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看似複雜的電路板,摸透了,其實就是「怎麼擺」,「怎麼連」問題

看似複雜的電路板,摸透了,其實就是「怎麼擺」,「怎麼連」問題

電路板設計是一門藝術,現在產品都是向小,薄的方向發展,蘋果筆記本機身厚度最薄到13.1毫米。線路板你看著很複雜,對於高手來說,其實摸透了,也就那麼回事。

今天上尉Shonway給大家分享一下布局,布線方面的經驗,建議。這個其實說白了是搞定"怎麼擺",「怎麼連」的過程。原創今日頭條:卧龍會IT技術

電路板設計的流程就是導網表->布局(怎麼擺)->布線(怎麼連)->查錯DRC->出GERBER->發工廠生產。我們現在就來講講流程中最重要的「怎麼擺」,「怎麼連」的過程。

怎麼擺

這就是布局了,布局方面對於新手來說,理清思路,你就能從容應對

1,網表導進來以後,把整個板需要固定的器件先按機械結構要求擺好,比如筆記本的USB介面,電源介面,HDMI介面等等介面,在機殼中是定死了的,這個必須先擺好。跟介面有關的晶元,電路必須擺在介面附近。

2,大的布局原則要從大局入手,從大到小進行布局。理清原理圖的一個一個模塊,把模塊的主要元件。也就是大元件下手,把大元件先擺好。大元件代表了整板的布局重點。比如電腦主板,CPU肯定是最重要的,肯定是放在整個板中間(不過最後布局好,還是會微調,可能會不在中間了)。然後再放小的元件,以及插座之類的。如下圖

看似複雜的電路板,摸透了,其實就是「怎麼擺」,「怎麼連」問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3,上面做完,那就是開始模塊化布局了,每個大元件周圍肯定是有一些附屬元件的,比如像一個網路晶元,如下圖

看似複雜的電路板,摸透了,其實就是「怎麼擺」,「怎麼連」問題

網路晶元周圍電路

周圍肯定有一些晶振,電阻,電容之類電路的,就要圍繞著這個晶元,照著原理圖來布局。模塊內布局原則是按原理圖信號流向進行布局,讓布線能最短。電腦腳必須都有一個小電容來進行濾波,保證電源穩定,無雜訊。原創今日頭條:卧龍會IT技術

4,同是發熱元件不能擺在一起,盡量把他們分開放,儘可能的能讓熱量散發掉。

5,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分開放,還要考慮好找個合適的地方讓數字地與模擬地能連在一起

6,高壓電路與低壓電路要分開,220V的高壓與低壓電路之間至少要有5mm以上的。越高的電壓要離的越遠,這個就要看安規要求了


怎麼連

布線方面也是有講究,不然電路性能肯定會有影響。布線是有很多設計規則,比如USB布線,DDR布線,網口布線之類的都是有設計規則約束的

看似複雜的電路板,摸透了,其實就是「怎麼擺」,「怎麼連」問題

1,總的來說是要先布關鍵信號,敏感信號,比如RF信號,DDR信號,WIFI信號等。這些搞定了,再去沒有特別要求的信號

2,對於高速信號,原則上是少打孔,少繞路。多層板的話,最好在裡層走線,減小EMI。原創今日頭條:卧龍會IT技術

3,我的布線原則是先把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連接線布出來,這些關乎大局的連線連好了,再可以去連模塊內的布線,因為模塊與模塊之間的信號連線代表著整個電路的信號走線。模塊內的布線都是很短的線。模塊之間的連線是很長的,有時會穿透正個電路板都有可能。

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見解。。。分享布局布線的經驗,覺得好趕緊收藏!

原創:卧龍會 上尉Shonway

卧龍會,卧虎藏龍,IT高手匯聚!由多名十幾年的IT技術設計師組成,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