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接招「犀利解讀」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接招「犀利解讀」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即將迎來它的第四載春天。旨在立足國際視野、培養中國青年編劇、助推中國電影新力量的「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每年邀請200位優秀的青年編劇和導演匯聚一堂,聆聽享譽海內外的編劇大師傾囊相告,和電影行業精英交流探討,為了更好的用指尖施展魔法,寫出撼動人心的好故事。

3月3日晚,《綉春刀》系列電影的編劇陳舒親臨沙龍活動現場。當晚,陳舒就當晚沙龍活動的主題「女性編劇視角下的『懸疑 劇情』解構」說開來,從女性編劇的創作角度,到個人的劇本創作過程中的真實分享。再到編劇行業在當下影視行業中的最新發展動態,可謂知無不言。在與青年編劇的問答和探討中,頻頻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其中,諸如編劇創作過程中的細節困擾,以及客觀條件對編劇創作的限制等問題,陳舒的幽默直言更令在場編劇深感共鳴,活動結束後仍有不少編劇表示意猶未盡……

好編劇莫論性別差異:

成熟編劇更需具備製片概念

2014年暑期檔,一部引發業內激烈討論的古裝動作大戲《綉春刀》橫空出世。優秀的劇本,精良的製作,為這部別具特色的影片贏得業內外的一致讚譽。這部男人戲為主的動作片背後,自然也有著一支以青年男電影人為主的創作團隊。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支撐起這部電影靈魂的編劇陳舒,卻是一位自蘇杭而來的南方小女子。昨晚活動伊始,就有編劇按捺不住藏在心中多年的疑惑,詢問身為女性的陳舒,如何把握、塑造好筆下的諸位男性角色?面對這樣的提問,陳舒見招拆招予以回擊,她表示:「我覺得在行業中有一種固有的偏見,會覺得女編劇可能就擅長於女性題材或者就擅長於塑造女性的角色。這包括那些細膩的、有關於愛情更多的羅曼蒂克的、更輕鬆的、校園的、青春的這樣的類型。而懸疑或者說男性動作的他們更多會去找男性的編劇,我覺得首先這個偏見其實就不存在。對我來說,你真正關注到你的主角,帶入到你的主角,不管你的主角是男性還是女性,男女編劇都是一樣的,是沒有什麼性別的差異」

撇清了性別的困惑,也有不少初入編劇行業的後輩對陳舒吐槽,自己從槍手(暗指代寫劇本不具署名權的編劇)到劇組統籌,入行多年一直處於打雜多創作少的狀態,不知未來應該何去何從。陳舒首先表示:「很多年輕編劇逃不了做槍手這個過程。隨著整個行業越來越規範以後,槍手這個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少,相信它終將成為歷史名詞。」隨後,陳舒表示,跟組的經歷其實對一名編劇的成長而言彌足珍貴,「我大概在四年前的時候,我才意識到作為一個編劇,你不跟組寫不好劇本。了解現場、了解製作、了解現場的每一鏡是怎麼拍的,你才會珍惜自己的筆墨,甚至我覺得編劇有些製片的概念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我打一個比方:我們在年輕不懂事的時候寫『千軍萬馬』,覺得這是一個特別輕易的事情,因為只需要四個字。但是你這千軍萬馬落實到畫面上面,需要費多少的人力物力財力,需要多少天多少人來完成這樣一場戲,在劇本裡面必要的嗎?你是否有更好的表現方式呢?總得說來,我們不是寫完劇本就撒手不管,而是作為編劇的時候,前期就要為導演考量,為工作人員考量,如何最高效、最經濟的情況下,做出一場最精彩的戲,這就是編劇的製片概念。」

好劇本深究細枝末節:

預防招黑切勿止步工作台本

擁有令人過目不忘的角色,是一部影視作品成就經典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創作過程中,陳舒對此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在為青年編劇分享劇本創作習慣時,她堅持將人物塑造擺在故事情節更為重要的位置。陳舒說:「我有一個故事源起的時候我會想故事整體的大框架或者三維框架……把這些故事的脈絡想清楚以後,我不會去糾結於寫作故事的情節。我跟導演或者說我們自己的團隊,我們會花非常大的精力做人物。」在這段經驗分享中,她反覆強調自己「要花12分力氣做人物」而且整個創作過程中,要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把人物弄丟」。

有了結實的人物,還需有過硬的細節配合每一場戲的合理展開。在她看來,這些必須在電影進入到正式拍攝前,由劇本搶先將其落到實處。以《綉春刀》為例,陳舒透露稱:「《綉春刀》進入閉關之前其實已經做了非常多的工作,甚至我們會有一張當時的北京城的明朝古地圖。它不一定是最準確的,但卻是我們通過各種資料搜集後做的地圖。我們自己寫每一場戲的時候,雖然地點不會落實到具體的電影的畫面當中,但我們希望所有街道、建築的名字都是有證可考的。所以我們對整個人物的動線,比如沈煉住在哪個衚衕,他離他上班的地方走路要多遠,信王府在哪裡,他們離皇宮多遠……等等這些狀況我們是了解的。在寫具體的武器的時候,其實也不能瞎寫,我們事無巨細的做了很多嚴謹的論證。這些強迫症般的考據方式寫劇本,是非常過癮的事情。我相信如果每一個編劇都能多花一些心力在這些細節上面的話,就沒有那麼多觀眾著急寄刀片,或者我們的大古裝或者大歷史影視作品就不會那麼容易招黑。」

好前程不忘初心始終:

職業困境需有強大靈魂作伴

在劇本創作保有電影性的基礎上,陳舒也鼓勵在座的青年編劇在創作餘力的同時,「要以小說家的標準要求自己」。切記,不可把編劇工作當成寫工作台本去完成,應儘可能地豐富自己的文學性,爭取早日寫出可讀性更強的個人風格化作品。談及此處,陳舒不僅公開介紹了自己日常的創作狀態,更將寫作過程中遇到瓶頸、克服拖延的細微解決方法大方分享,並未更多徘徊在行業門外的新人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渠道。

最後,陳舒就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告誡在場的青年編劇,身為編劇要克服玻璃心,讓自己的靈魂強大起來。畢竟在行業內部,諸如許多一線的知名編劇,同樣會遇到劇本折損的問題。陳舒就此總結:「有一個終極的問題,就是你問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寫字沒有錢,我願不願意寫字?如果有一天我不拿錢寫字,我還是覺得寫字、做編劇、寫故事這件事情非常美好,非常讓我激動,那就繼續,再撐一撐,然後修鍊自己。當你的作品真的很好的時候,我相信這個時代,不存在被埋沒的金子。但是首先你要把自己變成金子,窮則獨善其身。對於一個編劇來說最好的報答,不一定是有多少合約,有多少銀行存款,有多少署名。而是你自由了,你真正可以寫自己真心愛的、真心愿意為它付出的故事。我覺得到這個時候,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皓鑭傳》全劇收官 再現戰國末年風起雲湧
《暖暖的新家》助力衚衕整改 破舊平房氣質變身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