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林散之六十歲學習草書,大器晚成,這不是偶然!

林散之六十歲學習草書,大器晚成,這不是偶然!

說到林散之大家並不陌生,他被稱為當代草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書法家。他雖然從六十歲開始學習草書,卻能有所成就,這並不是偶然,而是幾十年的積累的結果。

林散之自幼開始學習書法,早年以行書和楷書為主,直到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嘗試草書。從林散之的草書可以看出,他的筆法豪放,一氣呵成,在筆鋒與轉折的地方遵循嚴謹的同時又顯蒼勁。

他在六十歲學習草書,能在草書界佔有一席之地是有原因的。在林散之童年的時候就喜歡塗鴉,隨後跟隨范培開先生學習書法,這時候他對書法才是有著徹底的感悟。到了中年的時候又拜在了黃賓虹的門下,跟隨黃賓虹學習書法和繪畫,讓書法的氣韻得到了一個整體的提升。

林散之在晚年的時候曾說過,我再十六歲的時候學習唐碑,三十歲的時候學習行書,又學習了米芾,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草書。從林散之的自述中可以看出他的草書並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有著幾十年的書法功底,這才讓他的草書寫出了高境界。他把這幾十年的筆墨經驗融會貫通到草書之中,形成了老辣瘦韌的書風,這樣的草書讓他一舉成名,也奠定了他在書壇的地位。

如果沒有幾十年的功底,林散之很難在草書上有所造詣。正如書法家吳玉如所說,書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些人一拿起毛筆就想成為書法家,這是錯誤的。從林散之的學書歷程來看,他正是踏踏實實的走在了書法的道路上,才有了厚積薄發的結果,能夠成名,這不是偶然。對於自己之前在行書和楷書上取得了成就,他並沒有驕傲,他仍然堅持在書法道路上繼續開拓著,這種精神值得很多人學習。

對於學書法,林散之先生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做學問要踏實,不為虛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於應酬,要學點真東西。他的一生也是遵循著這句話,尤其是在書法上,不為虛名,把書法作為學識修養的一部分,不斷充實自己,以一顆平和的心態學習書法,所以他的書法價值不僅僅是體現在字的外形上,也是他學識修養的流露。

林散之的草書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能夠與時俱進,有著突破性的變化,這是一大特色。他的影響力不僅是在書法上,還有他這種踏實進取的精神,一直被後人稱讚不已。(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成年人學書法有陷阱,這些門道得注意!
書法該怎樣才會顯得「厚重」?

TAG:書法雜談 |