要加強教學管理,實行「寬進嚴出」,一些學校也採取了不少具體措施。這本來是好事。然而,這其中需要警惕部分學校,將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學業考核,變成對學生具體行為的非必要干涉和約束。如若此,不僅無助於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可能傷害校園的開放、多元文化。就以「書包工程」為例,讓學生背書包上課,若只是追求讓學生「有學習的樣子」,又何嘗不是一種形式主義?這裡面的問題與界限,著實值得管理者好好思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宿主對抗細菌由 綜合信號通路介導
論文抄襲、冒名騙獎,學術不端行為是否違法?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