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紅杉資本沈南鵬:粵港澳大灣區內數據流動存在明顯障礙

紅杉資本沈南鵬:粵港澳大灣區內數據流動存在明顯障礙

科技日報記者 孫玉松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數據流動存在明顯障礙。要在大灣區『一國兩制』的環境下實現數據的充分流動面臨大量挑戰,尤其是數據出入境安全問題,這需要創新數據安全技術和數據治理方式。」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沈南鵬接受記者採訪時呼籲,儘快根據具體的場景進行試驗、培養,選取試點,先試先行,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數據安全流動試點。

「數據是信息的重要載體,因此有質量的數據流動對經濟發展的意義顯而易見。」沈南鵬介紹說,這一試點需要具備以下特徵:第一,高度信息化;第二,數據規模大;第三,對粵港澳的經濟社會影響大;第四,風險可控。金融科技行業相比其他行業在前三點優勢明顯,因此建議以其中風險較低的領域作為試點的優先選擇,先易後難,例如可從防欺詐、反洗黑等方面入手,通過大數據共享提高金融風險監管能力。鑒於金融科技行業的特殊性,其一旦試點成功,或可對其他領域起到「一通百通」的巨大示範效應。

以金融科技為試點還將產生多重積極影響:不但可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還將提高大灣區居民生活的便利化程度,並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沈南鵬認為,無論是在法律、政策還是技術上,都已具備了試點的可行性,且前期已開展部分技術工作。尤其是,近年來專家們提出的相關理念和技術已達到了可以試驗的程度,唯缺少具體的試驗場景和政策支持。他建議儘快成立聯合專責小組,互相協同以打通粵港澳金融數據安全管理政策壁壘;選取重點金融科技機構,優先選取業務體量大、風控能力強的部分重點機構作為先期試點的實施主體;在CEPA框架下開展數據共享作為試驗具體載體。

「金融科技行業所觸及的安全邊界各不相同,可在三地已達成共識的CEPA框架下尋找可優先共享的數據。具體方向上,可從有利於加強大灣區的建設規劃、資源調配、防控金融風險及應急措施優化等方面入手。」沈南鵬說。

來源:科技日報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岳靚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心臟起搏器將利用心跳充電;NASA在月背拍攝到嫦娥四號
94歲名醫最後的貢獻,把自己交給國家!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